淮南市共青團

淮南市共青團工作主要有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服務大局有新貢獻。全市各級團組織圍繞中心,發揮優勢,在國有企業改革、農村產業結構調整、青年人力資源開發、推動青年就業創業和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二是服務青年有新作為。全市各級團組織從青年最關心、最迫切的事情入手,在就業、學習和生活等方面進一步加大服務力度,全市各級團組織服務青年的意識進一步增強,服務青年的手段進一步豐富,服務青年的能力進一步提高。三是團的自身建設有新發展。全市各級團組織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積極推進自身組織建設、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以創新求發展,以創新求突破,不斷改進和完善共青團工作的運行機制和工作方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淮南市共青團
  • 參加人員:團員
  • 性質:共青團
  • 地點:淮南市
體系
一、建立多層次的青年思想教育體系
全市各級團組織堅持以培養“四有”新人為目標,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把握青少年思想脈搏,不斷解放思想、創新觀念,有的放矢地開展思想教育活動,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質有了很大提高。
——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引導青年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通過舉辦培訓班、報告會、知識競賽等形式,引導廣大青年理解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深刻內涵,認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深遠意義,身體力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掀起了我市青少年學習理論的新高潮。堅持以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和艱苦奮鬥教育為主旋律,幫助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青少年牢固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共同理想,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自覺地把個人奮鬥融入到改革發展的時代洪流中。
——以主題教育活動為抓手,鞏固和發展思想教育的基礎平台和有形依託。以重大節日和紀念日為契機,開展了“偉大的黨,光榮的共青團”、“迎接新世紀、創造新業績”、“黨在我心中”、“永遠跟黨走”等主題教育活動;結合全市解放思想大討論,在全市團員青年中開展了“解放思想、加快發展”學習、座談、徵文、演講等系列活動;結合《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貫徹實施,以“講文明、樹新風”為主題,組織開展了鄉村青年文化節、校園文化藝術節、青春風采大賽、青年歌手大賽、青年集體婚禮等活動。這些主題活動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的主旋律,極大地激發了青少年的歷史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
——以思想教育實踐為依託,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感和時效性。在豐富教育內容的同時,不斷加強新時期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充分發揮共青團教育陣地、輿論陣地的有效作用,積極完善青少年教育網路。組織青少年開展了以宣傳農村稅費改革政策、農業科技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為重點的思想宣傳教育活動,組建宣講團,深入各縣區進行巡迴宣講;開展“我看改革開放20年”青年大型問卷調查活動,對新形勢下青年的思想狀況進行了調查摸底,編印了《世紀之交的淮南青年》一書。啟動實施“縣縣上網”工程,共青團信息網路建設初見成效。青少年讀書協會、青年志願者協會等組織在發展中進一步規範,構建了覆蓋全社會的教育、服務網路。青少年陣地建設得到加強,創建了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科技教育基地、志願者服務基地,為青少年學習實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建立多途徑的青年人才培養體系
全市各級團組織圍繞科教興市戰略的實施,著眼於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培養青年人才,並根據時代的不斷發展,改進工作方式,初步形成了注重實踐、富有特色的培養體系。
——豐富崗位實踐內容,引導青年崗位奉獻。堅持以崗位訓練為主要途徑,以崗位育人為主要手段,不斷加大育人力度,組織開展了培養青年崗位能手、青工技術比武、“五小”科技競賽、創新創效等活動。為滿足不同層次青年成才需求,舉辦了青年科技發展論壇和“新世紀、新青年、新發展”青年創新論壇,邀請中科院、中國社科院知名專家就青年的成長成才、中國加入WTO以及當前國際形勢作主題報告。
——實施科技致富工程,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深入實施“農村青年科技致富工程”,通過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培養青年星火帶頭人、領辦科技推廣項目等工作,幫助青年農民掌握一至兩門實用技術。以市場為導向,以服務為依託,以實現農民增收為目的,組織青年外出務工、回鄉創業。
——發揮典型示範作用,激勵青年成長成才。積極培養和推薦優秀青年人才,形成了一套“選才”、“育才”、“薦才”工作機制,組織開展的淮南市青年新長征突擊手、十大傑出青年、傑出青年農民、優秀青年科技創新獎等評選活動在團內及社會上引起較大反響。一批勇於開拓創新、愛崗敬業、自強奮進的傑出青年人物脫穎而出,極大地激發了各界青年爭先創優、學技成才、建功立業、報效祖國的熱情。
——注重實踐育人,推進青少年素質教育。深化少年兒童“新世紀我能行”體驗教育,通過舉辦“雙十佳”評選、“五自”實踐教育、少先隊主題隊會、愛國主義讀書教育等活動,豐富“雛鷹行動”內容;實施中學生“奮飛行動”、素質拓展計畫,提高青少年的綜合素質;開展大中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閱歷拓展”等活動,架起青年學生走入社會的“橋樑”。全市湧現出一批全國紅旗大(中)隊、全國優秀班級體、全國優秀三好學生等先進集體和個人。
三、建設多渠道的社會服務體系
全市各級團組織發揚開風氣之先的光榮傳統,緊跟時代步伐,積極倡導文明新風,通過多種形式服務社會、服務人民民眾生產生活基本需求,促進社會文明進步。
——青年志願者行動豐富杜會公德建設新內容。通過推行青年志願者註冊登記制度,印發《青年志願者服務手冊》,使青年志願者行動進一步制度化、規範化。在城區開展“一助一”長期結對服務和“創建文明城市,爭做文明青年”志願者宣傳服務活動;在農村開展“三下鄉”和青年衛生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青年志願者“三下鄉”活動為農民朋友開展醫療義診、農技知識諮詢、義務書寫春聯、文藝演出等服務。
——青年文明號創建活動開闢職業道德建設新境界。推行《青年文明號管理手冊》和青年文明號公示制,開展“青年文明號監督管理年”活動,加強監督管理,創建機制逐步完善:啟動青年文明號信用建設示範行動,使“誠信為本,有諾必踐,恪盡職守,率先垂範”的信用意識紮根於青年職工心中;“青年文明號助萬家”、“青年文明號線路”創建、青年文明號優質服務促假日經濟等活動,豐富創建內容,拓展創建範圍,提升創建水平。
——青年文明社區創建開闢文明城市建設新途徑。按照市委《關於加強社區共青團工作的意見》的要求,一手抓社區團組織建設,建立以街道團工委為核心的社區青年工作組織,加強社區內單位的橫向聯合,初步形成優勢互補、共同建設的格局;一手抓青年文明社區創建,通過組織開展維權服務、反邪教宣傳、“大家樂”文化活動、便民服務活動等,美化社區環境,完善社區服務,湧現出以省級青年文明社區一一國慶街道和公園街道為代表的社區典型,充分發揮團組織參與文明城市創建的獨特作用。
——扶弱濟困活動為維護社會穩定做出新貢獻。積極服務國企改革、維護社會穩定,為下崗青工服務,實施下崗青工創業行動和“共青早餐”工程,建立下崗青工培訓基地2個,開展多項專業技能培訓班43期,培訓2300餘人次,幫助近1000名青工實現了再就業,湧現出一批二次創業的青年興業領頭人。率先在全省實施“愛心助學”行動,通過開展書畫作品義賣、“捐獻壓歲錢,奉獻一片情”等活動,幫助1200餘名國企特困職工未成年子女解決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的教科書費用。通過發行希望工程明信片、愛心儲蓄、志願者勸募等活動和社會捐助,為在全社會掀起捐資助學熱潮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我市也榮獲“全國希望工程建設獎”。
——青少年參與生態環境建設創造新成績。不斷加強青少年生態環保意識宣傳教育,通過開展“保護母親河”行動、營建“青年世紀林”、舉行“環保與未來”主題活動等,幫助青少年增強生態公德和環保意識。組織農村青年積極參與農村改水改廁和“美化我們的家園”村容村貌整治工作,通過典型示範、擴大宣傳、培訓隊伍,推動工作向縱深發展。
——青年參與社會事務開拓新領域。發揮各級人大、政協組織中青年代表、青年委員參政議政的作用,積極提交議案、提案,主動參與行風評議,暢通青年建言獻策的渠道。開展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工作,以市委、市政府名義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意見》,對全市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指導思想、組織領導、考核獎懲等提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率先在全省成立未成年人保護專項基金,制定《淮南市未成年人保護基金管理辦法》。為擴大維權的參與面,在公安、法院、廣電等系統,開展創建優秀青少年維權崗活動:聯合有關部門開展歌舞廳、網咖、使用童工等與青少年身心健康密切相關的市場專項檢查,最佳化青少年成長環境。
四、建設多樣化的青少年組織體系
積極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形勢,不斷加強團的自身建設,在努力發揮共青團的核心和領導作用的基礎上,紮實推進各類青年組織建設,鞏固和擴大黨的青年民眾基礎。
——團的自身建設進一步加強。緊緊圍繞“黨建帶團建”,開展團組織創優達標、創建“五四紅旗團委”、“紅旗團支部”活動,形成“三級聯創”的新局面;積極探索團建工作新模式,逐步擴大以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為主體的新型社會組織團建的覆蓋面,豐富社區團建內容。通過開展一系列的學教活動,加強作風建設,團幹部隊伍素質進一步提高;改革團幹部的選拔任用方式,加強團幹部協管工作力度,為團幹部轉崗、輸送提供有利條件;採取依託聯合培訓的方式,構建團乾培訓網路。進一步加強團員意識教育,積極探索流動團員教育與管理新模式,不斷加大團員發展力度,積極推薦優秀青年入黨。
——各類青年組織建設進一步拓展。青聯、學聯組織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組織運行機制,按期進行換屆,建立和完善各項制度。青年企業家協會、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等各類青年社團在發展中進一步壯大。發揚“全團帶隊”的傳統,定期舉辦輔導員培訓班、技能大賽,使少先隊工作得到加強。市青少年宮、市團校通過深化改革、改進辦學方式,擴大社會影響。以共青團為核心的青少年組織體系得到全面鞏固和完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