淥江橋

淥江橋

淥江橋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地處醴陵市城南,始建於南宋年間,原為木墩木樑結構。1924年經醴陵富紳陳盛芳倡議建石拱橋。1925年竣工,全橋用麻石建成,康有為橋題寫“淥江橋”三字,傅熊湘撰寫淥江橋碑文,刻嵌於下首橋側。同時造引橋與洲相連橋,該洲名曰“狀元洲”

2013年國務院將淥江橋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淥江橋
  • 別名:六公橋
  • 地理位置:湖南省醴陵市
  • 文物等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橋樑特點,歷史沿革,南宋,明朝,清朝,民國,建國後,

基本介紹

淥江橋是醴陵的第一大民橋,也是1949年前,全國少數幾座縣級民修公助的大型石拱橋之一。淥江橋建橋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自古為交通要津。據《醴陵縣誌》記載:淥江橋不可一日無,也非一州一道之關係。江楚衢途往來商旅輪蹄絡繹莫不向渡於此。現在淥江橋仍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醴陵城南北交通的咽喉。醴陵歷為吳楚要衝,且連通南北。南宋前,交通常阻於淥水。南宋紹興六七年間(1136-1137),湖南安撫使趙善俊奏停淥水渡錢,說明當時有渡無橋。乾道九年(1143)正月三十日,詩人范成大(後任參知政事)經萍鄉到醴陵,作《題醴陵驛》五律,有“淥水橋邊縣,門前柳已黃。人稀山木壽,土瘦水泉香”之句。在所著《驂鸞錄》中稱:“比年新作橋”。橋名“淥水”,可見橋建於乾道早中期。此後的800年間,毀於水14次,毀於火5次,毀於兵4次;宋修2次,元修1次,明修7次,清修13次,民國時修1次。
淥江橋

橋樑特點

湖南澧陵淥江橋位於湖南省株州澧陵市城南,跨淥水,康有為書“淥江橋”三字。
南宋寶佑年間始建石墩木樑橋長200米高17米,寬5.3米,橋成至清,曾7 次毀於火,14次毀於水,1918年軍閥縱火將橋燒毀,1924年重修,全長190米,寬8米,高12米,最大跨徑16米,基深14米,並於橋中建支橋接通狀元洲,支橋長45米,6孔。
三大特色
一,橋的跨度大,是目前湖南省境內保存最好、跨度最大的石拱橋。 二,有保存完整的名人所題橋名橋碑。 三,文字史料詳實,從明代至民國的《淥江橋記》就有十一種之多。

歷史沿革

南宋

南宋末,元兵圍潭洲(長沙),所屬瀏陽、攸縣、醴陵等縣遭兵燹,淥江橋毀。元至正五年(1245)修復,改名至正橋。至正十二年,毀於紅巾軍與元兵的戰事。

明朝

明洪武十二年(1369),修復淥江橋。永樂元年毀於火。此後近80年間,主要靠船渡。成化十八年(1482)起,開始架設經狀元洲到南門的浮橋。如是,建橋即撤浮橋,橋毀又架浮橋。明代橋名還曾用“樂樂”、“惠民”。

清朝

清初,衡、湘、瀏、醴、攸等地,明朝的湖廣總督統兵與李自成舊部間、明軍與清兵間反覆攻占,淥江橋與縣城被毀。清乾隆十七年至四十一年(1752-1776),縣紳彭之冕捐銀萬餘兩,兩次重修,一次維修。為加固木樑,每3株大樹,用鐵條貫連一體,一縱一橫,多層疊架。橋面兩旁建板亭小店數十,如步入街市。後毀於火,全縣集資,舉彭督修,並在橋面鋪三合土以防火。

民國

民國8年(1919),北軍從醴陵敗退,縱火燒城的同時,在橋面挖坑數十,中塞棉絮,灌煤油澆橋。為長久計,富紳陳盛芳於民國13年倡議建石拱橋,並捐銀元3.4萬元、田租250石,連同原橋會資金2.6萬銀元,政府撥款和全縣認捐,共籌銀元25萬元有餘。由南社創始人之一的傅熊湘主修,陳盛芳為工程經理,陳碧元為工程師,在原橋址上游約50米處,修建長186.7米,寬8米,2台、9墩、10孔的石拱橋。橋側有引橋與狀元洲連線,洲上建有橋公所。1925年竣工。康有為題“淥江橋”3字,傅熊湘撰並書的淥江橋碑文,均刻嵌於下首橋側。
1927年9月12日,秋收暴動的醴陵農軍與安源的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二團會師,攻入縣城,中路軍曾直逼淥江橋頭。1928年1月和2月兩次組織農軍攻城,均在淥江橋激戰。抗日戰爭時醴陵一度淪陷,橋欄略有損壞。經歷無數次洪水和戰火,淥江石拱橋僅小有損破,經修繕復原。

建國後

1986年,淥江橋被列為湖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3月5日,淥江橋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