涑水河

涑水河

涑水河流域位於山西省南部的運城市境內,流域範圍包括聞喜縣、夏縣、鹽湖區、臨猗縣、永濟市的絕大部分和絳縣、萬榮縣的一部分。涑水河幹流總長200.55km,主要支流有冷口峪、沙渠河、青龍河、姚暹渠、灣灣河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涑水河
  • 外文名:Su River
  • 全長:196公里
  • 流域面積:5548多平方公里
  • 主要支流:冷口峪、沙渠河、青龍河等
  • 發源地:山西省絳縣橫嶺關陳村峪
  • 注入水域:黃河
資料,河流介紹,河流基本情況,流域自然地理,氣候,水文水資源,河流水質及水災害,水資源開發利用,名稱的由來,

資料

發源於山西省絳橫嶺關陳村峪。《水經》:“涑水出河東聞喜縣東山黍葭谷。”注曰:“涑水所出,俗謂之華谷,至周陽與洮水合,水源東出清野山,世人以為清襄山也。”
涑水河向西南流經山西省的聞喜縣、夏縣、運城市區、臨猗縣至永濟市伍姓湖,在弘道園村附近匯入黃河,全長196公里,流域面積5548多平方公里。
涑水河
涑水河主要支流為姚暹渠,605~607年(隋大業年間)都鹽吏姚暹為保護鹽池重修而得名。
涑水河是黃河一級支流, 其流域位於山西省南部的運城地區境內,北部及西部是從孤峰山 與稷王山向南及向西延伸的峨嵋嶺,東部及南部環繞著中條山。流域範圍包括聞喜縣、 夏縣、鹽湖區、 臨猗縣、 永濟市的絕大部分和絳縣、 萬榮縣的一部 分。流域屬暖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 年平均降雨量5 6 3 m m, 平均氣溫 1 3 . 6℃ , 無霜期 2 0 7天。 目前為山西省重要的糧棉生產基地。
涑水在夏縣境內長四十里, 河寬為七里左右。長約為2 0 9 2 0米, 河寬為3 6 6 1 米。這是涑水的自然河道,河寬應包括河漫灘在內。在臨猗縣, 涑水河上有涑水橋和香落橋。其中, 涑水橋位於縣東南十里涑水上,為西北行鹽要路。

河流介紹

河流基本情況

涑水河流域位於山西省南部的運城市境內,地理位置為東經110°17′~111°43′,北緯34°44′~35°32′。北部及西部是從弧峰山與稷王山向南及向西延伸的峨嵋嶺,東部及南部環繞著中條山。流域範圍包括聞喜縣、夏縣、鹽湖區、臨猗縣、永濟市的絕大部分和絳縣、萬榮縣的一部分。
涑水河幹流總長196.6km,縱坡1/400,糙率0.033。根據河道特性可分為四個河段:呂莊水庫以上河段長54km,河型為“V”字形,縱坡1/70。呂莊水庫至上馬水庫段長41km,為複式斷面,復槽最寬處達1600m,主槽10~20m,縱坡1/700;上馬水庫至伍姓湖段長64km,為人工開挖,窄深式,縱坡為1/850;伍姓湖至入黃口段長37km,縱坡為1/4000,河床比較穩定。
主要支流有冷口峪、沙渠河、青龍河、姚暹渠、灣灣河等。

流域自然地理

流域地處運城盆地,地形南北高,中間低,是一個從東北向西南傾斜的半閉流區。盆地東西長約135km,南北寬約25~75km,海拔高程一般在450m左右,最低處(鹽池)324.5m。自永濟虞鄉以東,姚暹渠南堤至中條山之間,地勢低凹,形成閉流區面積約700km2,其間分布有湯里灘、鴨子池、鹽池、北門灘和硝池等湖泊,面積約170平方公里,在永濟市趙伊鎮附近的中條山與峨嵋嶺尾部收縮至2km寬,使涑水盆地形成狹窄出口。

氣候

流域屬於乾旱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1956~2000年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47.6mm,汛期占全年降水量的65%以上。極端最高溫度42.7℃,極端最低溫度-21.5℃,年平均溫度13.6℃,無霜期207d左右。年均蒸發量為2047.6mm,占降水量的3.8倍,平均年日照時數2315h。

水文水資源

涑水河屬北方間歇性季節河流。非汛期河道成為排污河道。據1955~1990年實測資料分析,平均清水流量0.274億立方米,平均含沙量為7.66kg/立方米,年輸沙量為21萬立方米,污水流量一般為1~2立方米/秒,最大達到5立方米/秒。河道初冰期為12月下旬,終冰期為次年2月中旬。按照1956~2000年系列的水資源評價成果,涑水河分區的水資源總量為5.82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1.83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4.56億立方米,地表水與地下水重複量為0.57億立方米。

河流水質及水災害

流域裡主要氣候特徵為“十年九旱”,農作物以冬小麥為主,春旱發生頻繁,對農業產量的影響很大。由於涑水盆地低洼閉流,汛期暴雨造成局部洪澇災害也時有發生。據史載運城自1798年到1989年209年間,共發生洪災41次,平均每5年一次。最嚴重發生於1958年7月16日,涑水河洪峰達6554立方米/秒,淹沒聞喜、夏縣、臨猗、永濟4縣225個村莊,倒塌房屋23733間,死亡530人。洪水沖入鹽池,損失芒硝22萬擔,鹽6.6萬t。現有鹽鹼下濕地12.5萬畝,其中鹽湖區7.8萬畝,永濟市4.7萬畝。
由於非汛期處於斷流狀態,沒有自淨和稀釋能力,導致涑水河污染嚴重。據2000年統計,年排入涑水河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量達5506萬t,下遊河段水質常年為超Ⅴ類。其中揮發酚、硫酸鹽、砷、鉛、氟化物等嚴重超標。

水資源開發利用

涑水河流域農業灌溉發達,在499.1萬畝耕地中,灌溉面積為223萬畝 。有中型水庫4座,小型水庫12座,其中涑水河上5座(陳村峪、紫家峪、楊家園、小澗河、三河口),青龍河上5座(崔家河、躍進、禹王、紅沙河、白沙河),姚暹渠上2座(王峪口、史家峪)。總庫容1.12億立方米。有陳村、涑水(絳縣)、涑水(聞喜)3處萬畝自流灌區,有效灌溉面積7.64萬畝。有尊村、小樊、夾馬口、楊范、回龍、元上6處大中型引黃提水泵站,總裝機85154kW,提水能力75.63立方米/秒,有效灌溉面積90.12萬畝。配套深井9762眼,灌溉面積125.5萬畝。為減少洪澇災害、保持水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當前,涑水河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供水水源嚴重不足,河川徑流量小且不斷衰減,主要水庫已經多年乾涸無水,地下水嚴重超采。解決缺水問題主要依靠黃河沿岸的提引黃河水。根據黃河梯級開發規劃,在黃河北幹流將建設古賢、甘澤坡水利樞紐工程,屆時可解決提黃泵站脫流、供水成本高的問題,困擾涑水河流域的缺水問題可望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名稱的由來

不知是什麼年間,在夏縣境內冒出一股清泉,泉水蜿蜒而下,匯成小溪載著朵朵細浪注入黃河。溪邊人們見溪水透明清秀,就給它起了個美麗的名字叫“清亮河”。
河邊的老百姓,都為有這條小河而高興。從此,就靠著河水生存,耕種兩岸田地。說來也怪,這條河水流過的地方,土地異常肥沃。種上麥子,麥穗顆粒飽滿,似大海里的珍珠;點上玉茭,穗子又粗又長,象胖娃娃的胳膊;撒上穀子,那谷穗穗抽得比狼尾巴還長。神奇的河水給河邊人們帶來了幸福,帶來了歡樂。
有一年,河水更清了,也更甜了,河邊的人們更高興了,也更勤快了。岸邊的莊稼長得異常的喜人,河畔百姓的臉上整天都掛著笑容。
就在這年的七月一天,想不到河水在賜給人們福氣的時候,也帶來了禍患,只見河水猛漲,黑水翻滾,人們喝了這樣的水,脖子變粗了,腿變短了,胳膊變彎了。結實的小伙子個個都變得駝背彎腰,就連俊俏的姑娘也越變越醜了。只知歲數加,不見個頭長,幹活無力,行走不穩。片片喜人的莊稼此時也變得枯黃萎蔫。從此,當地的老百姓,整日哀思滿懷,長嘆不已。有的人逃往他鄉,有的人到處求神拜天……
一天,村中的一位古稀老人,望著波浪翻滾的黑水哀聲嘆道:“這是甚在作怪,害得俺們這般悽慘!”這時,只聽“嘩”的一聲,從水中躍出一條尺把長的金魚:“老者,快去求五龍爺吧,聽說五龍爺的兒子黑幼龍,偷來人間貪玩,天熱難忍,在我們的上游洗澡,吸吐玩水,才污了我們的水。”老人眨了眨眼睛再細看,那魚兒已扎入水中遊走了。老人聽後便急忙奔回村里,呼鄰喚友,攏群結夥,鳴鑼擊鼓,踏進五龍廟,去求五龍神。五龍神聽罷眾人的訴苦,大為發怒,拔劍在手,道:“鄉親在此等候,我五龍爺去去就來。”說罷,騰空而起,無影無蹤。剎時間只見東方天際上烏雲滾滾,電閃雷鳴,異常怕人。人們見此情景,議論紛紛。正在這時,只見一朵紅雲飄然而下,臨近地面,化作一條巨龍,吼道:“鄉親莫驚,俺五龍爺斬了那個不德之子,河水現已返清,用水漱口,能除百病。各位鄉親,速回安生!”說罷,一陣狂風吹進廟裡。
此時,人們又驚又喜,又懼又疑。那個老者道:“後生啊,五龍爺該休息啦,俺們都回去看看河水吧。”
鄉親們懷著恐懼帶著懷疑來到河邊,河水果然清了,亮了,喝一口,甘甜美味,河邊人們高興得一片歡呼。
一年後,小伙子英俊了,姑娘們也俏麗了,人們又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二月二龍抬頭”,河邊的人們為了感謝五龍神,在每年的這一天紛紛登上五龍廟祭奠五龍神。也因“清亮河”水漱口能除百病,從此,當地人們給它改名叫“涑水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