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鏡像:20世紀90年代女性都市小說與消費主義文化研究

消費鏡像:20世紀90年代女性都市小說與消費主義文化研究

《消費鏡像20世紀90年代女性都市小說與消費主義文化研究》是2008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程箐。

基本介紹

  • 書名:消費鏡像:20世紀90年代女性都市小說與消費主義文化研究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基本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文摘,

基本信息

作 者: 程箐 編
出 版 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 9787500472179
出版時間: 2008-09-01
版 次: 1
頁 數: 250
裝 幀: 平裝
開 本: 大32開
所屬分類: 圖書>經濟>經濟學理論

作者簡介

程箐,女,1972年1月生,江西景德鎮人。1994年畢業於江西贛南師範學院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2000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文學院,獲文學碩士學位。2004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現任贛南師範學院教授,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帶頭人,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與文化研究。發表學術論文二十餘篇,主持完成省級課題《 20世紀末中國都市文學研究》、《20世紀90年代女性都市小說與消費主義文化研究》、《20世紀90年代女性寫作與出版關係研究》等五項。

內容簡介

《消費鏡像:20世紀90年代女性都市小說與消費主義文化研究》對20世紀90年代女性都市小說與消費主義文化之間的關係作了較為全面且清晰地論述,運用了文學與文化研究相結合的批評方法,對20世紀90年代女性都市寫作進行了新的評估,並且將20世紀90年代女性都市小說作為一個系統的有機整體,置於90年代的文化語境中,巨觀地觀照女性都市寫作的意義與局限,同時將巨觀的理論思考與微觀的文本考察有機地結合起來,深入揭示出90年代女性都市小說繁榮發展背後深層次的文化和社會因素,從中尋繹出女性都市寫作的某些規律性問題,提出了自己獨到的創新見解。《消費鏡像:20世紀90年代女性都市小說與消費主義文化研究》是20世紀女性都市小說研究的突破性成果,為新世紀的女性寫作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思考。

圖書目錄

導言
第一章 消費主義文化·現代都市·女性都市小說
一、消費主義文化在中國
二、消費主義文化與現代都市
三、消費主義文化與女性都市小說
第二章 消費主義文化與90年代女性都市小說中的欲望化景觀
一、物質欲望的張揚
二、身體欲望的狂舞
三、狂歡過後的虛無
第三章 消費社會中的沉淪與突圍--90年代女性都市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分布
一、消費時代:女性難以逃遁被物化的宿命
二、現代女性的自我迷失
三、性別的突圍
第四章 消費主義文化與90年代女性都市小說中的中產階級話語
一、中產階級生活方式的描摹
二、懷舊:中產階級文化構造的一種需求
三、當下中產階級的另一張面孔
第五章 消費主義文化與90年代女性都市小說的敘事策略
一、紀實敘事
二、傳奇敘事
三、影像敘事
第六章 消費主義文化與90年代女性都市小說的生產
一、作家身份的變化
二、出版物的影響
三、文本的命運
結語 消費文化時代女性都市寫作的意義與局限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後記

這部書稿是在我的博士學位論文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
對20世紀90年代女性都市小說研究發生興趣還是1997年在武漢大學念研究生的時候,那時在學術界還很少有人做此論題的專項研究,我的導師於可訓教授即提醒我,如果想做當代小說方向的論文,不妨關注一下20世紀90年代頗引人注目的廣州女作家張欣的小說創作,因為她的寫作代表了當下文學創作的一種路徑。當時我聽了導師的話以後,便一頭扎進去開始閱讀張欣的作品,讀完之後我發現張欣之所以能在90年代文壇走紅已不僅僅體現於她作品的文本意義,而更大程度上體現於她寫作的行為意義。她小說的文本建構和大眾化敘事適應了閱讀市場的口味,因而大受讀者的歡迎。從對張欣的研究中,我得到了一種啟示,那就是研究當下作家及其作品必須放置於當下的文化語境之中。
2001年有幸進人華東師範大學攻讀中國現當代文學方向博士學位後,我的導師馬以鑫教授很支持我繼續從事20世紀90年代女性都市小說的研究,同時也對我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要求我拓寬思路,注重理論素養的培養。在他的指導下,我開始全面系統地閱讀女作家們在90年代創製的都市小說,並有意識地加強自己的理論訓練和修養。在經過大量的閱讀和艱辛的思考之後,我發現20世紀90年代女性都市小說與消費主義文化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我為自己的發現而激動,因為我終於找到了研究90年代女性都市小說最合適的角度,在這種角度的觀照之下,原來許多糾纏不清、暖昧不明的問題都得以釐清,並變得澄明敞亮。

文摘

二、現代女性的自我迷失
如前所述,在中國這個以宗法宗族制為特徵的國度里,女人長期是作為以宗親制為中心的附庸物而存在的,比起西方的女性來說,她們不僅受到家庭桎梏的折磨,而且還受到宗族勢力的殘害。因此,中國女性的物化更嚴重。同時,由於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比西方滯後,在哲學思想上也沒有西方個人主義發展的傳統,因此,中國女性個體意識的自覺和女性解放的步子更是滯後於西方。儘管在新中國成立後,主流話語強調提高女性地位,強調婦女解放,但是更多的是注重婚戀自由、勞動權利的賦予等方面,對女性個體意識沒有著力去培育,反而又強加了新的團隊精神的牢籠。因此,長期社會文化心理的內聚,中國女性的物化心理根深蒂固。這可以說是女性物化的深層歷史原因。
進人消費時代後,情況變得又更為微妙複雜了。由於消費成了都市生活中頭等重大的事項,而消費的對象——那些堆積如山的裝潢新穎美觀的物品也成了這個世界中實際上的主宰。如果說其他形式的性控制、性奴役會立即招致女性程度不一的抵抗與不滿,那么在消費過程中則連這種零星的反叛也付之闕如。因為女性覺得自己是消費活動的主人,因而常常處在林林總總商品的包圍中而渾然不覺。於是,無所不在的性政治開始以商品為中介發揮著作用,它控制、操縱著女性,使她沉陷於這個虛擬化的物的世界中,抽空了她對生活其他領域的想像力和激情,並使任何對現有體制的反抗成為不可能。因而,在消費社會中女性的消費活動不自覺地重申了現有的意識形態,維護著現存的以男性為霸主的社會體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