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蠕蟲病

消化道蠕蟲病,蛔蟲病,臨床表現,蛔蟲發育過程與傳播,膽道蛔蟲症,蛔蟲性腸梗阻,其它,診斷,治療,驅蟲治療,併發症治療,預防,鉤蟲病,臨床表現,貧血和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其它,診斷,治療,驅蟲治療,對症治療,預防,蟯蟲病,臨床表現,診斷,治療,驅蟲治療,一般治療,預防,絛蟲病,臨床表現,診斷,治療,檳榔、南瓜子合用,滅絛靈,吡喹酮,預防,肝吸蟲病,臨床表現,治療,一般治療與對症治療,病因治療,預防,臨床表現,診斷,治療,預防,

消化道蠕蟲病

(Helminthic Disease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我國地處溫、亞熱帶、其地理、氣候及土壤條件均適合腸道寄生蟲的生長繁殖,故蠕蟲病是我國的常見病、多發病,特別在農村及兒童發病率高。本節重點敘述消化道蠕蟲病,包括:蛔蟲病、鉤蟲病、蟯蟲病、絛蟲病、包蟲病及肝吸蟲病。
消化道蠕蟲病是可以預防的疾病。我國仍需繼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講究精神文明、有計畫性地普查、普治,儘快消滅幾種危害較大的消化道蠕蟲病。

蛔蟲病

(Ascariasis)
蛔蟲病是最常見的腸道寄生蟲病。傳染源是蛔蟲病患者和感染者。大量的蟲卵隨患者糞便排出,污染蔬菜及泥土,在適宜的溫濕度下,約經2周,發育為成熟蟲卵。成熟蟲卵經口到胃,大部分被胃酸殺死,少數進入小腸孵化發育為幼蟲。幼蟲鑽入腸黏膜,經淋巴管或微血管入門脈、肝臟、下腔靜脈而達肺;在肺內脫皮後形成1毫米左右的幼蟲。幼蟲穿過微血管經肺泡、支氣管、氣管上升至咽,然後再被吞入胃,此即構成蛔蚴移行症。蛔蚴到達小腸後發育為成蟲(圖2-9-1)。自吞食蟲卵至成蟲成熟約需75天,在小腸內生存期約為1-2年。

臨床表現

小腸中有少數蛔蟲感染時可無症狀,稱蛔蟲感染者,大量感染而引起疾病稱蛔蟲病。
腸道蛔蟲常引起反覆發作的上腹部或臍周腹痛。由於蟲體的機械性刺激及其分泌的毒物和代謝產物可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亂和異性蛋白反應,如納差、噁心、嘔吐、腹瀉和蕁麻疹。兒童嚴重感染者,可引起營養不良,精神不安,失眠、磨牙、夜驚等。

蛔蟲發育過程與傳播

腸內蛔蟲一般處於安靜狀態,但受到各種刺激(如高熱、消化不良、驅蟲不當等)後易使蛔蟲騷動及鑽孔,可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常見的有:

膽道蛔蟲症

系蛔蟲鑽入膽道而引起,表現為劍突下突然發生陣發性絞痛或鑽頂痛,可放射至背部及右肩部,難於忍受,極度不安。常伴有噁心及嘔吐。腹壁軟僅疼痛發作時腹壁輕度痙攣,劍突下明顯的局限性壓痛。當進入膽道的蛔蟲退到小腸後,則症狀突然消失。若蛔蟲進入膽囊管或肝內膽管時,可繼發細菌感染而引起急性化膿性膽囊炎、膽管炎或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深入肝內膽小管時可產生細菌性肝膿腫。當蛔蟲殘體或蛔蟲卵長期存留膽管或膽囊時,可以其為核心,逐漸形成膽石。

蛔蟲性腸梗阻

多見於小兒。由於蟲數較多,扭結成團阻塞腸腔,引起部分腸梗阻。病人有陣發性腹痛、噁心、嘔吐、腹壁軟,可捫及大小不等粗麻繩樣索狀塊物。如不及時治療,可發展為完全性腸梗阻。

其它

傷寒或少數胃、十二指腸潰瘍病患者感染蛔蟲後,蛔蟲可穿破病變處腸胃壁引起穿孔,產生瀰漫性腹膜炎。蛔蟲向上逆行時可由鼻孔、口腔排出,或鑽入耳咽管而引起耳鼓膜穿孔,並由外耳道排蟲。偶爾蛔蟲可到達喉或氣管,引起窒息。

診斷

腸道蛔蟲可根據糞便直接塗片檢查出蟲卵及/或既往有吐蟲或排蟲作出診斷。
膽道蛔蟲的診斷可根據以下幾點:①青年或兒童突發劍突下絞痛;②疼痛異常劇烈,但局部肌痙攣及反跳痛並不明顯;③既往有便蟲、吐蟲史或大便查到大量蛔蟲卵;④除外其它急腹症、急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有條件行急症十二指腸鏡檢查時,可直接發現成蟲已部分鑽入膽道,露出尾段在十二指腸內。

治療

驅蟲治療

(一)苯咪唑類化合物 為廣譜驅蟲劑,可殺死蛔蟲、鉤蟲等。其殺蟲機理為藥物對蟲體有選擇性、不可逆性地抑制其攝取葡萄糖的作用,使蟲體內源性糖原耗竭,並抑制延胡索酸還原酶,阻礙三磷酸腺苷產生,致使蟲體無法生存與生殖,最終死亡。常用的藥物有:
1.甲苯咪唑(Mebendazole)兒童用量每天為50-150mg,成人每次100mg,早晚各次,連服3天;若未驅盡,三周后可再用第二療程。該藥驅蛔效果較佳,副作用少見,大量感染用此藥驅蟲時,可有腹痛、腹瀉,但較輕微。
2.丙硫咪唑(Albendazole)商品名腸蟲清,為新的廣譜驅蟲劑。劑量為400mg,一次吞服。療效達90%以上。但在大規模治療中,偶有發生口吐蛔蟲的反應。
3.左旋咪唑 用量為150mg,一次服用,本藥驅蛔作用不及甲苯咪唑,但較哌嗪為優,副作用輕微,偶有噁心、嘔吐、食慾減退等,少數病人服藥後出現肝功能輕度損害。早期妊娠、肝、腎疾患應慎用。
4.噻苯咪唑(Thiabendazole) 成人每公斤體重25mg,早晚各1次,連服3天,日用量不可超過3g,此藥已被甲苯咪唑所取代。
(二)噻嘧啶(Pyrantel) (商品名抗蟲靈、驅蟲靈)是廣譜抗蟲藥,能使蛔蟲肌肉劇烈收縮,引起痙攣性麻痹。用量為5-10mg/kg,晚1次頓服。副作用有頭痛、頭暈、嘔吐等,對孕婦、急性肝炎、腎炎、嚴重心臟病及發熱病人應暫緩給藥。
(三)驅蛔靈(枸櫞酸哌嗪) 成人每次3-4g,兒童每日每公斤體重150mg(最高量不超過3g)睡前頓服,連服2天,便秘者加服瀉劑。副作用輕,偶有眩暈、嘔吐、頭痛等。此藥已漸少用。
(四)苦棟皮 有效成分為川棟素。實驗證明它能麻痹豬蛔蟲頭部,故亦有一定的驅蛔效果,但用量大時,有毒性作用。成品為川棟素片,成人200-250mg,空腹頓服,此藥目前較少用。
(五)其他 有報導氧氣驅蟲及針灸驅蟲,有時有意料不到的效果。

併發症治療

(一)膽道蛔蟲病 ①阿托品氯丙嗪或杜冷丁解痙鎮痛;②腹痛緩解後再進行驅蟲治療;③及時採用青黴素、鏈黴素等抗生素控制膽道感染。
(二)蛔蟲性腸梗阻 不完全性腸梗阻者先用內科治療包括鎮靜、解痙、止痛及胃腸減壓,待腹痛緩解後再進行驅蟲。服用豆油或花生油80-150ml(兒童60ml)可使蛔蟲團松解,緩解症狀,症狀消失後1-2天再驅蟲。氧氣療法也可使蛔蟲松解,出現完全性梗阻時,應手術治療。

預防

應採取綜合性措施,開展衛生宣傳教育,注意個人衛生,治療病人和感染者以及加強糞便管理等。
附:蛔蚴移行症。
本症系吞食大量蟲卵後8-9天,由於大量蛔蚴到達肺部,引起肺泡出血、水腫及細胞浸潤,病人可出現過敏肺炎的徵象。重者有發熱、乾咳、血絲痰、蕁麻疹等症狀。體檢肺部有哮鳴音和濕羅音;X線檢查示肺紋增加;嚴重者一或二側肺內有大小不等的片狀或斑點狀陰影,一般1-2周消退。血中嗜酸粒細胞增多,痰液也可檢出大量嗜酸性粒細胞,並可查見蛔蚴,以上改變,兒童較為多見,大多數患者吞入蟲卵量少,僅有輕度咳嗽或毫無症狀。另有極少數病人偶爾因蛔蚴移行至腦、胸膜、眼等器官可引起局部炎症反應,並產生相應的症狀,治療:左旋咪唑隔日口服120mg,共服6次,可獲滿意療效,呼吸道症狀迅速得到改善,血中嗜酸粒細胞顯著下降。

鉤蟲病

(Ancylostomiasis)
鉤蟲病是十二指腸鉤蟲或美洲鉤蟲寄生於人體小腸所致的疾病。它是嚴重危害我國人民尤其是農民健康的寄生蟲病之一。臨床以貧血、營養不良、浮腫、腹痛及胃腸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高發區有“黃胖病”之稱。
鉤蟲病的傳染源是鉤蟲病患者和感染者,鉤蟲感染在我國分布極廣。蟲卵隨糞便排出體外,在適當溫、濕度的土壤中孵化。約1周左右經桿狀蚴發育成具有感染力的絲狀蚴,絲狀蚴接觸人體即鑽入皮膚,隨血液流經右心到肺,穿透肺泡毛細血管後循支氣管、氣管而達咽喉部,然後被吞入胃,構成鉤蚴移行症。鉤蚴主要在空腸,少數在十二指腸及迴腸中上段內發育為成蟲(圖2-9-2)。自絲狀蚴侵入皮膚至成蟲在腸內產卵約需50天,成蟲的壽命可達5-7年,但大部分於1-2年內被排出體外。
本病主要是經皮膚接觸感染。農民赤足下地,幼蟲易鑽入皮膚而致病,故農村中感染率較高。鉤蟲卵在低於5-10℃時易死亡,而25-30℃和濕潤土壤最適於蟲卵孵化和幼蟲生長。故我國南方鉤蟲病的流行遠較北方為重。

臨床表現

鉤蟲病的臨床症狀輕重不一,與感染鉤蟲的種類、數量、時間和個人營養及免疫狀況有關。絕大多數是無症狀的鉤蟲感染者。

貧血和循環系統

貧血是鉤蟲病最突出的表現。由於成蟲以口器咬住腸黏膜吸取血液,並經常更換咬吸點,同時分泌抗凝物質使傷口不斷流血,長期漫性失血造成鐵及蛋白質的損失,引起缺鐵性貧血及低蛋白血症;在重度感染後3-5月可逐漸出現嚴重的進行性貧血,病人有頭昏、眼花、耳鳴、乏力、勞動後心悸、氣促、記憶力減退、表情淡漠、皮膚蒼白或呈臘黃色等症狀。長期嚴重貧血病人心臟可呈一般性擴大,心前區有吹風樣收縮期雜音,心率增速和血壓降低(舒張壓為甚)。貧血屬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嗜酸粒細胞大多增高。骨髓鐵粒細胞顯著減少或消失,血清鐵和鐵蛋白濃度降低。

消化系統

鉤蟲咬附小腸黏膜發生許多出血點和淺小損傷,可導致慢性炎症和胃腸功能紊亂,引起消化道症狀。早期有食慾改變,上腹部不適等,症狀明顯者常有上腹部疼痛,噁心、噯氣等類似球部潰瘍或十二指腸炎表現。嚴重感染者可出現異嗜如喜食生米、泥土等,多數病人有微量腸道出血,偶有並發消化道大出血,表現為持續性黑便。

其它

兒童期嚴重感染可有生長發育障礙,或並發心功能不全,周圍血可呈類白血病反應,孕婦嚴重感染可導致流產或死胎。

診斷

在流行區有赤足下地史以及貧血等臨床症狀應考慮鉤蟲病。糞便中檢到蟲卵為確診的依據,糞便中蟲卵數不多時,直接塗片的檢出率低,較可靠的方法是飽和鹽水漂浮法和鉤蚴培養法。

治療

驅蟲治療

驅鉤蟲藥物種類很多,但尚無較理想的藥物,需多次反覆治療才能根治.。此外,農村鉤蟲病患者大多伴有蛔蟲等多種線蟲感染,故以採用廣譜驅腸線蟲藥為宜。如甲苯咪唑、噻嘧啶、丙硫咪唑、左旋咪唑等,用法同治療蛔蟲病。國內鉤蟲病多系兩種鉤蟲混合感染,若用一種驅鉤蟲藥未驅盡時,可換用另一種藥物,藉以提高療效和減少副作用。

對症治療

鉤蟲病有貧血時應驅蟲同時補充鐵劑與高蛋白飲食。常用硫酸低鐵,每次0.3~0.6克,每日3次,服用鐵劑時間宜長,以補足組織內貯鐵。對少數口服鐵劑不能耐受者可給予肌肉注射鐵劑,如右旋糖酐鐵,首次為50mg,以後每日或間日注射100mg,總量不超過2.5~3.0克,兩側臀部肌肉交替注射。嚴重貧血伴有胃酸缺乏可加服10%稀鹽酸或胃蛋白酶液。對臨產孕婦或貧血嚴重者,可在驅蟲前輸小量血或邊輸血邊驅蟲。

預防

治療病人及消除傳染源是預防的重要環節,加強糞便管理,殺滅鉤蟲卵是綜合防治措施之一。為避免赤足下地感染可用25%白礬水液或1%碘酒等塗擦手足。
附:鉤蚴移行症 系鉤蚴自皮膚侵入時,刺激局部皮膚發生癢性丘疹(俗稱糞毒、糞疙瘩等),以足趾及手指間皮膚柔軟處多見,局部有奇癢、紅腫及灼痛、有的1-2天轉成水泡,約數日內自行消退,亦可因抓癢引起繼發感染,此稱鉤蚴皮炎。當鉤蚴到達肺泡時,可引起肺間質和泡點狀出血與炎症病變,經數天或十餘天自行消退。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常明顯增高。治療:於鉤蚴侵入皮膚後24小時內,塗敷10%噻苯咪唑混懸液,1天2-3次,連續2-3天並敷以0.1%地塞米松霜。療效較好,亦可用50-60℃熱水反覆浸泡15-30分鐘,有止癢、消炎及殺鉤蚴作用,皮疹嚴重且較多者則給以口服噻本咪唑,每日50mg/kg,分2~3次服用,療程5天,休息2天后可重複一療程。

蟯蟲病

(Enterobiasis)
蟯蟲病多發生於兒童,城市高於農村,集居兒童高於散居兒童。人是蟯蟲唯一宿主,蟯蟲感染者是蟯蟲病的唯一傳染源。傳染方式有自身及異體感染兩種。自身感染系雌蟲於夜間爬行肛門,在周圍皮膚上產卵,引起奇癢,小兒用手指搔癢而沾染蟲卵。在進食或吮吸時吞入蟲孵。蟲孵在胃及十二指腸開始孵化成蚴蟲,最後在小腸下段及大腸內發育為成蟲。若蟲孵在肛門口孵化,幼蟲可爬進肛門,侵入大腸,引起逆行感染,這兩種自身感染方式使感染加重,遷延不愈,異體感染是通過被污染蟲卵的食物、玩具經口感染,也可經口鼻、吸入飛揚的蟲卵再咽下而感染,這是造成集體和家庭間傳播的主要方式。

臨床表現

一般症狀輕微,主要表現是夜間肛門及陰部奇癢,因而失眠,煩躁不安,夜驚等。由於蟯蟲可鑽入黏膜深層引起輕度炎症。亦可出現消化不良、噁心、嘔吐、腹痛、食慾減退等症狀。偶有蟯蟲侵入泌尿系統或女性生殖系統,引起尿頻、陰道炎、輸卵管炎或腹膜炎。

診斷

對夜間有肛門及陰部奇癢者,應於夜間檢查肛門部有無白色線頭狀蟯蟲,如能檢得蟯蟲則可確診。糞常規檢查蟲卵陽性率低,必須於清晨大便前,用透明膠紙輕輕擦肛門後再查蟲卵。

治療

驅蟲治療

(一)本咪唑類化合物 均有療效。如丙硫苯咪唑即腸蟲清400mg-劑療法,治癒率幾乎達100%,但蟯蟲病容易自身重複感染,故在治療後2-4周,應再重複治療1次。
(二)苄酚寧pyrvinium(商品名撲蟯靈)兒童每公斤5mg,成人總劑量不超過250mg,睡前頓服(藥片不可咬碎),為了防止復發,間隔14日後再服一劑,療效佳,副作用少,偶有噁心、嘔吐反應。
(三)噻乙吡啶 成人劑量為250mg,兒童劑量按5mg/kg,半空腹1次頓服,有顯著驅蟯效果。

一般治療

每晚睡前洗淨肛門周圍皮膚後,用10%氧化鋅軟膏、2%白降汞軟膏、10%鶴風油膏或蟯蟲藥膏(含百部浸膏30%,龍膽紫0.2%等)塗布肛周圍皮膚上,有殺蟲、止癢作用。
蟯蟲在人體內壽命一般不超過2月,若能避免重複感染,則不用藥物治療亦可自愈,藥物治療即使效果比較滿意。但療效不能鞏固,這與自身再感染有關,故必須結合預防,若能每日換洗襯褲及床單則可不治自愈。

預防

加強衛生宣傳教育,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飯前便後洗手,不吸吮手指,睡前清晨應清洗肛門,組織進行集體性診治等。

絛蟲病

(Teniasis)
絛蟲病是豬肉絛蟲或牛肉絛蟲寄生於人體小腸引起的疾病。絛蟲病在我國分布較廣,豬肉絛蟲散發於華北、東北、西北一帶,地方性流行區僅見於雲南;牛肉絛蟲於西南各省及西藏、內蒙、新疆等自治區均有地方性流行,本病的流行和飲食習慣及豬、牛飼養方法不當有密切關係。絛蟲的成蟲寄生在人的小腸內,隨糞便排出妊娠節片和蟲卵被豬、牛吞食後,卵殼在其十二指腸內消化、六鉤蚴脫出,鑽過腸壁進入腸系膜小靜脈及淋巴循環輸往全身,以橫紋肌為主要寄生部位,發育成囊尾蚴,稱囊蟲。含囊蟲的豬肉稱米豬肉。人吃了未煮熟的米豬肉或含囊蟲的牛肉後,包囊即被消化,囊蟲頭節吸附於腸壁,從頸節不斷生出節片,約2-3個月發育為成蟲。成蟲在人腸內壽命由數年至20年。(圖2-9-4)

臨床表現

症狀輕微,常因糞便中發現白色節片而就醫。由於蟲體吸取人體養料並刺激腸壁及其代謝產物的毒性作用,使部分病人的腹痛、腹脹、腹瀉、噁心、乏力等症狀。牛肉絛蟲節片常自動由肛門排出。引起輕微肛門部瘙癢,豬肉絛蟲活動力常弱,孕節常數節相連地自鏈體脫落。隨糞便排出體外。部分病例血中嗜酸粒細胞輕度增高。

診斷

根據有吃未熟豬、牛肉史,糞便中發現白色帶狀節片或查到蟲卵即可確診。肛門拭子檢查牛肉絛蟲卵的陽性率較高。豬肉絛蟲和牛肉絛蟲卵在形態上甚難區別,須獲孕節或頭節才能作最後鑑別。詳見表2-9-1

治療

檳榔、南瓜子合用

檳椰對豬肉絛蟲有較強的麻痹作用,能使全蟲麻痹癱瘓。對牛肉絛蟲則僅使頭節和未成熟節片麻痹,故療效欠佳。南瓜子能麻痹牛肉絛蟲的孕卵節片,單獨套用療效亦不佳,與檳榔合用治療牛肉絛蟲治癒率較高,治療絛蟲病時都採用兩藥合用。早晨空腹南瓜子仁粉60~120克,2小時後服檳榔煎劑(檳榔60-90克,水煎1小時)再過半小時服瀉藥。一般在3小時內即有完整活動的蟲體排出,少數患者可能於下午或次日排出蟲體。

滅絛靈

(Niclosamide氯硝柳胺) 氯硝柳胺原為殺滅釘螺的藥物,但對豬肉及牛肉絛蟲均有良好療效。臨床上也用以治療絛蟲病,抗蟲效果較檳榔南瓜子為優。本藥可抑制絛蟲線粒體的氧化磷酸化反應而殺死其頭節和頸節,死亡的蟲體隨糞便排出。劑量為空腹先服1克,隔1小時再服1克,服藥時將藥片充分嚼碎吞下,而飲水量應少,使藥物在十二指腸上部即達較高濃度。二小時後服瀉藥。小兒劑量減半。本品副作用少,但因對蟲卵無作用,當蟲體在腸內被消化而釋出蟲卵時,蟲卵可逆流入胃及十二指腸,豬肉絛蟲則可因此引起囊蟲病,故主張治療豬肉絛蟲病時,應先服止吐藥以防嘔吐,並服瀉藥使死亡節片在未被消化前即迅速排出,此藥應連服2天。

吡喹酮

(Praziquantel) 為新型廣譜抗蠕蟲藥,除有抗血吸蟲作用,也是一個高效抗絛蟲藥,吡喹酮殺絛蟲的原理尚未闡明,可能有促進Ca++進入蟲體,從而引起蟲體肌攣縮,產生痙攣性麻痹,成人劑量0.5克,兒童0.2~0.3g頓服,1小時後服瀉藥,效果良好。
四、仙鶴草 用根芽全粉30-50克,服後不需給瀉劑。亦可用草芽浸膏,鶴草酚單體或鶴草酚粗晶片,但應服硫酸鎂導瀉。
五、甲苯咪唑 成人200mg一天二次,連服三天,驅絛蟲率約為80%。
六、丙硫咪唑 對絛蟲也有較好療效,劑量是每天400mg,連服6天。
不論套用何種驅蟲劑,應注意下列幾點:①驅蟲後均應留取24小時全部糞便,淘洗檢查頭節以確定療效。查得頭節表現治療成功,未查得頭節,並不表示驅蟲失敗,因頭節不一定在治療的當天排出,也可能驅蟲藥物使蟲節破壞或變形而難於辨認。②治療豬肉絛蟲病時,應先服止吐藥,以免蟲卵反流入胃,進入小腸,孵化成為六鉤蚴,進入腸壁血管,隨血液分布全身,發育為囊蟲,形成皮下和肌肉囊蟲病,腦囊蟲病,眼囊蟲病等。③治療後觀察3個月,對又排節片或蟲卵者則應復治。

預防

加強肉類檢查,不準出售米豬肉或有囊蟲的牛肉,不吃未熟的豬肉與牛肉,應徹底治療絛蟲患者,搞好糞便管理,加強豬、牛管理。防止牲畜受絛蟲感染。

肝吸蟲病

(Clonorchiasis)
肝吸蟲病又稱華支睪吸蟲病是肝吸蟲成蟲寄生肝內膽管所引起。蟲卵隨膽汁入腸,由糞便排出體外,落入池塘;被淡水螺吞食,在螺體內發育形成尾蚴而出螺體,再侵入淡水魚或小蝦肌肉內,即成囊蚴,人或其它肉食或雜食動物吞食帶囊蚴的魚蝦,即被感染。囊蟲在十二指腸脫囊後,幼蟲轉入膽管,約經1-2月即成熟產卵(圖2-9-5),成蟲壽命達15-25年,我國華東、華南、西南、東北等共有23個省、市、自治區有此病分布。
輕中度感染時肝內膽小管病變不明顯,蟲數多時肝內膽小管因機械性堵塞、膽汁淤積而擴張,膽管增厚。急性重度感染時可有細胞浸潤及膽小管周圍充血等炎症變化。慢性感染則以結締組織及彈力纖維增生為主,肝細胞可有脂肪變性萎縮,肝吸蟲感染偶有引起膽汁性肝硬化,也可誘發肝膽管及膽囊內膽色素結石,本病與原發性膽管細胞癌間可有一定關係。

臨床表現

本病患者的臨床症狀視感染輕重而異。感染較輕者可無症狀,當初次大量感染非流行區居民時,人體反應常特別顯著,患者可出現發熱、乏力、黃疸、肝區疼痛,肝臟腫大且有壓痛。流行區居民慢性多次感染,可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瀉、乏力、營養不良、黃疸、肝臟腫大等症狀。少數長期反覆嚴重感染者,最後可發展為膽汁性肝硬化,當成蟲遷移至總膽管時,可引起膽絞痛和梗阻性黃疸。
診斷
本病診斷主要根據流行病史、臨床表現、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及大便或十二指腸引流液中查見蟲卵,成蟲抗原作皮內試驗、間接紅細胞凝集試驗及酶聯免疫吸附試驗陽性率較高,若能排除引起交叉反應的肝片吸蟲、並殖吸蟲及日本血吸蟲等,則有助於本病的診斷。
肝吸蟲發育過程與傳播

治療

一般治療與對症治療

重症有營養不良或肝硬化症狀時,應加強營養、保護肝臟、以後再考慮特殊治療。有膽囊炎、總膽管堵塞等急性外科併發症時,應即以手術治療。

病因治療

(一)吡喹酮療效高,療程短,副作用較輕,為治療本病的首選藥。總劑量按感染輕重而定,輕者可用75mg/kg或210mg/kg的5天療法。
(二)硝硫氰胺(Nitrocyanamin 7505)3-6um的微粉膠囊,總劑量為6-8mg./kg等分3-5份,每天1份,本藥副作用較多,少數可出現黃疸。各種原因的黃疸、急慢性肝炎恢復未滿一年,有精神病史、妊娠及哺乳期婦女、高空作業及駕駛人員均禁用。
(三)六氯對二甲苯(血防846)乾粉型每天50-70mg/kg,頓服或分2次服,連服5-7天為1療程,成人總劑量一般為17.5g。本藥代謝及排泄慢,有一定副作用和延遲反應,個別病人可出現肝功損害,中毒性精神病及溶血反應,故有上述病史及嚴重神經官能症及血紅蛋白病者忌服,硝硫氰胺與六氯對二甲苯現已少用。

預防

加強糞便管理,禁吃未熟魚類,積極治療病員。
包蟲病(Echnococcosis)
包蟲病包括棘球蚴引起的包蟲囊腫病和泡球蚴引起的多房型包蟲病。包蟲囊腫病主要傳播者是狗、而羊、牛及其它家畜是中間宿主,因此本病在牧區多見,如我國的內蒙、新疆、西藏、甘肅、青海、寧夏、陝西、河北、四川等地。多房型包蟲病主要傳播是狼、狗、狐、而各種鼠類是中間宿主。建國後在青海、甘肅、四川和新疆等地陸續發現有此型包蟲病存在。人感染包蟲病的主要原因是接觸狗、或處理狗、狼、狐皮而誤食蟲卵引起。蟲卵在人的胃、十二指腸內孵化,放出六鉤蚴,此幼蟲循門靜脈至肝,發生肝包蟲病;有時幼蟲通過肝臟,可達肺、腦、骨髓而致病。(圖2-9-6)
包蟲病的傳播
肝包蟲病的發病原理是六鉤蚴在肝內、逐漸發育成一個有包膜的囊狀體,緩慢生長,逐漸擴大,其周圍組織因受壓而萎縮,形成一纖維組織層。囊的內壁向腔內生長出生髮囊,生髮囊的內壁長出頭節,此種頭節到達其它部位,便能發生繼發性的包囊。
多房型包蟲病幾乎都發生在肝內,本病最早被誤認為一種膠樣癌。以後才確定是多房棘球絛蟲引起的。肝泡球蚴包蟲囊腫通常是呈灰色,少數為灰黃色,質硬如軟骨,內有無數小囊泡集合而成海綿狀。包囊呈浸潤性生長,不斷向外伸出囊泡。周圍無明顯的包膜,與宿主組織的分界不清。內容不含囊液而為豆腐渣樣的蚴體碎屑和小囊泡。後期蚴體因營養障礙中心部可變性壞死而溶解成膠凍狀液體,也可繼發感染而成膿性。泡球蚴具有類似肝癌在肝內擴散的傾向。包蟲可在人體生存數年至數十年不等。

臨床表現

包蟲囊腫的症狀視其寄生虫部位、大小及有無併發症而異。肝包蟲病病情呈發展型。早期毫無症狀,當囊腫逐漸增大時,病人可有飽脹牽拽感,或肝區墜痛或鈍痛,若病灶中心溶解或膽管受壓梗阻可產生劇烈疼痛,如肝內囊腫靠近肝臟表面,則可於右上腹部漸漸隆起一腫塊,形圓而光滑,堅韌而有彈性感,可觸及液波感及震顫感。如包蟲囊腫體積甚大,壓迫消化道時,可出現上腹部飽脹、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壓迫到膽道則可引起黃疸、皮膚瘙癢等。由於球蚴囊腫在肝內廣泛浸潤和轉移,患者常有貧血、消瘦、低熱及惡液質現象。如棘球蚴囊腫因外力而穿破,可有劇烈腹痛、休克、發熱、蕁麻疹等急性過敏性休克及急腹症,病情嚴重則可致死亡。

診斷

本病之診斷可根據
一、流行病史 患者有流行區居住史並有和狗密切接觸史。
二、臨床表現 主要為右上腹無痛性、緩起的腫塊。
三、包蟲皮內試驗 (卡松尼試驗)簡便而實用,陽性率約95%。試驗方法以囊液抗原0.1~0.2毫升注射前臂皮內,15-20分鐘後觀察反應。陽性者局部呈紅色丘疹,直徑可達5厘米左右,並有偽足(即時反應)、2-2、5小時後消退;約12-24小時後繼以皮膚紅腫及硬結(延遲反應)持續1-3天。如病人血內有足量特異抗體,則抗原在皮內全被中和,不出現延遲反應。肝病及惡性腫瘤病人偶有假陽性反應。
四、B超檢查 可發現圓形之無回聲區,並可測定其部位、大小與數目。
五、同位數肝掃描 內有占位性病變。
六、X線檢查 右膈抬高。肝包蟲囊退化後X線平片示弧形鈣化影。

治療

包蟲囊腫的治療以外科手術摘除為主。對不宜手術摘除的瀰漫性生長的多房性包蟲病可用大劑量的甲苯咪唑試驗治療。其用量是每次400-600mg,一日三次,連服21-30天。最近報導甲苯咪唑成人口服量最大劑量有達3.0克/日,常規服藥三個月。也有用丙硫咪唑0.8克/日,30日為一療程,間隔兩周可重複2-3個療程。

預防

流行區的病畜屍體應予深埋或焚毀,以免狗被感染。感染絛蟲的狗應予捕殺或治療,人應避免與狗密切接觸,且應注意飲食衛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