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鯽

海鯽

海鯽,海鯽科Ditrema temmincki Bleeker 也稱“海刀子”、“九九魚”、“令吉”。硬骨魚綱,海鯽科。體側扁,橢圓形,長20厘米左右,灰褐色或褐色。鰭較黑,口角下方有一小黑斑。口小,具圓錐狀細牙,吃食文雅,像淡水中之鯽魚,故名。溫水性小型魚類。不聚群。以軟體動物和水蚤一類水生昆蟲為食。多在人工漁礁場、海帶養殖架一帶覓食生活,岸邊手竿、拋竿很難釣到,多用舢板、小船劃到這一帶用手竿或磯竿釣取。主要分布於黃海沿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海鯽
  • 拉丁學名:Ditrema temminckiBleeker
  • 別稱:九九魚  海刀子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索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鱸形目
  • 亞目:鱸亞目
  • :海鯽
  • 分布區域:中國黃海沿海
產地產期,形態特徵,

產地產期

分布於北太平洋西部。我國見於黃海北部和渤海。冷溫性近海魚類。體長一般160~230毫米。胎生,雌魚子宮分隔成多室,每胎產小魚30~50尾。在黃海常可捕到。

形態特徵

亦作seaperch。鱸形目(Perciformes)海鯽科(Embiotocidae)23種海魚的統稱。分布於北太平洋,兩種原產日本,其他均產於北美沿岸,大多在加利福尼亞沿海。胎鯽(Hysterocarpus traski)棲於淡水,其他大部種類生活於沿岸浪濤帶。所有種類的繁殖都是胎生,產出幼魚,而不是產卵,雌魚子宮分隔成多室,每胎能產小魚30~50尾體較高。口小,鱗大,有一長的背鰭。體型較小,長13∼45公分(5∼18吋)。條紋溝背魚(Amphistichus argenteus)具黃色條紋。
體被較小的薄圓鱗。背鰭鰭棘部有發達的鱗鞘,向後延伸至鰭條部;鰭棘摺疊時可收藏於溝內。在生殖季節雄魚的臀鰭上有明星的腺狀體;鰭條延長。下咽骨癒合,細長,有小齒。
分類系統:
Animalia:動物界 - Chordata:脊索動物門 - Osteichthyes:硬骨魚綱 - Perciformes:鱸形目 - Percoidei:鱸亞目 - Embiotocidae:海鯽科 -Ditrema:
學名:
Ditrema temminckiBleeker
中文名:
海鯽
中文拼音:
HǎiJì
分類等級:
概述:
原始屬名
模式標本產地
模式標本保存地
國家保護級別
不祥
CITES公約級別
未定
IUCN紅色名錄等級
未予評估(NE)
紅皮書等級
未定
中國特有
編號:
7688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目名:
鱸形目
中文科名:
海鯽科
拉丁科名:
Embiotocidae
中文屬名:
海鯽屬
拉丁屬名:
Ditrema
拉丁種名:
temmincki
定名人:
Bleeker
年代:
1853
中文名:
海鯽
原始文獻:
Verh. Bat. Gen.:25, 33
模式產地:
日本
俗名:
九九魚, 海(魚與)
生境:
近海
國內分布:
黃渤海
資料來源:
黃渤海魚類調查報告:157-15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