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螺

海豚螺

暖水性強,主要棲息於熱帶珊瑚礁海域,亞熱帶海域也有發現。主要生活於潮間帶,水深5—10m的潮下帶也常見,幾十米淺海少見;在潮區有一定數量,多生活于海藻茂密處,殼上常附著海綿。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海豚螺
  • :動物界
  • :腹足綱
  • :原始腹足目
  • 亞科:海豚螺科
動物界,基本信息,描述,圖像,文獻,

動物界

軟體動物門:Mollusca
腹足綱:Gastropoda
原始腹足目:Archaeogastropoda
馬蹄螺總科:Trochacea
海豚螺科:Angariidae
海豚螺屬:Angaria

基本信息

學名:
Angaria delphinus Linnaeus,1758
中文名:
海豚螺*
中文拼音:
HǎiTúnLuó*
分類等級:

概述:

原始屬名
Turbo
模式標本產地
東印度群島
模式標本保存地

國家保護級別
不祥
CITES公約級別
未定
IUCN紅色名錄等級
未予評估(NE)
紅皮書等級
未定
中國特有

異名信息
Turbo delphinus,Linnaeus,1758Angaria delphinus ,R?ding,1798

描述

董正之:2002:形態描述
形態特徵 殼體中型,側面略呈“多棱輪形”,殼高30mm,殼寬35mm,殼質厚堅。殼面灰白色,有的標本殼面稍帶紫紅色,或在殼口外緣帶有紫紅色。螺層5、6層,各螺層從殼頂至體螺層上面平坦,其層面具由小“鱗片”組成的螺肋,縫合線深。螺層邊緣環生4、5個至6、7個厚扁棘突,上部隆起,其餘部分較平,棘突由“鱗片”組成,上、下部“鱗片”較大,中空,中部“鱗片”較小,部分可見空隙。螺旋部中層偏上處環生幾個較大的中空棘突,周圍為“鱗片”細肋;體螺層中部環生幾個較大的中空棘突,其下方具1、2行至3、4行棘突肋,周為“鱗片”細肋。底面隆起,環生許多“鱗片”細肋。螺軸稍彎,軸唇向下延伸,末端尖,與底部棘突重合;外唇略薄,內壁光滑,具虹彩亮澤。臍部寬大並內凹,環生5、6條“鱗片”肋,其較大“鱗片”突出,稀疏分布,鄰間為細小“鱗片”,臍孔位於中央,大而圓。
董正之:2002:生物學描述

董正之:2002:分類討論
分類討論 海豚螺是一個多形性或多態性種,其棘突和鱗片型螺肋的結構和分布狀況以至殼色等,均顯示出多樣性與複雜性。海豚螺在1758年為林奈訂成新種後,於熱帶海區屢有採獲,由於某些分類學者在實際鑑定中忽略性狀復組的綜合標準,偏認於單一性狀的非本質變異,以至訂列出20多個同物異名,是馬蹄螺類中異名最多的種類之一。1938年,Adam et al.根據馬來群島的標本整理了海豚螺的異名,使海豚螺的真貌已較清楚。然而,吉良(1954)報導了海豚螺的同域亞種 Angaria delphinus nodosa,與動物學亞種訂立的異域規則相左;Abbott et al.(1983)和Springsteen et al.(1986)在海豚螺種名之下列出一些“型”(form),後者共列出8個“型”,大都為差異不大的量度標準,或根據色澤變化或棘突較彎,臍孔較深等,進行“型”的劃分。我所從南海海域採到的20號98個標本中,就存在色澤、棘突彎度、臍孔深度等個體差異。著者認同分類學研究中變異分析、數值分類與基因分類的重要性,但就“型”的使用上,據1953年第十四屆哥本哈根國際動物學會議所修訂的國際命名新法規規定:在1960年以後發表的變種(variety)或型(form),均不能成立。
董正之:2002:經濟意義
經濟意義 本種形態特異,屬奇形螺類,有觀賞和收藏價值。
董正之:2002:其它信息
標本採集地 廣東上川島;廣西潿洲島;海南新盈、文昌、瓊海、新村、三亞、西沙群島。

圖像

海豚螺海豚螺

文獻

董正之. 2002. 《中國動物志》 第二十九卷. 北京:科學出版社. :1-210.R?ding. 1798. 不詳.:71.Linnaeus. 1758. 不詳. : 76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