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興南鑼劇

海興南鑼劇

海興南鑼劇(初稱打棗調)是由宋元時期的柳子腔中的《耍孩兒》和明代的俗曲《打棗桿》又稱《掛枝兒》等民間說唱藝術演變而來的,是海興一帶流傳最為廣泛的劇種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興南鑼劇
  • 產生時間:宋元時期
  • 代表作品:《掛枝兒》、《耍孩兒》
  • 流行地區:冀東南、魯北及津南一帶
海興南鑼劇
海興南鑼劇(初稱打棗調)是由宋元時期的柳子腔中的《耍孩兒》和明代的俗曲《打棗桿》又稱《掛枝兒》等民間說唱藝術演變而來的,是海興一帶流傳最為廣泛的劇種之一,海興一帶有120餘個村莊先後組織過南鑼劇會。明末清初形成海興南鑼劇,距今已有約400年的歷史。海興南鑼劇最初以秧歌劇的形式出現,後逐漸走上舞台。
滄州東部海興一帶,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海興南鑼劇形成初期,海興一帶有哈哈腔、羅羅腔、山陝梆子、崑曲、柳子戲、漁鼓戲、秧歌劇等多個戲劇劇種以及秧歌、民歌、鼓詞等多種說唱藝術,為海興南鑼劇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藝術源泉。南鑼曲盛行於明末清初,海興境內的民間樂隊在演奏南鑼曲時,其中馬廠、許莊子等村的民間樂隊最為出名,他們世代相傳,到乾隆時達到鼎盛,出現了劉希元、呂和、李玉成等著名的演奏者。
海興南鑼劇唱腔汲取了大量的海興地方民間說唱藝術,演唱舒展悠揚,表演伴有雜技、武術、舞蹈等動作,道白用海興地方方言土語,劇情多體現海興一帶民俗,傳統劇目演員大多為一醜一旦,演出滑稽、幽默,以生動活潑的形式教育人們尊老愛幼、積德行善、勤勞耕織、尚文進取等,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民眾基礎,深受冀東南、魯北及津南一帶百姓喜愛。
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海興南鑼劇瀕於滅絕。八十年代後,海興文化工作者對當地的南鑼劇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發掘、整理、改編、研究,同時還創作編排新劇目,多次在省市文藝匯演中獲獎,引起了國內戲劇界強烈的關注,多次召開專題研討會,並給予高度評價,使海興南鑼劇得以再次煥發青春,被專家譽為中國地方戲曲的一顆明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