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月·瓶梅

《海棠月·瓶梅》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創作的一首詞。上片通過寫閨中人的相思之苦,來抒發傷逝之情。下片則開始寫自已傷感的回憶。全篇將眼前景與對往事的追憶交錯刻畫,如此一來更增加了淒涼的氛圍、朦朧的境界和傷感的情調。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海棠月·瓶梅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納蘭詞》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納蘭性德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海棠月·瓶梅
重檐淡月渾如水,浸寒香、一片小窗里。雙魚凍合,似曾伴、個人無寐。橫眸處、索笑而今己矣
與誰更擁燈前髻,乍橫斜、疏影疑飛墜。銅瓶小注,休教近、麝爐煙氣。酬伊也,幾點夜深清淚。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海棠月:詞牌名,又名《月上海棠》,雙調七十字,前後段各六句,四仄韻。
②瓶梅:插在瓶中以供觀賞的梅花。
③重檐(yán):兩層屋檐。
④寒香:清冽的香氣,形容梅花的香氣。
⑤雙魚:雙魚洗,鐫刻有雙魚形象的洗手器,南宋張元斡《夜遊宮》詞: “半吐寒梅未拆,雙魚洗,冰澌初結。”楊慎註: “雙魚洗,盥手之器。”。凍合:猶言冰封。唐李益《鹽州過胡兒飲馬泉》詩: “從來凍合關山路,今日分流漢使前。”
⑥橫眸(móu):流動的眼神。索笑:猶逗樂,取笑。
⑦疏影:疏朗的影子。
⑧麝(shè)爐:燃有麝香的香爐。古有麝香不宜於花的說法。
⑨酬(chóu):報答。

白話譯文

重重屋檐之上月光如水,小窗內浸潤一片梅香。雙魚形的硯台凍結成冰,仿佛曾經陪伴失眠的主人。當年眼波流轉處的逗樂,而今已經看不到了。
無人能一起體味燈前擁髻的傷悲,忽見梅枝疏影橫斜,還以為是從空中墜下。放幾枝在銅瓶里,不讓它接近麝香的煙氣。夜深了,流下幾行清淚,就算是報答花香吧。

創作背景

康熙十六年(1677年)早春,性德偶然看見寒梅,不由憶起往日與愛侶盤桓在瓶梅之旁的時光,思念亡妻之情不可抑制,於是寫下了這首詞。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上片通過寫閨中人的相思之苦,來抒發傷逝之情。“重檐淡月渾如水,浸寒香、一片小窗里”。月光是古往今來,眾多詞人抒發思念之情的最佳選用之物。納蘭說淡月如水,月光如水一樣清澈,也如水一樣冰涼。灑下的月光在屋檐下形成一道冰冷的帘子,隔開了窗內與外面的景物。而此時,屋子裡的梅花開放了,綻放的花朵散發出幽香,小屋內一片暗香,屋外月光冰涼,屋內清香四溢。首句的意境表面上十分清淡,並無相思之苦,也無傷逝之情,只是對景物的一種白描。細細品味才能發現,原來淡然未必就是平靜,不說並不代表不在乎。“雙魚凍合,似曾伴,個人無寐”,這裡是說洗手器皿中的水都已經凍成了冰,凝結在了一起,天氣的寒冷程度可想而知。這樣的天氣,鑽進被窩,美美地睡上一覺,是再舒服不過的了。可是滿心愁緒的納蘭,卻是無論如何也睡不著的。“橫眸處,索笑而今已矣。”睡不著的原因自然是內心有所牽掛,那美麗的眼眸,那動人的微笑,而今看來,都是無法忘懷。在深夜裡,獨自躺在床上,孤枕難眠,想到戀人的容顏,清晰如昨,可是眼下卻是天涯海角,無法相見,這怎能不叫人悲傷。
下片則開始寫自已傷感的回憶。納蘭這首傷逝詞,寫到上片,悲傷過度。到了下片的時候,納蘭似乎沉思了許久。慢慢提筆寫道:“與誰更擁燈前髻,乍橫斜、疏影疑飛墜。”回憶往昔,當日與誰一起相擁燈前,與誰一起看花飛花落,與誰一起海誓山盟,與誰一起想著如何去天長地久。往日的美好,卻都早已在歲月的流逝中一同不見了,“銅瓶小注,休教近,麝爐煙氣”,如今,又是銅瓶花開的時候,可是檀香冉冉升起的煙霧中,納蘭卻再也看不到亡妻笑顏如花的臉龐,不禁內心一片感傷。“酬伊也,幾點夜深清淚”,而在此刻,納蘭只能用淚水祭奠夫妻倆共同擁有的過去。
納蘭將眼前景與對往事的追憶交錯刻畫,如此結構全篇,更增加了淒涼的氛圍,朦朧的境界和傷感的情調。最後以悲情結尾,結束全詞,整首詞顯得清新自然。

名家點評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徐燕婷、朱惠國《納蘭詞評註》:“詞詠瓶梅,朦朦朧朧,亦真亦幻,梅花的清幽貫穿始終,代表了詞人孤寂的情懷。”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
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