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第一中學

海口市第一中學

海口市第一中學(Haikou no.1 middle school),又簡稱海口一中。坐落於海南省海口市,是一所海口市教育局主管的公立全日制重點中學、海南省一級甲等學校。

海口市第一中學前身為1947年創建的私立海南大學附屬中學;1950年秋,符思之籌辦海口市第一中學,將接管的私立海大附中併入;1951年1月15日,海南軍政委員會批准設立海口市第一中學;2006年高中部全面搬遷,原址復辦國中部。

截至2013年6月,學校總占地面積340多畝,學生7784人(其中高中部4959人,國中部2825人),高中部占地面積256畝,建築面積94746.57平方米,國中部占地面積70畝,有教職工540餘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口市第一中學
  • 外文名:Haikou no.1 middle school
  • 簡稱:海口一中
  • 創辦時間:1951年4月
  • 類別:公立中學
  • 屬性:海口市重點中學
    海南省一級學校
  • 主管部門海口市教育局
  • 現任領導:校長:林珏
  • 校訓:厚德博學 沈毅致遠
  • 校慶日:4月10日
  • 地址:海口市龍華區龍華路14號
  • 主要獎項:海南省人才建設成果顯著單位
  • 知名校友蒙如玲
歷史沿革,辦學條件,硬體設施,辦學規模,師資力量,國際交流,特色辦學,質量立校,特色優校,管理強校,讀書樂園,辦學成果,學生成績,教師成績,所獲榮譽,校園環境,建設背景,整體概況,分區功能,數字校園,文化傳統,學校標識,社團活動,歷任領導,知名校友,地址位置,

歷史沿革

海口市第一中學
海口市第一中學前身為1947年創建的私立海南大學附屬中學,是新中國成立後海口市人民政府創辦的第一所全日制中學。
1950年秋,海口市人民政府第一任市長符思之籌辦海口市第一中學,將接管的私立海大附中併入,遷校至龍華路瓊海國小(即現今國中部)校址。
1951年1月15日,海南軍政委員會批准設立海口市第一中學。
1951年4月10日,舉行海口市第一中學建校典禮。
1951~1966年間,學校被海口市政府確定為海口市重點中學,並躋身於海南名校之列。1962年,中國文化泰斗郭沫若先生親題校名。
1979年,被廣東省教育廳確定為海口市的一所重點中學
海口市第一中學
1991年,入選《中國名校·中學卷》。
2002年,被評為“海南省普通高級中學一級學校”。
2003年,海口市政府決定,海口一中作為優質學校擴建,現校址作為國中部校區,在市秀英區建設高中部新校區。高中新校區面積約260畝,投資1.6億元,建築面積近9萬多平方米,2006年高中部全面搬遷。
2006年8月,原址復辦國中部,高中部遷建秀英白水塘路。
2007年,被海南省教育廳評為“海南省普通高級中學一級甲等學校”。
2011年國中部老校區校安工程改建。
2010年,被海南省教育廳評為“海南省中國小有效教學課題實驗”先進學校;
2014年,被省教育廳評為“省中國小德育工作先進集體”。
2016年,海南中學海口一中被授牌優質生源學校。

辦學條件

硬體設施

總面積約260畝高中部,按國家級示範性高中標準建設,在全國具有先進性和示範性,2008年學校被評為“海口市花園式單位”。選擇一中,你就選擇最佳的學習環境。
截至2013年6月,教學區主體為教學樓群,由普通教室、特色教室、實驗室、報告廳、圖書信息中心、學術交流中心以及文化藝術中心等組成,其中特色教室、理化生實驗室、地礦生物標本室等達100餘間。運動區有10跑道400米塑膠標準田徑場足球場、12個室外籃球場、8個室外排球場以及體育館、室內游泳館、室內籃球場、健身房等。生活區有學生公寓、學生餐廳、師生俱樂部、教師公寓,以及相關生活、健身、娛樂等設施。

辦學規模

截至2013年6月,該校擁有龍華路國中校區和白水塘路高中校區,總占地面積340多畝,學生7784人(其中高中部4959人,國中部2825人)。高中部校區位於海口市白水塘路29號,占地面積256畝,建築面積94746.57平方米,總投資1.7億元,高中部新校區由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三大功能部分組成,可容納80個教學班、4000名學生學習和生活。國中部位於海口市龍華路14號(一中老校區),面積70畝。

師資力量

截至2013年6月,該校有教職工540餘人,省特級教師10名,高級教師150名,國家級、省級骨幹教師44名,市級骨幹教師78名,並聘請10位博士後為客座教師。
省特級教師姓名(不全):陳素梅夏嶔崟、陳波、張德明、艾瑞堂、黃耀國等。

海口市第一中學

國際交流

該校已與英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新加坡等國家的學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與英國柏斯大學語言學院每學段互派教師和部分學生交流學習。2010年,組織學生英倫語言夏令營、中日文化交流考察等活動。

特色辦學

海口市第一中學前身為1947年創建的私立海南大學附屬中學,是新中國成立後海口市人民政府創辦的第一所完全中學。1962年,我國文化泰斗郭沫若先生親題校名。2007年,被海南省教育廳評為“海南省普通高級中學一級甲等學校”。

質量立校

1、高考成績優異學校堅持“低進高出,高進優出,優進特出”的培養目標,高考成績名列全省前茅,有6名學生獲海南省高考文理科狀元,在海口市獨占鰲頭。2010年,我校高考再創佳績,不含會考成績800分以上3人,700分以上119人;含會考成績800分以上16人,700分以上282人;一、二本上線率96.8%。尤其是文科,一中在全省文科前30名中占了6個。
2、競賽成績突出 在面向全體學生整體提升的基礎上,注重學生能力與特長的培養,注重對資優學生的培養,各級各類競賽成績斐然:僅2010年,在全國學科能力競賽中,我校有74名學生獲獎。全國中學生生物聯賽一等獎3名,其中陳一霄為海南省第一名,2010年8月,他代表海南省參加全國第十九屆生物學競賽決賽,獲得了銀牌(該成績是海南省生物競賽近十年的最好成績);全國英語能力競賽獲一等獎4人;全國套用物理知識競賽獲一等獎7人;全國數學競賽獲一等獎3人;全國化學競賽獲一等獎2人。2004年以來學校在海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一等獎31個,申報專利10次,學校被評為“海南省中國小科技教育示範學校”。

特色優校

遵循“全面發展 人文見長”的辦學理念,學校在課程設定、文藝教育、心理教育、國際化辦學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選擇一中,你就選擇了全面發展。
1、課程設定 學校除了認真開設好國家規定的核心課程之外,還制定了《海口市第一中學校本課程開發與建設總體方案》《海口市第一中學校本課程開發與建設綱要》等,構建了以人文方向課程為主流選題的校本課程體系,服務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2、文化育人 每年一屆的文化周、藝術節、科技節、運動會是群星閃耀、展示才華的盛大節日。學生自主成立了文學社、合唱團、舞蹈隊、武術隊、禮儀社、動漫社、泥塑社、街舞社、輪滑社等近百個社團。拓展師生視野,追逐學術前沿的“周四大講堂”已成功舉辦了百餘場。學生女籃繼在全省聯賽中七次奪冠;學生管弦樂隊、合唱團多次在全國、全省匯演中獲一等獎。
3、心理輔導學校在國家重點師範大學招聘專職教師,在海南省率先開設了中學生心理輔導課程,並獨立開發了《中學生心理自助手冊》。同時,成立了學生心理諮詢室,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心理輔導,保證了學生輕鬆學習,快樂成長。
4、國際化辦學內聯外通、開放辦學是學校長期的發展戰略。我校已與英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新加坡等國家的學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與英國柏斯大學語言學院每學段互派教師和部分學生交流學習。2010年,組織學生英倫語言夏令營、中日文化交流考察等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校正籌劃開通中學生到國外留學的直通車,為更多優秀學子出國深造鋪路搭橋。

管理強校

學校堅持“科學 智慧 人本 嚴格”的管理理念,為學生創造了“貼心舒心 安心”的學習和生活條件。選擇一中,你就選擇了放心。
1、管理嚴格 學校歷來以科學管理、嚴格管理為人們所稱道。學校實行全封閉式寄宿制管理:學生外出必須出示由班主任簽名的放行單,並詳細註明離校時間、事由及返校時間;晚修教師全程輔導制:每天晚修都安排教師為學生答疑,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到讓學生有疑問及時解決,有答疑必有收穫;校領導24小時值班制:實現每天24小時校園內值勤確保正常的教育教學生活秩序。
2、人文關懷 為了獎勵優秀,資助貧困,學校設定了多項獎學金、助學金。1998年,學校設立了“特困生助學基金”。已有600多位特困生在基金的資助下順利完成了高中學業,步入大學殿堂;蒙如玲獎勵基金、81屆校友基金每年獎勵品學兼優的學生和德藝雙馨的教師;海南開維集團捐資300萬,設立“開維獎勵基金”,自2011年起將分期用於扶持經濟困難學生完成學業,獎勵給高考、中考特優學生。
3、生活合理 學校實行班主任24小時跟班制:從早讀到晚上就寢都安排班主任值班,督促學生養成早起晚睡的生活習慣,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現代化學生公寓每間宿舍都配備了空調,溫泉入戶,住宿舒適。食堂獲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物業管理獲海南省優秀校區稱號,優質的飲食和物業管理企業為學生學習生活提供最滿意最放心的服務保障。

讀書樂園

總面積約260畝高中部,按國家級示範性高中標準建設,在全國具有先進性和示範性,2008年學校被評為“海口市花園式單位”。選擇一中,你就選擇最佳的學習環境。
教學區主體為教學樓群,由普通教室、特色教室、實驗室、報告廳、圖書信息中心、學術交流中心以及文化藝術中心等組成,其中特色教室、理化生實驗室、地礦生物標本室等達100餘間。運動區有10跑道400米塑膠標準田徑場、足球場、12個室外籃球場、8個室外排球場以及體育館、室內游泳館、室內籃球場、健身房等。生活區有現代化的學生公寓、學生餐廳、師生俱樂部、教師公寓以及生活、健身、娛樂等設施。
園林式校園環境優美,四面為規劃道路,遠離鬧市,交通便捷,公車從市中心開通7路、16路、22路、26路、36路等專線直達,是讀書學習的理想樂園。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 高考成績
2010年,該校高考不含會考成績800分以上3人,700分以上119人;含會考成績800分以上16人,700分以上282人;一、二本上線率93.4%。
2011年,該校在2011年高考中一本入圍率達75.8%,一二本入圍率達96.5%(比2010年提高3.59%)。其中,高考綜合分800分以上考生有5人,含基礎會考分800分以上有19人,700分以上考生有323人,比2010年增加了42人。另外,有5個班級(1文4理)的一本入圍率達100%。
2012年高考,海口市第一中學800分(含基礎會考分)以上考生17人。700分以上考生354人;一、二本入圍率高達99.76%,其中一本入圍率80.25%,二本入圍率99.76%。
2013年高考,海口市第一中學不含基礎會考800分以上9人,其中文科3人,理科6人。含基礎會考800分以上26人;含基礎會考700分以上395人,比2012年增加47人。2013年海口一中一本線入圍人數為1086人。
2014年高考,海口市第一中學800分以上25人,3個學科單科成績位居海南省第一。
2015年,海口市第一中學有22人高考成績達到800分以上(含會考成績),單科成績800分以上的有35人次。
海口市第一中學
2016年海口一中兩名學生分得海口市文理科第一名(理科總分905,文科總分889分),總分800分以上的總計25人。單科成績800分以上36人。
2016年省考試局公布了一批分數線,海口一中有幾位老師同時向本報報喜:該校高三(17)班、高三(18)班、高三(19)班、高三(20)班、高三(28)班成績突出,這五個班的學生的高考分數全部超過了本科第一批錄取分數線。
據介紹,該校盤點2016年高考成績,如果不加會考成績,全校800分以上5人;加上會考成績,全校800分以上19人、700分以上323人(比2015年增加了42人)。
該校高考生一本入圍率為75.8%,二本入圍率為96.5%。該校李科沉同學以歷史單科成績890分名列全省歷史單科第一名,許秋梅同學以語文單科成績885分名列全省語文單科第二名。文科有14人的高考分數躋身全省前100名,理科有3人的高考分數躋身全省前100名。
  • 競賽成績
2010年,在全國學科能力競賽中,該校有74名學生獲獎。全國中學生生物聯賽(海南賽區)一等獎3名;2010年8月全國第十九屆生物學競賽決賽,獲得了銀牌;全國英語能力競賽(海南賽區)獲一等獎4人;全國套用物理知識競賽(海南賽區)獲一等獎7人;全國數學競賽(海南賽區)獲一等獎3人;全國化學競賽(海南賽區)獲一等獎2人。
2011年,女子籃球隊獲得“海南省中學生籃球比賽”冠軍;全國高中數學聯賽(海南賽區),2人榮獲一等獎,4人榮獲二等獎,7人榮獲三等獎;海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6個項目榮獲一等獎,26個項目榮獲二、三等獎;第20屆世界腦力錦標賽,1人獲少兒組總冠軍,並獲得世界記憶大師稱號。
第30屆(2013年)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海南賽區)二等獎7人,三等獎5人;
2014年第十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海口市第一中學高中部學生榮獲一等獎15項,二等獎28項。國中部學生髮明創造項目獲一等獎21項,二等獎40項,三等獎61項;科學論文獲一等獎9項,二等獎28項,三等獎46項;少兒科學幻想繪畫獲一等獎25項,二等獎62項,三等獎98項;共獲優秀組織獎4項。
第26屆(2014年)海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海口市第一中學高中部學生榮獲省一等獎8項,二等獎15項。國中部學會獲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3項。學校連續六年榮獲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組織獎。
第27屆(2015年)海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榮獲二等獎6項,三等獎12項;優秀科技實踐活動獎二等獎1項;優秀科學DV作品二等獎1項;優秀少兒科幻繪畫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科技創意獎二等獎1項;
第十二屆(2015年)全國高中女子籃球錦標賽榮獲第6名。

教師成績

2010年,獲國家級獎項19項,省級獎項55項,市級獎項114項。
2011年,該校教師獲國家級榮譽和獎項15項,其中一等獎8項;省級榮譽和獎項19項,其中一等獎16項;市級榮譽和獎項59項,其中一等獎32項。
2012年,該校共有11位老師榮獲“海南省首屆中國小教學能手”稱號,14位老師榮獲“海口市首屆教學能手”稱號。4位老師榮獲“海南省第二屆中國小教壇新秀”稱號。4位老師榮獲“海口市第二屆中國小教壇新秀”稱號。一位老師榮獲“全國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課優秀教師”稱號,一位老師榮獲“第四屆全國中國小優秀外語教師”稱號。一百多名師生在各級各類教學教研比賽中獲獎,僅國家級獎項就達13項。
2013年省、市教師節表彰,海口一中的盧國仁老師榮獲“海南省十佳師德標兵”稱號,蔣暢老師榮獲“海口市十佳優秀教師”稱號。
2013年,海口一中高中部馮鈺雯老師(數學)、國中部姚實彥老師(歷史)、蒙春圓老師(地理)、王莉老師(美術)被評為“海南省第二屆中國小教學能手”。
2014年,該校教師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論文20多篇。學校有1個教育部規劃課題、1箇中國教育學會課題、2箇中國教育學會課題子課題、5個省級課題(含專項)、5個市級規劃課題和80個市級教師個人課題(小課題)獲得立項。
2014年,該校“普通高中校本課程開發與使用”實驗項目,被海南省教育廳評為“海南省基礎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另外三個項目,被海南省教育廳評為“海南省基礎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4年,全國基礎教育化學新課程實施成果,唐勇等4位老師榮獲一等獎,王芳勇等9老師榮獲二等獎。羅家富獲第七屆全國高中英語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暨教學課例評比一等獎、最佳語音語調獎。楊陽獲第十二屆全國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優質課大賽一等獎。尹翱翔全省中國小健康教育課件評選獲最佳展示獎。國中歷史張妍婷(合作)的《香港回歸》獲海南省教育廳第二十一屆全省教育教學信息化論文評比活動一等獎。麥苗獲海南省國中思想品德學科課堂教學評比一等獎。張力獲全國英語優秀課展評獲一等獎及最佳語音獎。王莉獲全國美術優質課評比一等獎。唐艷獲全國生物優質錄像課展評活動二等獎。韓燕獲全國歷史優秀錄像課展評二等獎。李小倩獲海南歷史學科教學基本功暨課堂教學評比活動綜合二等獎。

所獲榮譽

截至2013年6月,該校曾獲“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讀書活動示範學校”、“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綜合實踐活動實驗先進學校”、“全國綜合實踐活動實驗一等獎”、“全國模範職工之家”、“海南省依法治校示範校”、“海口市花園式單位”、“海口市綠色文明學校”、“海南省中國小德育先進集體”、“海南省人才建設成果顯著單位”等榮譽稱號。是連續4年評為全市中國小“目標管理”一等獎的學校。
教師在各級各類教育教學大賽、論文評比、創新大賽、學科競賽中,獲得了驕人的成績,僅2010年,獲國家級獎項19項,省級獎項55項,市級獎項114項。
2016年11月,清華大學招生組在海口市第一中學舉行招生見面會,並授牌該校為其優質生源學校。

校園環境

建設背景

隨著教育的發展和廣大人民民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不斷增長,特別是高中新課程改革要求的不斷提高,海口一中高中校園位於市心,發展規模受到限制,校園面積、教學設施、教學資源等明顯不足,為了滿足廣大人民民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根據《海口市教育事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和2015年遠景目標》精神和中國小布局調整的實際需要,2003年海口市委、市政府決定,利用開發行貸款,在海口市白水塘路29號異地新建海口市第一中學高中部,原址復辦國中部。學校高中新校區建設項目於2004年正式立項,是海口市“十一五”重點建設項目,也是“人文海口工程”重點建設項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領導都非常重視,給予了全方位的指導、關心和支持。2006年5月19日,省委副書記、省長衛留成,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吳昌元,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為璐等領導陪同下,到高中新校區現場調研,對學校建設和發展給予了高度評價。

整體概況

高中部校區按國家級示範性高中標準建設,總面積212.3畝,建築總面積94746.57平方米,總投資1.7億,設定80個教學班,每班定員50人,學生總數為4000人,全員住校,在全國具有先進性和示範性,是全國優秀、海南最好的學校。
校區總體設計為一所上檔次、上規模、起點高、標準高、水平高的21世紀新型的現代化學校,以明確的分區,完善的設施,科學的管理為手段,建設環境優美,設施基本配套,個性鮮明,用地合理並富有地域特點的熱帶濱海生態校園。
校區總體和單體體現新時代的辦學精神,既適應當前教學教改的需要,又適當留有空間,能夠可持續發展;既體現先進教育模式的要求,又滿足先進教學設備使用的需要。
校區總體格局充分體現優質學府區的專業特色,學術氛圍濃厚,樸素、大方、開闊、流暢,在建築造型、色彩等方面富有時代氣息,具有亞熱帶海南地方風格特徵,在主立面、大門、圍牆等設計方面,具有標誌性的建築特徵。
校區大門寬度約為150米,開放式設計;有約3000平方米的大廣場,視野開闊,具有標誌性,體現一中特徵,同時可供學生活動用,周邊配以綠化小品;廣場兩側設有露天停車場,並設有地下停車場,人車流分離,充分利用人防空間。立面設計講究“空”、“透”、“靈”。主樓全部底層架空,使校區開闊,並可供學生在烈日、下雨時替代室外場地使用;樓與樓之間相連,整個校園由一幢幢標誌性建築構成並由連廊貫通平面和空間的布局講究整體性與和諧性;樓梯採用雙向坡道,以便於流通、疏散。校區以廣場、道路、綠化、庭院、連廊、燈飾、小品等貫穿起來,既有校區的共性,又有單體的個性。主要建築四周均有6—8米寬的混凝土道路相連。規劃校園綠化率為45%,以大面積草皮綠化為主形成面綠化,植物以突出海南地方特色的熱帶樹種為主。
在工藝布置上,注意強弱電到位,特別是信息系統、監管系統、數字系統通訊系統、控制中心等配置先進、合理、使用方便,具有智慧型型的管理模式。供電、供水、供氣、排水、消防、環保、人防等系統,嚴格按專業規定設計和建設。

分區功能

校區由教學、運動、生活三大板塊組成,三者既有獨立性,減少相互干擾,又要有機結合匯成一體。
1、教學區
教學區主體為教學樓群,包括80間普通教室、30專用教室、40間實驗室、1200座報告廳、圖書信息中心、學術交流中心、行政辦公室、階梯教室以及藝術教室、美術教室(教師、學生畫室)、音樂教室(含樂器室)、舞蹈形體訓練室等文化藝術設施。此外,設定18個選修教室,供興趣小組、社團活動使用。
教室採用單面走廊,寬3米左右,活動平台寬大,便於課間休息及疏散。教學樓南北走向,一個年級一幢樓。教室帶有小面積的輔助用房,每層在兩側各配男女教師和學生衛生間。
實驗室均配置供存放儀器、設備等使用的輔助房。實驗樓中化學實驗室放在一樓,加設一個劇毒危險品保管室;每個實驗室、文印室都配置抽風設備,在每個演示實驗室都配置通風櫃,設有專門污水處理池。
普通教室設定電扇不設定空調,部分專業教室及教師辦公室等設計單體或共用空調的裝機位置,並確保美觀、安全。
圖書館設教師專用閱覽室,學生閱覽室以借出閱覽為主。設有學生電子閱覽室,便於學生進行綜合性信息處理。
教學區內部分為不同的特徵空間,教學樓之間的靜,通過平台之間的動靜過渡到中心廣場的動,再通過廊道與塔樓的過濾,到達以“逸”為特徵的園林式藝術空間,不同的空間個性展現了空間使用功能的內在涵義。
2、運動區
運動區由8跑道400米塑膠標準田徑場、足球場、12個室外籃球場、8個室外排球場(羽毛球場綜合兼用)、2個網球場以及體育館等組成。體育館充分利用自然採光、通風;具備籃、排、羽毛球等球類綜合使用功能,供打桌球、健身、形體訓練的功能需要;設定1000多個看台座位,有標準室內籃球場1個;有標準室內50米游泳池1個;體育館設有單獨的對外出入廣場,滿足對外開放的要求。田徑場設單面主席台、看台,並綜合利用台下空間。
3、生活區
生活區有學生公寓、教師公寓、教工俱樂部、對外學術服務用房、教師餐廳、學生食堂以及為師生服務需要的洗理、洗衣、生活用品、文化用品及健身、娛樂場所等商業設施,為師生學習、工作、生活提供方便。生活區與其它功能區有明顯的分離,實行社會化管理。
學生公寓可容納3600多名學生住宿,男、女生各按50%比例設定,男、女生分隔管理,單間面積設四床八人,室內設定衣物櫃,不配置自修用設施,單間分設衛生間,不配置電腦,但預留電話線、網路線、插頭等。公寓樓配置公用電話、冷熱水裝置、管理用房。
學生四幢公寓樓組合為鏡面對稱的兩兩組團圍合空間,相對封閉,便於管理。同時,由於空間的圍合,為外立面的造型提供豐富的想像空間,有效解決學生晾衣等造成的建築裡面的混亂與無序。教師公寓建在校園西北角,相對獨立又與校園主體緊密聯繫,半圍合空間是校園整體空間形態的延續。
教師公寓樓結合交流、培訓活動臨時住所設定,教師公寓主要為單身教師及值班教師住宿、招待所之用,採用公共管理形式,帶衛生間小套間,數量為120套左右。不設住宅樓。
設有供3600多名學生用膳的公共食堂,供300名教師用膳的教師餐廳,以及可供學術交流、短期培訓來客使用的小餐廳。
設有生活服務中心1個,公寓樓有管理用房。設有機車、腳踏車車棚位置。
此外,學校歷來以校風好、教風嚴、學風正而稱著,高中新校區實行封閉式人本化住宿管理,以人為本,科學管理,紀律嚴明。通過招標等規範方式,引進優秀的飲食企業、物業管理企業加盟後勤生活管理,為學生學習生活提供最滿意最放心的服務保障。

數字校園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已形成共識:數位化學校已成為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方向。
具體就海口一中而言,所謂“數位化學校”,它首先是指一種依託一中現實校園而存在的,集網路化、數位化、智慧型化、個性化為一體的新型教育、學習、交流和研究的學校平台;其次,這一平台通過數位化環境支撐,實現數位化的信息管理方式、教學方式、生活方式和溝通傳播方式,從而形成高度信息化的人才培養環境;第三,它並不象以往許多學校那樣只是簡單地把傳統學校活動照搬到校園網上,而是以數位化理念去重新設計、構造和整合學校活動的全過程,可持續最佳化學校工作質量,從而適應數位化社會不斷發展的需要。
海口一中數位化學校的總體設計本著“科學規劃、階段投入、套用為王、滾動發展、效益第一”的基本原則,不僅要滿足本校使用的需求,而且要成為海口市乃至海南省教育現代化的標誌性樣板,成為海口市教育局教育信息中心最重要的支撐點、資源分中心、研究實驗基地。
高中新校區已全面啟動數位化學校建設工程,全力打造海南領先、全國有特色的集網路化數位化智慧型化個性化為一體的數位化學校,主要包括先進的流媒體技術支持的網路視頻教學系統、視頻點播VOD系統、多媒體實時互動式線上學習系統、校園數位電視台系統、數位化圖書館系統、衛星遠程教育系統、虛擬實驗系統等,是海口和海南教育現代化的標誌性工程。所有教室、實驗室均為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室,校園網、教學網和學習網完備,教師每人配備一台筆記本電腦,學生在最現代化的學習環境中實現自己的理想。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校訓:厚德 博學 沈毅 致遠
“厚德”排在第一位,是表達了該校“深厚之德澤乃育棟樑之才、行教育大計之前提與根本”的教學理念。
“博學”即廣泛獲取知識,惟有博學,方能奮發有為,而欲博學,應勤於學習書本、他人和社會。
“沈毅”中的“沈”通“沉”,即沉穩果敢而堅毅,方能“致遠”,達到遠大的理想和目標。
“厚德、博學、沈毅、致遠”在文字表達上,古今通融,意蘊深刻,既有古樸典雅之感,又有思辨創新之意,在內容上則體現了培養新世紀具有高度科學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的人才要求,代表了一中推崇素質教育的育人目標。
校慶
4月10日為校慶日。
1951年1月15日,海南軍政委員會批准設立海口市第一中學。
1951年4月10日,舉行海口市第一中學建校典禮。
校歌
“我們是大海心胸寬廣,我們是朝陽蓬勃向上,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交往,厚德,博學,沈毅,致遠,八字校訓牢記心上……”
校徽
“海口市第一中學”校徽以徽章造型為表現形式,總體呈圓形,寓“團結一心,齊心協力”之意;外圍嵌有“海口市第一中學”的中文(郭沫若書)和英文字型,顯示了海口一中作為名校的歷史性和時代性。校徽中心是一把碩大的鑰匙,與一筆富有動感、象徵青春軌跡的“6”字,巧合成一個“中”,構成了海口一中校徽的主體造型。6年的中學時光,留下的是青春的軌跡;6年的中學時光,掌握的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6”字的圖形採用書法體形式,奔放而富有力度,它既代表6年中學時光,也像莘莘學子們馳騁的運動場,更是充滿活力和朝氣的綠色校園;鑰匙的圖形,嚴謹而精緻,是開啟知識寶庫的金鑰匙;整體設計具有曲直對比、動靜對比、巧拙對比的藝術表現力。校徽底色為藍色,寓“知識的海洋”和“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之意。
一中校徽一中校徽
徽標採用金色、紅色、草綠、蔚藍,分別象徵陽光、綠地、藍天和海洋,表明了海南自然環境,同事也代表開啟知識寶庫——金鑰匙、希望與熱情、青春與活力、精心與專業,寓意了“一中人”在無限的知識海洋中遨遊,努力創造七彩斑斕、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和光輝燦爛的未來,體現了學校欣欣向榮、充滿活力的精神和校園文化內涵,預示了學校的輝煌發展前景。

社團活動

每年一屆的文化周、藝術節、科技節、運動會。學生自主成立了文學社、合唱團、舞蹈隊、武術隊、禮儀社、動漫社、泥塑社、街舞社、輪滑社等近百個社團。拓展師生視野,追逐學術前沿的“周四大講堂”已成功舉辦了百餘場。學生女籃繼在全省聯賽中七次奪冠;學生管弦樂隊、合唱團多次在全國、全省匯演中獲一等獎。

歷任領導

歷任校長
姓 名職 務任 職 時 間
李開定
校長
1951年春
陳世文
校長
1951年秋
雲石天
校長
1951年春
葉用郁
校長
1953-1957年
王 海
校長
1961年-1966年冬
陳修發
校長
1961年秋
陳 融
革委會主任
1971-1974年
黃永益
革委會主任
1974-1978年
占行錦
校長
1978-1983年
邱宏謨
校長
1983年
陳曾澤
校長
1984-1991年
鄭傳慶
校長
1991-1994年
徐應彬
校長
1994-2002年
校長
2002-2010年
厲 春
校長
2010年--

知名校友

蒙如玲(RULING MENG),女,系美國休士頓大學物理教授、美國休士頓大學德克薩斯超導電性研究中心教授、中國旅美專家協會顧問、中國旅美交流協會國際交流中心顧問、及中國旅美專家協會首任會長。蒙如玲教授被美國知識協會列入“1981至1997最優秀的1000位物理學家”中的第25位,還在科學知識協會2000年通過的最新報告中被認定為世界上最應被通報表彰的作家(少於所有出版者百分之一的二分之一)之一。主要成就:作為資深科學家的蒙如玲教授長期從事高壓暨低溫實驗研究,在促進對超導體的深入了解,找出新的化合物和合金的物性描述,超小導薄氧化超導體、單晶體的發展,以及錄音帶和防水導體的製作技術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
設教育基金激勵學生上進長年以來,蒙如玲一直關注著家長教育的發展,幾乎每年都來。她在母校——海口一中設立了“蒙如玲教育基金”,每年對品學兼優的學生及優秀教師給予獎勵,“在美國,無論是在學校還是社會,都非常看重一名學生獲得那些獎勵或獎學金,這對他們以後出去工作有幫助。”
此外,蒙如玲還在海南大學和海南師範大學擔任特聘客座教授,致力於我省高校與海外高校的溝通與互派學生交流,“海南的經濟要想上去,關鍵要把教育抓好”。

地址位置

公車從市中心開通7路、16路、22路、26路、36路等專線直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