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則畔社區一區

海則畔社區一區位於靖邊縣縣城西北,計畫總占地面積5542畝。其中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均為扶貧移民搬遷安置區。

海則畔移民社區施後,對於改變白于山區民眾生存與發展環境、提升易地移民扶貧搬遷水平、加快革命老區小康社會建設步伐具有重要示範帶動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則畔社區一區
靖邊縣白于山區扶貧移民搬遷海則畔社區一區位於縣城西北6公里處的國營馮家峁林場,隸屬張家畔鎮,農業生產條件優越,交通便利。項目區生產生活用地全部由縣政府無償劃撥,規劃總占地面積5542畝。其中:建設用地423畝,生產用地5119畝;人均住房面積約25平方米,人均高效基本農田約2畝。規劃易地安置青陽岔、中山澗、喬溝灣、五里灣、大路溝、鎮靖等6個白于山區鄉鎮17個行政村,596戶,2374人。項目總投資11966.5萬元,分兩期實施。
一期工程為以工代賑投資建設安置區。2011年底,安置完成了青陽岔、鎮靖、喬溝灣、大路溝4個鄉鎮11個行政村,406戶,1574人。建成居民住宅房屋406套,新建高效基本農田3359畝,並配套完善了社區道路、居委會、國小、中心街道、農民健身廣場、水廠、電力及通訊等公益性基礎設施,完成投資6312.5萬元。
二期工程為白于山區扶貧移民搬遷投資建設安置區。工程概算總投資5654萬元,規劃易地安置青陽岔、中山澗、五里灣、大路溝等4個鄉鎮6個行政村,190戶,800人。按照省政府提出 “完善設施、功能齊備、提高品質” 的要求,靖邊縣狠抓海則畔社區一區的完善升級工作,從2011年6月開工建設,重點實施了三大提升措施。一是調整功能布局。主要調整集中養殖區,增加社區公園。二是完善配套設施。增設幼稚園,布設體育健身器材,規劃社區醫院1所,安排文化活動室、黨建活動室等,設定公廁1處。三是提升景觀環境。在現有建築框架下對細部予以刻畫,突出地方民居建築特色,豐富建築色彩,營造整齊、陣列感強烈的綠化樹陣。歷經一年的精心組織施工,改造提升了190戶住宅房屋的坡屋頂;噴塗了70000平方米塗料外飾工程;硬化、綠化、亮化了長882米、寬12米的景觀大道,並在道路兩側布設了石坊遊廊、人物雕像、生肖石坊、噴泉景觀、文化雕塑、陝北剪紙、休閒音樂等附屬設施;敷設天然氣主管網5.6公里,完成了全部住宅戶的入戶安裝工程;採用公司+農戶的模式經營,建成標準化集中養殖區1處;建成二層磚混結構,總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的幼稚園1所;建成日處理300 噸的污水處理廠和 1處大型蔬菜保鮮庫。同時配套完善了黨建活動室、文化室、衛生室、便民超市、通訊服務網點、公廁等公益性設施。
海則畔移民社區一區搬遷項目是我縣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三化”同步的先導工程,也是我縣著力打造全省白于山區扶貧移民搬遷的樣板工程和精品工程。該項目實施後,人均可增加純收入2.5萬元以上,對於改變白于山區民眾生存與發展環境、提升易地移民扶貧搬遷水平、加快革命老區小康社會建設步伐具有重要示範帶動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