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則廟鄉

海則廟鄉位於陝西省府谷縣城以北18.6公里處,東鄰黃河。黃河流經鄉境東界5個行政村16里,海則廟鄉總面積70.29平方公里,下轄17個行政村、43個自然村,1842戶。海則廟鄉是全省聞名遐邇的資源富集區,已探明有開採價值的礦產資源20多種,其中鋁釩土、煤炭、高嶺土、石灰石、鐵礦、耐火粘土、膨潤土等儲量較為豐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海則廟鄉
  • 行政區類別:陝西省
  • 面積:70.29平方公里
  • 方言:陝西話
基本概況,煤炭資源,建設發展,農村建設,黨建工作,行政區劃,特色產業,發展措施,所轄村屯,

基本概況

海則廟鄉位於府谷縣城以北18.6公里處,東鄰黃河。黃河流經鄉境東界5個行政村16里,全鄉總面積70.29平方公里,下轄17個行政村、43個自然村,1842戶,7339人,機關單位10個,幹部職工206人(其中鄉政府68人),全鄉共有黨支部23個(其中農村支部17個),黨員335名。2005年底,全鄉鄉鎮企業達86個(其中工業企業22個),從業人員達1040人,全年完成農村社會總產值6000萬元(鄉鎮企業產值5690萬元)。全年完成糧食作物播種13878畝,糧食產量達1486噸。完成地方財政收入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80元
海則廟鄉海則廟鄉

煤炭資源

海則廟鄉是全省聞名遐邇的資源富集區,已探明有開採價值的礦產資源20多種,其中鋁釩土、煤炭、高嶺土、石灰石、鐵礦、耐火粘土、膨潤土等儲量較為豐富,這些礦產資源儲量大、埋藏淺、易開採,具有極高的經濟開發價值。可為冶金、建材、化工、煤炭、機械、電力等行業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原料。

建設發展

近年來鄉黨委、政府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立足全局,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良好機遇,制定了"抓住機遇,強化基礎,立足資源,加快發展,力爭使海則廟鄉由資源大鄉變為經濟強鄉"的發展思路,促進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計畫趕"十一五"末,全鄉農村社會總產值突破3億元,鄉財政收入達到1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000元,經濟實力力爭進入全縣鄉鎮前列。

農村建設

府谷縣海則廟鄉黨委政府著眼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繁榮,堅持抓基礎設施建設不放鬆,大力實施以道路建設、人畜飲水、農宅改造等重點工程項目,為新農村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海則廟鄉海則廟鄉
一是基礎工程。投資108萬完成了高海油路建設任務,投資68萬元拓寬硬化了4.9公里的餓海王公路,投資56萬元拓寬硬化了高粱溝至楊家坪至狄家畔、墳焉至浪灣、劉家峁村內道路等6條26公里的鄉村道路,投資12萬元硬化了3.2公里的天橋則村通村公路,.投資80萬元新修寺畔至墳焉2.4公里水泥路,全鄉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同時,全鄉43個自然村全面完成農網改造,農民民眾實現同網同價,用上了放心電、廉價電
二是安居工程。投資135萬元實施了寺畔、磁堯溝、寨峁、天橋則、賀家畔村的扶貧重點村建設工程,規劃了王家焉村86戶397人以工代賑易地移民搬遷工程和石道瓦村扶貧重點村建設工程。
三是通訊工程。投資3萬元在孫崖堯、沙堯則、前後花爾寨等新村新安裝“小康通”無線電話107部,至此全鄉有16個行政村通了電話,全鄉電話總容量達到713戶。新建了石道瓦、王大莊和韓莊則4個移動基站和聯通基站,郭家峁移動基站正在建設之中,實現了全鄉無移動信號盲區,大大地改善了全鄉的通訊條件。
四是飲水工程。在金利源集團公司的鼎力相助下,投資52 萬元完成了石道瓦村的深井建設工程;投資50.6萬元完成了賀家畔的深井建設工程;投資32萬元完成了天橋則村的深井建設工程。全鄉解決了尖堡則、楊莊則等9個行政村3800多人的吃水困難問題。

黨建工作

府谷縣海則廟鄉狠抓黨建工作,以黨建推動各項工作,收到良好效果。
該鄉先後制定出台了《村級組織和幹部規範化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切實加強人、財、物等方面的管理。維修改造了賀家畔、王家墕等6個村的兩委辦公室和黨員活動室,保障了黨員教育和民眾培訓活動的正常開展。該鄉在抓好黨風廉政建設的同時,積極實施村級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天橋則、賀家畔兩個行政村的扶貧重點村建設;勞務輸出累計1540人,增收750多萬元;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保6320人,參保率達88%;投資117.6萬元完成了石道瓦、賀家畔、天橋則3個行政村的深井建設工程;投資22萬元拓寬硬化了3.2公里天橋則村和2.8公里賀家畔村的通村公路;投資3.6萬元新安裝“小康通”無線電話107部,全鄉電話總容量達到713戶,大大地改善了通信條件;在青陽墕、尖堡則村規劃實施“三位一體”的沼氣池45個;協助完成330千伏變電站征、砍、拆協調配合工作,並引進府谷環渤海農產品開發項目。
海則廟鄉海則廟鄉

行政區劃

海則廟鄉代碼:610822200 轄石道瓦村、寺畔村、高梁溝村、韓莊則村、楊莊則村、青陽墕村、孫崖堯村、王家墕村、尖堡則村、劉家坪村、磁堯溝村、寨峁村、沙堯則村、天橋則村、賀家畔村、西峁村、王大莊村等17個村委會。

特色產業

海紅果是晉、陝、蒙接壤區特有的一種珍稀果品,富含鈣、鐵、鋅、鉀以及人體所需的胺基酸單糖雙糖和多種微量元素。根據光譜測試,每千克海紅果含鈣量高達2780毫克,是同等質量山楂的2.7倍,蘋果的7.3倍,含鈣量居水果之冠,素有“鈣王”之美譽,所含鈣不僅易被人體吸收,同時還可以促進人體對植物鈣的吸收,具有健脾胃、增食慾、助消化等功效。海紅果在府谷種植歷史悠久,總面積達3萬畝,但在深加工方面卻相對滯後,縣內雖有幾家初加工企業,可大都屬於手工作坊式生產,成本高、技術含量低、包裝落後,市場銷路不暢,嚴重地制約了該項產業的快速發展。為了將這一地方特色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縣委、政府將建設海紅果深加工企業作為府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頭等大事來抓。2008年,在西洽會上與天津環渤海集團公司簽訂了投資契約,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建設規模為年產海紅果飲品2萬噸,果脯2000噸,二期建設海紅果果茶、果酒生產線。為了保證項目順利實施,縣上拿出10萬元專項經費,責成科技局專門負責組織、協調工作。經多方努力,工程於2008年5月在海則廟鄉沙堯則村破土動工,一期工程將於11月底建成投產,2008年,全縣的海紅果即可實現就地加工轉化。此項目的實施,將全面推動府谷海紅果產業的發展,成為農民增收的另一項支柱產業。
海則廟鄉海則廟鄉

發展措施

2008年,府谷縣海則廟鄉為實現海則廟鄉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制定了七項措施:一是最佳化產業結構,發展種養植大戶5戶;二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完成石道瓦、孫崖堯村的扶貧建設任務;三是加快村組道路建設,擴大交通優勢,重點抓好通村油路(水泥路)建設,力爭實現通村公路砂石化目標,同時積極協助建好沿河公路;四是發展通信事業,建好全鄉有線電視網路,讓網際網路貼近民眾生活,為農村發展服務;五是大力招商引資,加大項目建設力度,以清水川工業園區為依託,引進1—2個資源開發項目,打造經濟強鄉品牌;六是加強鄉黨委自身建設,建設文明、高效、廉潔型黨政機關;七是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求,建好1—2個示範村。
海則廟鄉海則廟鄉

所轄村屯

寺畔村位於府谷縣縣城北部,距縣城15公里,全村總土地面積7公里,四季少雨,年降雨量370毫米,無霜期177天。全村3個村民小組,93戶375人,勞動力159人,總耕地面積1066畝,人均耕地2.8畝,2002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500元,人均占有糧190公斤。寺畔村屬2003年度省級扶貧開發重點村,在縣委、政府及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重點村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顯著成績。我們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不搞單打一,而是選基礎實施,生態建設,產業開發等重點項目,全面啟動,綜合實施。共完成投資30萬元,其中財政扶貧資金25萬元,民眾自籌(包括投工投勞)5萬元。拓寬硬化鄉村道路3.9公里,改造通村道路3公里;新建人畜飲水工程1處,學校配飲水設備1套,解決52戶204人及620名師生的飲水困難;架設低壓抽水線路300米;加固淤地壩2座;完成退耕還林(草)1000畝;新修重點村標誌碑1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