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護航戰鬥

海軍兵力單獨或在其他軍種兵力的支援下,為掩護和護送海上艦船安全航渡而進行的海上防禦戰鬥。海軍戰鬥的組成部分,傳統的海上戰鬥樣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上護航戰鬥
  • 外文名:escort battle at sea
按戰鬥海域的遠近,分為近岸海域護航戰鬥、近海海域護航戰鬥和遠洋海域護航戰鬥。目的是抗擊敵人襲擊,保障己方艦船的航渡安全。
16世紀中葉,各國海軍為對付以搶劫和破壞為目的的海盜行為,開始採用伴隨護航的方式實施護航戰鬥。1561年,西班牙曾採取這種方法護送運輸船隊橫渡大西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潛艇和飛機用於海戰,海上護航戰鬥增加了反潛、防空行動內容。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潛艇和飛機成為海上交通線的主要威脅。同盟國海軍圍繞著保衛美國至歐洲海上交通線的安全,與德國海軍進行了大西洋海戰。為對付德國潛艇的集群攻擊,以美國為首的同盟國海軍的護航艦隊,除對運輸船隊實施直接警戒外,還組織區域掩護兵力實施機動作戰,在指定海區內主動搜尋攻擊德國潛艇;為提高護航編隊的對空、對潛作戰能力,除使用航空母艦和岸基航空兵外,還在運輸艦船上裝備高射火炮和艦載機;為了免遭敵對大型水面軍艦的襲擊,還使用了戰列艦、巡洋艦和航空母艦攔截、追殲德國的潛艇,掩護己方的護航運輸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飛彈武器成為海軍兵力的主要武器,海上兵力能從遠距離對運輸艦船實施攻擊,採用單一的伴隨護航方式難以保障被保護艦船的安全,海上護航戰鬥出現了區域護航和綜合護航等新的護航方式。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建立初期,為了打破國民黨海軍的封鎖,曾組織過多次護航作戰。如1955年3月~1956年4月,海軍在浙江、福建沿海組織了護航戰鬥行動,有效地保障了己方艦船的航行安全。
海上護航戰鬥作為海上攻防作戰中的重要戰鬥樣式,通常在海上運輸、海上補給、護送兵力和物資向戰區航渡或轉移、護送艦船返回基地等情況下實施。主要特點:運輸艦船自衛能力弱、隱蔽性差,易遭敵兵力兵器襲擊;護航兵力的行動受所保護的運輸艦船制約,戰鬥戒備時間長。基本要求:①及時組織偵察,準確判斷敵情。護航編隊的觀察兵力和器材,應以被保護艦船為中心,進行大縱深、全方位、全高度的部署,組成複式偵察體系,保證及時、全面掌握敵情,準確分析、判斷敵情。②周密制定航渡計畫。正確確定航渡方式,選擇安全、隱蔽的航線和有利的航渡時機,採取佯動和戰術偽裝,保持護航行動的隱蔽性。③正確確定護航兵力部署。根據“重點部署、立體防禦”的基本戰術思想,以被保護艦船為核心,以防空、防潛為重點,重點部署護航兵力,建立立體防禦體系,以提高綜合防禦能力。④組織護航兵力抗擊敵人襲擊。力爭在敵方艦船戰術展開和使用武器之前對其實施突擊,迫使其放棄攻擊;在敵人使用武器後,應集中兵力火力於敵來襲方向,充分發揮兵力兵器的戰鬥效能,在遠、中、近距離和高、中、低空,實施多層次抗擊,以挫敗敵人的襲擊。⑤適時組織反擊,正確選擇打擊目標,嚴格掌握反擊時機和控制打擊程度,不窮追潰逃之敵;綜合運用偽裝、佯動、欺騙、電子干擾等戰術手段;控制兵力兵器、彈藥的消耗,利用戰鬥間隙及時恢復戰鬥力,保持持續作戰能力。
海上護航戰鬥根據護航任務、護航兵力、敵情及海區地理等情況,制定周密的護航計畫,正確選擇護航方式、護航航線、航行時間,確定護航兵力編組和航渡隊形。海上護航兵力,通常由戰鬥艦艇組成近程警戒兵力群(伴隨護航時)或遠程(區域)掩護兵力群(區域護航或綜合護航時)。近程警戒兵力,通常部署於被保護艦船的周圍組成警戒幕,與被保護艦船保持較為緊密的戰術聯繫,並組成護航船隊(護航運輸隊),擔任防空、反潛任務。遠程掩護兵力,通常部署在敵可能來襲方向的海域,擔任對中遠距離敵空中、水下和水面來襲兵力兵器的抗擊任務和打擊任務。
參加護航戰鬥的兵力通常為水面艦艇和航空兵,必要時可使用潛艇。近岸海域護航戰鬥能夠得到己方岸上兵力的支援、掩護和各種保障,能利用沿岸作戰海域的自然地理條件,依託沿海防禦設施。通常採用分段伴隨護航或區域待機護航方式。近海護航戰鬥和遠洋護航戰鬥只能得到己方作戰半徑較大的岸上兵力的支援和掩護,隱蔽偽裝及組織保障均較困難,易遭敵方多方向連續攻擊,護航作戰半徑較大,對防空、反潛、反艦和獨立作戰的能力要求高。通常需要編組成較多的、具有較強作戰能力、作戰半徑較大的警戒和掩護兵力,主要以驅逐艦、護衛艦等大、中型水面艦艇和艦載航空兵為主。海上護航戰鬥的護航方式主要有伴隨護航、待機護航、區域護航和綜合護航。伴隨護航,即護航兵力採用直接警戒的方法,與被警戒艦船組成作戰編隊或以護航運輸隊的形式實施,是使用最普遍的一種掩護方法。根據掩護兵力與被保護船隻的航渡情況,伴隨護航又可分為全程伴隨護航和分段伴隨護航。待機護航,即護航兵力在港灣、錨地或指定的海域待機,在被掩護艦船受敵威脅時出擊,主要用於近岸海域的護航。區域護航,即護航兵力預先展開在敵可能來襲的方向和海域進行巡邏和搜尋,發現敵方兵力時採取積極的攻勢行動,奪取和掌握部分制海權,保障己方船隻通過該海域的安全。區域護航適用於對多批次船隻的掩護,是現代條件下海上護航經常採用的掩護方法。綜合護航,即一次護航行動中同時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掩護方式的海上護航。
隨著海軍武器裝備的不斷發展,海戰場呈現出了諸多新的特點,海上護航戰鬥的方式和手段也隨之產生新的變化。在航渡方式的選擇上,直達航渡方式往往成為第一選擇;在護航方式的選擇上,採用以區域護航為主的綜合護航方式將是最佳選擇;在防禦手段的運用上,將更加強調信息防禦與兵力兵器防禦相結合,目標的自身防禦與掩護兵力的防禦相結合,防禦性戰鬥行動與進攻性戰鬥行動、保障性戰鬥行動相結合,抗擊、防護、規避、佯動、反擊等手段綜合運用。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