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夢:沈復和芸娘的浪漫傳奇

浮生若夢:沈復和芸娘的浪漫傳奇

《浮生若夢:沈復和芸娘的浪漫傳奇》內容簡介: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他有令世人艷羨的愛情和婚姻,卻連遭中年喪妻摺子之痛,飄零他鄉。布衣菜飯,可樂終身。她有最簡單質樸的生活理想,卻依然被公婆驅逐,顛沛流離,鬱鬱而終。這是一首哀婉悱惻的抒情詩。始於歡樂,終於憂患。一部閱而心醉的經典,一幕斷人心腸的傳奇。《浮生若夢:沈復和芸娘的浪漫傳奇》,一部晶瑩剔透的妙書,清代姑蘇師爺沈復,悼念愛妻陳芸所作。復、芸夫婦,本應是世間最令人艷羨的一對天成佳偶,平凡而幸福地度過此生,然後寂寂無聞;卻因愛美、愛自由的天性,終落得家庭不睦,寄人籬下,美人英逝,晚景孤淒。兩百年後,書生柳毅穿越厚重的時光迷霧,搜羅典籍,染濡心血,追尋復、芸最真實動人的蹤跡,在心靈的最深處娓娓細吟那六闋如夢的浮生。夢幻泡影,栩栩重現。

基本介紹

  • 書名:浮生若夢:沈復和芸娘的浪漫傳奇
  • 出版社:嶽麓書社
  • 頁數:348頁
  • 開本:32
  • 定價:25.00
  • 作者:柳毅
  • 出版日期:2012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7617617
  • 品牌:嶽麓書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浮生六記》編輯推薦:一部至今殘缺的“小紅樓”;芸娘:林語堂心中的“中國第一美人”,“中國文學中最可愛的女人”;人不老 恨早生 樂未央 情難了 一場歷兩百年毫不褪色的浮世悲歡重溫世上最堅如磐石的完美愛情。

作者簡介

柳毅,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文學碩士,傳媒人士,現居上海,平素有三喜:喜寫字,喜看書碟,喜聽街談巷議。

圖書目錄

寫在夢外
緣起
第一章 初為君婦,羞顏未開
第二章 軒中聽月,閣外識香
第三章 聚散蕭爽,一夢揚幫
第四章 萍水相逢,燈下之諾
第五章 魂散先春,心寂大悲
第六章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浮生六記
卷一 閨房記樂
卷二 親情記趣
卷三 坎坷記悉
卷四 浪遊記快
卷五 中山記歷
卷六 養生記道
《浮生六記》 年表

序言

他們都喜歡這個女人。一個早他們許多世代就死去的女人。他們都覺得,如果能站在她的墳塋前,默立不語,便會再次感受到她恍若在世的諸般可愛。這些可愛,先前只在那本書的字裡行間,經由這個女人的丈夫娓娓道來過。
第一個去尋墓的人,叫林語堂。他是她的超級鐵桿冬粉, 為她“終日痴昏冶。他覺得,世上有這樣的女人是一件可喜的事,“一生中不可多得冶。他說,“芸,我想,是中國文學中最可愛的女人冶。他去了蘇州郊外的福壽山,她夫君家的祖墳。他本來想預備香花鮮果,供奉跪拜禱祝於她和她夫君的清魂之前,卻入得寶山,空手而歸。
第二個去的人,叫馮其庸。十三歲到二十三歲的十年間,正值抗戰,他在農村種地的間隙讀了那本書,並深深為之傾倒。書中所記之東高山、江陰、靖江、揚州等地,都離他家不遠,耳熟能詳。後來,他特地去揚州金桂山尋她的墓,到山前,卻已日暮,只得怏怏而返。
第三個去金桂山尋墓的,是揚州人韋明鏵。他是才子, 自然是讀過那本妙書。每與文友相聚而談,提起她的墓,年長日久,無跡可尋,都不免唏噓慨嘆一通。他之所以決心踏遍西山去尋她的墓,是因偶然聽一位老者說:前不久金桂山的農民在平整土地時,挖出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屍,身穿綢緞衣服,長發齊腰。同時出土的還有一些玉簪、玉佩,令人驚奇的是,這些玉飾上都刻著一個 “芸冶 字。他斷定正是她的墓。可惜,玉飾已遭瓜分散失,不知流落哪方,女屍也已朽壞,不知掩埋何處。
一切的痴迷,只因一本書和兩個人。
書是《浮生六記》,人是沈復和他的愛妻陳芸。
他們更願意叫他三白,叫她芸娘或芸。
因為三白所寫的《浮生六記》,我們今天才會知道還有一個芸這樣的女人曾在這個世上活過,和芸芸眾生一樣飽嘗這人世無盡的歡樂與哀愁。
印象里,似乎人們都願意去做芸的冬粉,卻忽略了寫下讓芸流芳千古的這本妙書的沈三白。他們是人世間不可多得的一對夫婦,一生一代一雙人,缺了誰都不會有那么多的樂趣和故事。
雖然寫下了一部偉大的作品,三白的一生卻始終是一介寒士,文名不顯,生活困頓。或許這也屬正常,因為他原本就只是畫家,為文應該算是業餘愛好,況且這書也是到了後世才聲名漸起。史料中關於三白的記載稀少且簡短,就已發現的來看,也只是把他當做畫家去描述,而且是不知名的小畫家。如:“沈復,字三白。元和人,工花卉。冶 (清·彭蘊璨《歷代畫史匯傳》)
三白生於清乾隆二十八年 (1763) 冬天,生平橫跨乾隆、嘉慶和道光三朝,一生四處游幕,困頓時賣過畫,做過些小打小鬧的生意。平素喜歡弄弄盆景插花、園林假山,尤愛冶遊山水,雖境況窘迫中也不肯輕易放過任何一次游賞的機會。四十六歲時,因好友石韞玉的舉薦,跟隨齊鯤等冊封使臣出使海國琉球,回來後曾去如皋做過約十年的幕僚。晚年返回故鄉蘇州頤養,與高僧名道相往來。卒年不詳,或謂在道光十五年(1835,時年七十三歲) 之後。
芸娘與三白同年生,卻比他要大十個月。芸娘的卒年和卒地很確切: “時嘉慶癸亥三月三十日也。冶 即1803年春, “權葬芸於揚州西門外之金桂山,俗呼郝家寶塔。冶即今揚州邗江北路與平山堂西路之交界處。只是,如今已不得而知,三白最終有沒有把芸娘的骨骸遷回蘇州福壽山祖墳。
誰能料想,一個非著名畫家和師爺卻以一本文學作品而名世。並且,吸引著後世無數的名流,無數的芸芸眾生爭相去做三白的隔代知己,幻想著能在三白家做一回客人,享受打瞌睡時芸娘在自己腿上放一條毛毯的溫柔,或者和他們夫婦一起去遊山玩水,品月評花。如果這些都太奢侈,能見一面也好啊。
他們愛這本天地間獨一無二的妙書,愛芸娘這位世上最可愛的女人,也為這對平凡夫婦悲欣交集的一生痴迷不已,可青冢難覓,無處憑弔,徒留長恨在心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