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毛茛

浮毛茛

浮毛茛,多年生水生草本。莖多數,鋪散蔓生,高20厘米以上,直徑2-3毫米,節上生根和分枝長葉,無毛。基生葉和下部葉較多,有長柄;葉片腎形或腎圓形,長1-1.5厘米,寬1.5-2.5厘米,基部淺心形或截形,3-5淺裂,裂片鈍圓,寬5-10毫米,有時疏生圓齒,質地較厚,無毛;葉柄長2-8厘米,無毛,基部有長鞘。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浮毛茛
  • 拉丁學名:Ranunculus natans C. A. Mey.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木蘭亞綱
  • :毛莨目
  • :毛茛科
  • 亞科:毛茛亞科
  • :毛莨屬
  • :浮毛茛
  • 分布區域:分布於西藏、青海、新疆、吉林和黑龍江。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多年生水生草本。莖多數,鋪散蔓生,高20厘米以上,直徑2-3毫米,節上生根和分枝長葉,無毛。基生葉和下部葉較多,有長柄;葉片腎形或腎圓形,長1-1.5厘米,寬1.5-2.5厘米,基部淺心形或截形,3-5淺裂,裂片鈍圓,寬5-10毫米,有時疏生圓齒,質地較厚,無毛;葉柄長2-8厘米,無毛,基部有長鞘。上部葉較小,3淺裂或不分裂,葉柄較短。花單生,直徑約7毫米;花梗與上部葉對生,長1-4厘米,大多無毛或貼生短毛;萼片卵圓形,長3-4毫米,開展,無毛;花瓣5,倒卵圓形,稍長於萼片,有3-5脈,下部驟然變窄成長約1毫米的爪,蜜槽點狀位於爪的上端;花葯長約0.2毫米;花托肥厚,直徑3-5毫米,散生短毛。聚合果近球形,直徑約7毫米;瘦果多,卵球形,稍扁,長約1.5毫米,寬約1毫米,厚約0.7毫米,無毛,背腹縱肋常內凹成細槽,喙短,長約0.2毫米。花果期6月至7月。
浮毛茛
浮毛茛
以葉片寬厚,3-5淺裂,頂端圓,基部淺心形至圓截形及聚合果較大與沼地毛茛等水生種類有別。

生長環境

生於山谷溪溝淺水中或沼澤濕地。

分布範圍

在我國分布於西藏、青海、新疆、內蒙古、吉林和黑龍江。蘇聯中亞和西伯利亞地區也有。
海 拔:1800-35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