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城述夢人:香港作家訪談錄

《浮城述夢人:香港作家訪談錄》是廖偉棠第一本香港作家訪談。文學雜誌的作家訪談,往往採用條理清晰的對答式,近年結集的香港文學訪談也莫不如此。《浮城述夢人:香港作家訪談錄》原載《明報周刊》,則採用了散文筆法,篇篇都是上乘的人物描寫。

基本介紹

  • 書名:浮城述夢人:香港作家訪談錄
  • 出版社:三聯書店
  • 頁數:198頁
  • 開本:32
  • 作者:廖偉棠
  •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浮城述夢人:香港作家訪談錄》非要做解人,只想做一個催眠師,讓善夢者講出他們夢的源頭,讓愛夢者可以得知,甚至從中學習一些夢的技法,那就很好。如果還有小小隱秘野心,就是讓大家來一起反思這些作家長大的六、七十年代,反思他們製造或繼承的寶藏如何。《浮城述夢人:香港作家訪談錄》受訪者包括:蔡炎培、小思、西西、古蒼梧、也斯、北島、黃燦然、飲江、顏純鉤、陶然、淮遠等十多個香港作家。並附有這些作家的作品選和廖偉棠的點評。

作者簡介

廖偉棠,1975年出生於廣東,後移居香港,並曾在北京生活5年。曾編雜誌《視覺21》,現為《CAN影像志》主編,同時為自由作家、攝影師。曾獲香港青年文學獎,香港中文文學獎,台灣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馬來西亞花蹤世界華文小說獎及創世紀詩獎。曾出版詩集《永夜》﹑《隨著魚們下沉》﹑《花園的角落,或角落的花園》、《手風琴里的浪遊》、《波希米亞行路謠》、《苦天使》、《少年游》、《黑雨將至》、《和幽靈一起的香港漫遊》,攝影及雜文集《波希米亞中國》(合著)、《我們從此撤離,只留下光》,攝影集《孤獨的中國》、《巴黎無題劇照》、《我屬貓》,小說集《十八條小巷的戰爭遊戲》等。

圖書目錄

前言:筆尖上的香港
三生杜牧說前事
文學通靈者的半生緣
發明另一個地球
誕生於火,遊藝於水
在黑夜裡吹口哨
留白處墨香四溢
山即是心
北往南來漂離筆
背負烙印的靜默
仍在唱一首低沉的民歌
忘川嬉水
七十年代就寫微博的人
趕馬入紅塵
支流如蔓,攀緣成河
素來自在一葉舟
文字里細理玉髓
詩歌鍛鍊靈魂
附錄

序言

筆尖上的香港
廖偉棠
南方有嘉木,強者多不識,因其不識,所以不害,嘉木秀於林,幸亦不被摧。這是香港文學的福之所倚。
原來想把這本香港作家訪談錄命名為《筆尖上的香港》,那樣與其說是對《舌尖上的中國》的聯想,還不如說是反思。飲食男女,茲事體大,無可厚非,然而在本城本國,這卻漸漸成為了人民唯一關心的享受,是亦可憐。筆尖上創造的,唯黑白文字而已,本無五色五音之炫,如若讀者有心,卻能聽弦外之音,睹情外之色,箇中極樂不足為外人道,若強道之,最好是由作者自圓其說,於是就有了作家訪談這回事。
至於香港文學,對於某些大陸和台灣讀者,以及推崇“正統”的本港讀者,從文化沙漠之貶到正朔脈傳之褒,都是想像多於體察。其實香港和香港文學就在這裡,無所謂製造、無所謂正名、無所謂獨立,自然生長,乃是文學的最佳狀態,許多意外、許多神奇,亦由此而來。而筆尖所承,四兩撥千斤,未必只是一點。這樣一個繁花盛開的香港,亦並不離群索居,筆尖蘸的不是貴族的淚水,而是平民的汗水,嘗之鹹澀如鹽,鹽加於這平淡的人間煙火,味蕾就被重重打開了。
寫作如魚飲水,冷暖或自知。本書非要作解人,只想做一個催眠師,讓善夢者講出他們夢的源頭,讓愛夢者可以得知,甚至從中學習一些夢的技法,那就很好。如果還有小小隱秘野心,就是讓大家來一起反思這些作家長大的六七十年代,反思他們製造或繼承的寶藏如何,此亦我之執念也,所以最終定名《浮城述夢人》。
這系列訪談錄,除了北島一篇和附錄黃燦然談翻譯一篇外,余皆催生自《明報周刊》主編三三女士,采寫、連載於二○一一至二○一二年的文化版,在此深深感謝她和雜誌的卓見,給予香港作家如此尊重和重視。更感謝受訪作家大力支持,接受訪談、提供作品。本書內作家肖像照片多為本人所攝,另獲陶然先生和鐘玲女士提供珍貴照片,在此再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