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經濟(經濟概念)

流量經濟(經濟概念)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流量經濟”的概念是由孫希有博士在《流量經濟》一書中提出並進行完整闡釋的,主要是指一個區域以相應的平台和條件,吸引區外的物資、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等資源要素向區內集聚,通過各種資源要素的重組、整合來促進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並將形成和擴大的經濟能量、能極向周邊地區乃至更遠的地區輻射。在集聚輻射過程中,各資源要素通過高效、有序、規範的流動實現價值,再通過循環不斷的流量規模,從而達到促進地區經濟規模擴大、經濟持續發展的目的。

基本介紹

  • 書名:流量經濟
  • 作者:孫希有
  • 原版名稱:流量經濟
  • ISBN:9787501758890
  • 類別圖書>經濟>經濟學理論 >其他經濟學理論 
  • 頁數:338
  • 定價:22.10
  • 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3年04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2015年3月份,孫希有博士基於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出版了新著《流量經濟新論——基於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理論視野》一書,將原提出的“流量經濟”理論進行了重新定義,新的“流量經濟”理論定義是:
所謂流量經濟,是指在經濟領域中各種依靠經濟要素或生產物的流動而帶來經濟效益與發展的經濟存在型態的總稱。流量經濟分兩種存在型態:一種是站在某一區域(包括國家或地區)發展的視野,以區域自身相應的平台或條件吸引外埠的物資、資金、人力、技術、商人、信息等經濟發展要素向區域內集聚,通過各種資源要素在區域內的重組,提升式的有限期滯留,藉助式的經過等,來促進和帶動區域內發展,再通過區域內的資源要素向外埠的輸出、流動等,既使本區域得到發展,又帶動和服務外區域的經濟發展所產生的經濟現象。另一種是站在區域(包括國家或地區)與區域之間發展的全方位視野,通過推動和促進經濟要素或生產物的相互流動,因經濟要素或生產物重組、互補等產生經濟效益,從而使各區域間有機協同發展所產生的經濟現象。
該書將流量經濟要素確定為八個,即物流、人流、現代信息流、商品流、商人流、人力資源流、資金流和技術流。流量經濟要素劃分為兩種大類:一種叫強流動要素,另一種叫弱流動要素。所謂強流動要素是指流量要素在經過的區域有較長的滯留時間,並有增值性。再流出區域外的經濟要素在區域內滯留時間越長,要素的形態、能力等改變越多,對於某個區域內來講,流量要素就越強。屬強流動要素的包括資金流、人力資源流、商人流、技術流。所謂弱流動要素是指流量要素在其經過的區域內不滯留或滯留時間較短,形態改變較少,以最高的效率經過而至區域外的經濟要素。弱流動要素之所以在某一區域流經時滯留時間短,這是由要素本身的性質而決定的,我們稱這樣的要素為弱流動要素。流動的意義在於流量,流量的可能在於流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