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簡稱流腮,俗稱痄腮。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見。是兒童和青少年期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腫痛為主要特徵,有時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常見的幷發症為病毒腦炎、睪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腮腺炎病毒屬副黏液病毒科。病人是傳染源,通過直接接觸、飛沫、唾液的吸入為主要傳播途徑。接觸病人後2~3周發病。流行性腮腺炎前驅症狀較輕,主要表現為一側或兩側以耳垂為中心,向前、後、下腫大,腫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邊緣不清,表面發熱,有觸痛。7至10天消退。本病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缺乏特效藥物,抗生素治療無效。一般預後良好。

基本介紹

  • 別稱:痄腮、流腮
  • 英文名稱:epidemic parotitis
  • 就診科室:兒科、感染科
  • 多發群體:兒童、青少年期
  • 常見病因:由腮腺炎病毒感染所引起
  • 常見症狀:一側或兩側耳垂下腫大,表面發熱,咀嚼時疼痛
  • 傳染性:有
  • 傳播途徑:飛沫的吸入是主要傳播途徑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併發症,治療,預防,

病因

腮腺炎病毒屬副黏液病毒科。病毒呈球形直徑為100~200微米,孢膜上有神經氨酸酶血凝素及具有細胞融合作用的F蛋白。該病毒僅有一個血清型,因與副流感病毒有共同抗原,故有輕度交差反應。從患兒唾液、腦脊液、血、尿、腦組織及其他組織中均可分離出病毒。

臨床表現

潛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較急,無前驅症狀。有發熱、畏寒、頭痛、肌痛、咽痛、食慾不佳、噁心、嘔吐、全身不適等,數小時腮腺腫痛,逐漸明顯,體溫可達39℃以上。
腮腺腫痛最具特徵性。一般以耳垂為中心,向前、後、下發展,狀如梨形,邊緣不清;局部皮膚緊張,發亮但不發紅,觸之堅韌有彈性,有輕觸痛,張口、咀嚼(尤其進酸性飲食)時刺激唾液分泌,導致疼痛加劇;通常一側腮腺腫脹後1~4天累及對側,雙側腫脹者約占75%。頜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時被累及。10%~15%的患兒僅有頜下腺重大,舌下腺感染最少見。重症者腮腺周圍組織高度水腫,使容貌變形,並可出現吞咽困難。腮腺管開口處早期可有紅腫,擠壓腮腺始終無膿性分泌物自開口處溢出。咽及軟齶可有腫脹,扁桃體向中線移動。腮腺腫脹大多於3~5天到達高峰,7~10天逐漸消退而回復正常。腮腺腫大時體溫升高多為中度發熱,5天左右降至正常。病程10~14天。

檢查

1.常規檢查
白細胞計數正常或稍低,有腎炎併發症者可出現蛋白尿及紅、白血細胞。
2.血清和尿澱粉酶測定
90%患者的血清澱粉酶有輕度和中度增高,有助診斷。澱粉酶增高程度往往與腮腺腫脹程度成正比。
3.血清學檢查
補體結合實驗或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補體結合抗體:即抗S和抗V抗體,抗S抗體可作為早期感染證據,6~12個月逐漸下降消失;抗V抗體在發病1個月達高峰,6個月後逐漸下降,2年後達低水平並持續存在。恢復期雙份血清測定v抗體效價4倍以上升高,也可確診。
4.病毒分離
早期患者可在唾液、尿、血、腦脊液中分離到病毒。

診斷

根據流行情況及接觸史,以及腮腺腫大的特徵,診斷並不困難。如遇不典型的可疑病例,可按上述實驗室檢查方法進一步明確診斷。
發熱,畏寒,疲倦,食欲不振,1~2日後單側或雙側非化膿性腮腺腫痛或其他唾液腺腫痛。吃酸性食物時脹痛更為明顯。腮腺管口可見紅腫。末梢血白細胞計數正常或稍低,後期淋巴細胞增加。發病前1~4周與腮腺炎病人有密切接觸史。

鑑別診斷

1.化膿性腮腺炎
常為一側腮腺局部紅腫、壓痛明顯,晚期有波動感,擠壓時有膿液自腮腺口流出,腮腺口位於第二磨齒相對的頰黏膜處。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明顯增高。
2.頸部及耳前淋巴結炎
腫大不以耳垂為中心,而是局限於頸部或耳前區,為核狀體,較堅硬邊緣清楚,壓痛明顯,表淺者活動。可發現與頸部或耳前區淋巴結相關的組織有炎症,如咽峽炎、耳部瘡癤等。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高。
3.症狀性腮腺腫大
在糖尿病、營養不良、慢性肝病中,套用某些藥物如碘化物羥保泰松、異丙腎上腺素等可引起腮腺腫大,為對稱性無痛感,觸之較軟,組織學檢查主要為脂肪變性。

併發症

1.腦膜腦炎
腮腺炎病毒昰嗜神經組織病毒,腦膜腦炎是兒童時期最為常見的併發症,男孩較女孩多3~5倍。腮腺炎腦炎與其他原因引起的腦炎不易鑑別,以頭痛、嘔吐、頸項強直為常見症狀,20%的患兒發生驚厥。腦脊液中白細胞總數正常或稍增高,以淋巴細胞為主。腦膜腦炎症狀可能在腮腺腫大前或同時發生,也有腮腺腫後2周內出現。腦電圖可有改變但無特異性。一般預後良好。個別腦炎病例也可留有後遺症。中國已有血清學證實的腮腺炎腦炎病例,自始至終無腮腺腫痛者。
2.睪丸炎
男性患兒最常見的併發症,青春發育期後的男性發病率14%~35%。早期症狀常發生在腮腺腫大1周左右,突發高熱、寒戰、頭疼、噁心、下腹疼痛、患側睪丸脹痛伴劇烈觸痛,陰囊臨近皮膚水腫、發紅也顯著,鞘膜腔內可有黃色積液。病變大多侵犯一側,1/3~1/2的病例發生不同程度的睪丸萎縮。由於病變常為單側,即使雙側也僅部分曲精管受累故很少導致不育症。常伴發附睪炎。
3.卵巢炎
占青春期後女性患者的5%~7%。卵巢炎症狀有發熱、嘔吐下腰部酸痛,下腹部輕按痛,月經周期失調,嚴重者可捫及腫大的卵巢伴壓痛。迄今尚未見導致不育的報告。
4.胰腺炎
嚴重胰腺炎罕見,輕型及亞臨床型較常見。表現為中上腹疼痛和觸痛,伴嘔吐、發熱、腹脹、腹瀉或便秘等。如不伴有腮腺腫大可誤診為胃腸炎。血中澱粉酶不宜作診斷依據,血清脂肪酶值超過1.5U/dl(正常為0.2~0.7U/dl)提示最近發生過胰腺炎。
5.其他
心肌炎、腎炎、肝炎、乳腺炎、甲狀腺炎、血小板減少、關節炎等。眼的幷發症有角膜炎、淚腺炎、鞏膜炎、虹膜睫狀體炎視乳頭炎。一般3周內恢復。

治療

本病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無抗腮腺炎特效藥物,抗生素治療無效。主要對症治療,隔離患者使之臥床休息直至腮腺腫脹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清潔,飲食以流質或軟食為宜,避免酸性食物,保證液體攝入量。可用利巴韋林及中草藥治療,紫金錠或如意金黃散,用醋調後外敷。體溫達38.5度以上可用解熱鎮痛藥。並發腦膜腦炎者給予鎮靜、降顱壓等藥物。睪丸炎患兒疼痛時給解熱鎮痛藥,局部冷敷用睪丸托,可用激素及抗生素。並發胰腺炎應禁食、補充能量注意水、電解質平衡。

預防

1.管理傳染源
早期隔離患者直至腮腺腫脹完全消退。接觸者一般檢疫3周。
2.被動免疫
給予腮腺炎高價免疫球蛋白可有一定作用,但來源困難,不易推廣。
3.自動免疫
生後14個月常規給予腮腺炎減毒活疫苗或麻疹、腮腺炎和風疹三聯疫苗免疫效果好。免疫途徑皮下注射,還可採用噴鼻或氣霧吸入法,接種後可出現一過性發熱,偶有在接種後1周發生腮腺炎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