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莊鄉

流莊鄉

流莊鄉位於瑞昌市東北部,屬丘陵濱湖地區。總面積36.8平方公里,其中赤湖水面積4.1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808畝,林地9380畝,精養水面1970畝,轄9村1場,85個自然村,設72個村民小組,現有居民12383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流莊鄉
  • 地理位置瑞昌市東北部
  • 面積:36.8平方公里
  • 人口:12383人
概況,氣候,經緯坐標,人口數據,教育,自然資源,礦產,水產,植物,動物,瑞昌特產,習俗,剪紙習俗,地方戲曲,婚嫁習俗,傳統節日,飲食,互送禮品,自然災害,文化,

概況

流莊鄉,因“湖水一壺魚米香,麥山一脈兒孫堂。遠方抱壇欲歸去,且看流水繞農莊”。故一山水一段情,一人家一農莊,合併稱作流水山莊鄉,村民簡而美其名曰“流莊鄉”。 全鄉交通便利,北距黃金水道——長江不足2公里,與碼頭鎮交界;南距瑞昌城區17公里,距九江市50公里,九(江)界(首)公路縱貫南北。近年來,國民經濟有較大發展,鄉財政收入超百萬元。農業生產以棉花和水產養殖為主導,是瑞昌市萬擔皮棉鄉和水產大鄉。水資源優質豐富,水產開發極具前景。工業以建材為龍頭,石山工業小區擁有大小企業20餘家,已初具規模和特色。 鄉境內有豐富的水資源和礦產資源,其中灰、鈣資源尤為豐富,開發前景廣闊。
流莊鄉地圖
海拔高度:33米
流莊鄉百度貼吧於2013年01月29通過申請,
期待大家特別關注和提供寶貴建議,
你只需要在百度輸入流莊鄉,
點擊百度貼吧即可開始新的貼吧旅途。
在此謝謝!

氣候

流莊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屬大陸溫濕性氣候帶,年平均氣溫17.5攝氏度,年降雨量1700毫米左右,年日照時數2000小時上下,年無霜期240-260天。
九村問鼎
瑞昌市流莊鄉三源村民委員會
瑞昌市流莊鄉北嶺村民委員會
瑞昌市流莊鄉新風村民委員會
瑞昌市流莊鄉田塘村民委員會
瑞昌市流莊鄉翠林村民委員會
瑞昌市流莊鄉赤莊村民委員會
瑞昌市流莊鄉長豐村民委員會
瑞昌市流莊鄉長流村民委員會
瑞昌市流莊鄉龍窩村民委員會

經緯坐標

流莊鄉地理坐標及日出日落
冬時制:
位置:
緯度 29.754839
經度 115.9963989
時區 8
時差 Equation (分鐘):
太陽赤緯 (度):
日出時間 :
中午 :
日落時間 :
方位角/仰角 (度):
14.62
-19.52
06:46
12:04:02
17:22
在地圖上顯示太陽方位:
日出
日落
現在
一般情況下天亮時間比日出時間早半小時,天黑時間比日落時間晚半小時
夏時制:
位置:
緯度 29.754839
經度 115.9963989
時區 8
時差 Equation (分鐘):
太陽赤緯 (度):
日出時間 :
中午 :
日落時間 :
方位角/仰角 (度):
14.63
-19.51
07:46
13:04:02
18:22
在地圖上顯示太陽方位:
日出
日落
現在
一般情況下天亮時間比日出時間早半小時,天黑時間比日落時間晚半小時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3238

6979

6259
家庭戶戶數
3195
家庭戶總人口(總)
13012
家庭戶男
6796
家庭戶女
6216
0-14歲(總)
3479
0-14歲男
1965
0-14歲女
1514
15-64歲(總)
8916
15-64歲男
4628
15-64歲女
4288
65歲及以上(總)
843
65歲及以上男
386
65歲及以上女
457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2661

教育

流莊中學,校舍樸素,校風嚴謹,一年四季,辛勤的教師們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珍惜學習機會的孩子們,在這裡的學生大多都很刻苦地認真努力學習,為將來好好報答父母,感恩母校,立志成為社會上的有用之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流莊中學學習交流流莊中學學習交流
流莊中學法制教育流莊中學法制教育

自然資源

礦產

瑞昌地處長江中下游多金屬成礦帶中段,礦產資源極為豐富。金屬礦產以金、銀、銅為主,鐵、錫、鉛、鋅、鉬、鈷、鎂儲量也很大。黃金生產名列全省榜首,享有“萬兩黃金市”之譽,現已探明淨黃金儲量達80噸,礦點56個。儲量在2號以上的礦點就有7個,且埋藏淺,品位高(5.3克/噸左右)。非金屬礦產主要有大理石、白雲石、方解石、滑石、石灰石、雲灰岩、煤、硫、鎂質粘土、瓷土等。以大理石為主的石材資源儲量巨大,已探明儲量3.5億立方米,主要分布於南義、夏畈、黃金、橫立山等鄉鎮。產品遠銷全國各地。石灰石儲量25億立方米以上,全市大部分鄉鎮均有蘊藏,尤其是流莊鄉儲量最大,質量好,目前已成為亞東水泥廠年產150萬噸水泥的原料基地。與金屬礦伴生的硫礦儲量也很大,僅武山銅礦區、洋雞山金礦區已探明儲量就有1246萬噸。。流莊鄉的黃嶺雜姓交界的一塊山腳下蘊含豐富的粘土,現已與景德鎮合作建立大型的陶瓷工廠,夏畈鎮的鎂質粘土,范鎮、南義的瓷土資源有待開發,前景看好。

水產

瑞昌依山傍水,域內淡水面積12.6萬畝,可養殖面積6.6萬畝,主要集中在市區10公里範圍內的赤湖和賽湖。這裡水源充沛、水質優良、水草豐富,適宜養殖青魚、草魚、鰱魚、鱖魚、鰻魚、螃蟹等淡水魚類、蝦類、蟹類。既可圍箱式養殖,又可開放式養殖,投資開發潛力巨大。

植物

野生植物資源豐富可觀。野生植物僅木本就有37科78屬500多種,其中屬國家級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紅豆杉、水杉、香樟、羅漢松、銀杏等11種,省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50種,並在各鄉鎮有大量分布。南方紅豆杉、銀杏為國家一級珍貴樹種,除了流莊鄉之外,還主要分布在洪一、肇陳、樂園、青山等地。竹類,境內有10餘個品種,竹林110975畝。藥類,境內野生中藥材近數百種之多,年採挖野生藥材2000~3000擔,還有黨參、何首烏等多種珍貴藥材。

動物

野生動物種類繁多。現有保護級別野生動物64種,其中屬國家級保護野生動物12種(金錢豹、犲獐、豹子、白頸長尾雉、白鶴、天鵝、灰鶴、貓頭鷹、猴面鷹、松雀鷹、虎紋蛙、穿山甲),省級重點保護動物44種,非重點保護野生動物8種。赤湖水域,既是魚蝦繁殖地,又是候鳥保護區。原有魚蝦類15科60餘種,現開發有青蝦、河蟹、珍珠和鰻魚養殖;棲息的各類候鳥共有18種,主要有白鶴、鴻雁、灰雁、豆雁、天鵝、大白鷺、野鴨、蒼鷺、綠頭鴨、烏雞等,高峰期有2~3萬隻。
流莊藏獒
長江藏獒基地位於流莊鄉原瑞昌市第二磚瓦廠旁的一座山坡上,近距長江岸邊。於2000年由張連江先生一手創辦,總資產達300多萬元。基地占地15畝達一萬多平方米;其中野化運動場4000平方米、種母運動場1500多平方米、幼獒運動場1500多平方米,擁有獒舍40餘間,精品種公獒5隻、種母獒20多隻、年產幼獒100多隻;其中精品幼獒30多隻。是目前江南規模最大的藏獒繁育基地之一。
張連江先生為了研究藏獒,不惜重金幾次赴往純種藏獒核心產區--青藏高原河曲地區;並且多次前往甘肅農業大學請教藏獒研究專家崔泰保教授,通過崔教授指點和自己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逐步摸索和掌握了有關藏獒的生長發育、繁殖規律、生物學特徵及對其選種選配培育的技術,基地繁育出的藏獒已完全適應南方氣候特性。
基地現擁有精品種公“蒼虎”、“虎王”、“火龍”、“太狼”和種母“非豹”、“卓瑪”等,基地藏獒體形高大威猛、體質結實、性格沉穩。

瑞昌特產

流莊苧麻
瑞昌流莊苧麻是優良的纖維作物,麻紡品具有輕、薄、挺、爽等優點,我國是世界苧麻主產地,產量占世界九成許,故苧麻有“中國草”之稱。瑞昌種麻歷史悠久,品質優良,是全國優質麻生產大縣(市)之一。史料記載,瑞昌流莊植麻歷史已近千年,1923年瑞昌流莊苧麻曾獲東南亞博覽會優質獎。目前種植面積5萬餘畝,原麻產量7500噸,江西三分有其一。主栽苧麻品種纖維可達到2300支,可作高檔紡織原料。境內苧麻加工業可制精幹麻和麻紗等初級產品,形成了6000噸的加工廠。面臨入世的機遇,該產業發展在紡織和深加工方面前景極佳。
流莊翠冠梨
味甜、核小、上市早的精品梨——翠冠梨。該品種成熟期早,果實生育期110天,本地區7月下旬成熟,比黃花梨早20餘天,比北方鴨梨早2個多月;果大,平均果重230克以上,最大可達450克;品質上等,該品種具有皮薄、肉嫩、汁多、味甜、可食率高等優點。
流莊小山竹
小山竹是瑞昌傳統產品,資源極為豐富,總面積14萬畝,連片3000畝以上的山竹地塊有八處。特別是淡竹林,面積達11.4萬畝,占九江地區淡竹總面積的84%,居全省之首,堪稱“淡竹之鄉”,其中平均胸徑達2公斤以上的淡竹面積6萬畝,小山竹生長期短,經濟效益好,竹材被廣泛用於建築、造紙、棚架和日用品等行業,竹筍作為無公害綠色食品,既可鮮食,又可深加工,其中胸徑2公分以上竹材萬餘噸,年產鮮筍500-800噸,全市興辦竹材加工廠6家,以半成品或加工為主,產品遠銷山東、河南、河北、安微、陝西等地及出口日本、台灣、年創外匯10多萬美元,資源供不應求。
流莊山藥
瑞昌山藥又名薯蕷,俗稱“江南小人參”,為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其塊莖肉質柔滑,風味鮮明,營養豐富,且可菜藥兼用,滋補食療,加工出口;加之可食部分又生長在地下,無污染無公害,倍受國內外消費者青睞。目前已發展到成為當地農民的一項支柱產業。他們在技術人員指導下,已探索出一套山藥連茬高效簡化栽培技術。一般產量多年持續3500--4500kg/667平方米,最高可達5500kg/667平方米,產值—般達6000--7000元/667平方米,高者可達萬元,經濟、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流莊獼猴桃
中華獼猴桃“79-2號”是瑞昌市地方名優特產之一。1990年獲國家科技成果獎;同年,被第十一屆北京亞運會指定供應果品。1992年,79-2號通過國家農作物評審委員會鑑定,正式命名為“廬山香”,1992年首屆全國農業博覽會上獲金獎,同年,還獲贛、鄂、皖地區消費者喜愛產品。1999年昆明世博會上獲銅獎。繼培育“廬山香”之後,市農科所又成功選育出獼猴桃新品種“贛獼5號”,1999年通過江西省農作物品種評審委員會鑑定。該品種株高1米左右,樹冠幅1.5×1.5米,果實蘋果形,果皮淺褐色,平均單果重85克,畝產2500公斤以上,具有天然矮化、可無架栽培、早期豐產、硬毛、耐貯藏、品質優等特點,是獼猴桃育種和栽培技術上的創新,其技術鑑定為國內領先水平。1999年獲九江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02年,被國家科技部列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經過項目實施,在市農科所已建成“贛獼5號”良種苗木繁育基地100畝和高產栽培基地1000畝(包括洪一麥良村和夏畈白花村基地在內)。項目已通過國家科技部驗收。2003年,瑞昌市被省農業廳授予“無公害獼猴桃生產基地”。此外,2001年市農業局園藝站從湖北引進耐貯藏、硬毛獼猴桃新品種“金魁”,在橫港鎮富強村種植100畝。第二年掛果,第三年畝產達500公斤。

習俗

因位於黃金水道長江以南,地處江東贛北以西,是中國南北文化的重要集聚地。一些習俗的誕生及傳承也是本地居民最好的生活寫照,古樸的民宅,莊嚴的民風,很濃重的人情味兒撲鼻而來!

剪紙習俗

●瑞昌地處南北交匯處,經過千年的南北文化相互浸潤與滲透,瑞昌剪紙融進了南方的花巧和北方的粗獷
●廣泛存在的精湛的剪紙手藝,催生出一批城鄉文化經紀人,他們採取不同的方式進行市場運作,將瑞昌剪紙推向更廣闊的天地
●瑞昌市抓起了市、鄉、村三級民間剪紙組織的建設,民間剪紙藝人迅速增加,已發展到2000餘名,平均每個村就有15人左右
1972年11月,在瑞昌發掘的西晉古墓墓磚的紋飾中,考古學家們發現了瑞昌剪紙的歷史雛形。古墓磚及陪葬陶器上的許多飾紋圖案與今天民間剪紙的常用花紋十分相似,其手法和風格也如出一轍,據專家推測,瑞昌剪紙至少起源於1000多年前的漢晉年間。
瑞昌剪紙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與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間風俗密切關聯。瑞昌地處南北交匯處,經過千年的南北文化相互浸潤與滲透,瑞昌剪紙融進了南方的花巧和北方的粗獷,漸漸形成了粗細有致、剛柔並濟的藝術特色。瑞昌剪紙採用陰陽互動、虛實相生的表現手法,並採取“非鏤空”的反常技法,使作品含蓄而不失典雅,神秘而又深刻。
瑞昌剪紙口授手傳,代代相承,主要套用於宗教、祭祀、婚喪、製衣等領域。瑞昌剪紙在反映現代生活題材及採用新手法、新技術、新材料等方面,既繼承傳統,又開拓創新。1986年,瑞昌剪紙被江西省文化廳納入廬山之夏文化藝術博覽會進行專題展出,同年,又被中國剪紙研究會推薦100套剪紙作品在廣交會上展出;1988年,黃志純、張友清、周少瑞等25名作者的41件作品收入中國15省市《雪花剪紙集》,同年有8件作品赴美國德克薩斯州展出並被收藏;1989年,瑞昌26位作者的39件作品被選入北京全國剪紙展覽;1999年,在南昌市舉辦了“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瑞昌剪紙作品展”,20件參加全國民眾文化美術作品大展的剪紙作品全部獲獎。瑞昌剪紙以其獨有魅力吸引了從政府到民間的各個階層,“中國剪紙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的美譽也接踵而至。
瑞昌剪紙不僅藝術價值引人關注,潛在的裝飾價值也越來越受到商家的垂青。如今,在瑞昌從事剪紙深加工的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從設計到製作,都集觀賞性、知識性、紀念性、收藏性於一體,傳統民俗文化逐漸向現代商品轉化,由零散的形式向組織程度較高方向發展,逐步形成了剪紙產業大格局。
瑞昌民間有“無戶不剪紙,無女不繡花”的說法,足見剪紙的涉及面之廣。瑞昌的剪紙高手隨處可見,僅憑一把剪刀就可信手剪來,無需畫稿就可以遊刃有餘地剪出複雜多變的造型。
正是廣泛存在的精湛剪紙手藝,催生出一批城鄉文化經紀人,他們採取不同的方式進行市場運作:或收集民間剪紙精品,參加各種展覽、比賽,使其升值;或出資邀請新老藝人集中創作藝術精品;或利用先進的技術設備進行藝術加工,然後通過各種渠道出售。文化經紀人的興起,重新煥發了一大批新老藝人創作激情,加上政府越來越重視文化事業的發展,把瑞昌剪紙引入良性互動階段。
瑞昌剪紙市場的擴大,不僅帶來了經濟效益,更激發了剪紙藝人的創作熱情。善剪歷史人物的夏畈鎮朱朴光先生創作的《水滸108將》、《金陵十二釵》、《四美圖》等剪紙作品經過市場運作,一次性獲利8000元。剪紙藝人分布最多的黃金鄉,85%的村組有剪紙藝人,該鄉每年組織2次以上的集中培訓,並舉辦大型比賽,造濃剪紙氛圍,有80%的農民從剪紙中得到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地方戲曲

瑞昌採茶戲歷史悠久,它是黃梅採茶二次倒流(清乾隆1765年)進入贛北,與當地民間茶燈戲相結合發展而成的民間小戲,是贛北地區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劇種,唱腔抒情柔美、表演簡練樸實,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俗稱“糯米採茶”(以形容之甜美)。不僅有完整的正本唱腔,還有近百首小調。
歷年來巡演於贛、鄂、皖、湘等地,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和喜愛。多次在省、市及國際戲劇大賽中獲獎並受到領導、專家及同仁的一致好評。瑞昌採茶戲因流傳較廣,在贛北採茶戲中最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

婚嫁習俗

舊時“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包辦婚姻的舊習早已消亡,青年男女自由戀愛、自主婚姻已成主流。舊時表兄妹近親通婚習慣,今已不存在;而今遠程婚姻相對增多。農村青年外出打工者日益增多,與外地青年結為夫妻的已不少見。
民間婚嫁仍注重聘金、彩禮和嫁妝,且日漸講究豐厚、豪華。嫁妝有彩電、冰櫃、機車已常見,富戶嫁女陪轎車、陪住宅的也開始出現。迎親用花轎已罕見,用轎車迎親、全程攝像者已很普遍。結婚新房裝飾日漸講究豪華,家具講究高檔,家電要求齊全。
舊時新婚之夜盛行鬧新房,除撒帳(爆米和棗、糖等)、祝賀詞外,還用各種方式戲弄新人取笑,而今改舊習,講文明,興唱歌、跳舞,或表演文藝節目等。

傳統節日

春 節 農曆正月初一是傳統的春節,俗稱“大年初一”,是“一年三節”中最為民間重視的大節。是日零點,千家萬戶燃放鞭炮,辭舊迎新;黎明開門,又鳴放鞭炮,以示“開門大吉”。但“出天方”、拜祭天地等舊習已漸消失。早餐後,出門見人即互道“拜年”、“恭喜發財”,為新春祝福。初二開始,親友互相拜年,一般延至初五六結束。這一習俗至今仍盛行。
元 宵 即農曆正月十五日,又稱上元節,仍屬廣義上的“過年”範疇。是日,城鄉居民早餐或晚餐多吃“元宵”(即湯圓),以示春節圓滿結束。民諺云:“吃了元宵粑,各人做莊稼”。入夜,城區街道華燈四起,民居廳堂、臥室、廚房、衛生間皆掌燈,通宵不滅。傳統習慣整個春節晚間興玩燈,元宵夜最盛,故又稱燈節。是夜,龍燈、獅子燈、採蓮船、跑馬燈,以及腰鼓隊、武術表演隊等一齊出動,徹夜不停。每到一處,鑼鼓聲、鞭炮聲、燈歌聲不絕於耳。歌詞內容多是祝福國泰民安、人壽年豐。這一習俗至今盛行,但參加玩燈的人以中老年人、婦女居多,年輕人過年後紛紛外出打工,無暇玩燈。
清 明 為農曆二十四節令之一。瑞昌居民清明節前後三天祭祖掃墓之風仍盛行不衰。農村有些地方還以族姓房頭為單位,齊聚族人為祖先舉行祠祭或墓祭,然後合族聚餐,謂之“吃清明祭”。清明前後,許多學校還組織學生向革命烈士紀念塔或烈士墓敬獻花圈,緬懷先烈,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端 午 農曆五月初五日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節日期間,親友間興互送鹹蛋和糖、酒等禮品。是日,家家大門兩側插艾條,掛菖蒲,傳說可“辟邪驅妖”。早餐吃粽子、發粑、鹹蛋或皮蛋,中午全家聚餐。舊時還興飲雄黃酒,而今罕見。赤湖周邊村莊還常在端午節前後舉行龍舟競渡,本源於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今已成為一項民眾體育活動。
中 元 農曆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又稱“七月半”。民間於十四、十五日傍晚,給祖先燒包袱的舊習仍存,只是作為紀念先人的一種形式。
中 秋 農曆八月十五日為中秋佳節。親友相饋,以月餅為節日最佳禮品。是夕,常有人家老幼圍席而坐,對月談古論今,品嘗月餅,謂之“賞月”。機關、團體也有在此期間舉辦中秋座談會、茶話會之類的活動,以增加相互之間溝通。
重 陽 古以九月為陽數,故農曆九月初九為重陽節。舊時,民間亦有重陽祭祖的傳統,謂之“秋祭”,今已少見。還有一些文人雅士有重九登高、飲酒賦詩之習。今為老人節。有些機關單位組織離退休人員參觀名勝古蹟或開展文體活動;也有些學校組織學生郊遊或野營。
除 夕 農曆十二月最後一天(月大三十,月小二十九日,也有提前一天吃年飯的),謂之“除夕”,意即辭舊迎新。舊時除夕日,民間須備三牲祭品祭拜祖先,謂之“還年福”,今已消失。而今,全家團聚,鳴放鞭炮吃團年飯,謂之“過大年”。仍很盛行。近年來,城鎮居民也有人家在餐館訂年飯,以圖省事。飯後,長輩給未成年的孩子發“壓歲錢”,而今也有晚輩給無固定收入的老人送“壓歲錢”的。晚間,舊時全家圍爐品茶,通宵達旦,謂之“守歲”。而今則喜看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節目,至半夜零點燃放鞭炮後方就寢。
此外,還有些傳統節日,如花朝、嘗新、三月三、六月六等,漸漸在人們生活中淡忘和消失。
註:三月三,又名清淡節
每年農曆的三月初三,這天當地居民早起去家鄉附近(或山坡上或田地里或懸崖下等等地方),找一種開白花的綠葉草,村民稱其為地菜花,又嫩又香的是最好的品種,帶著這些沾著露水的地菜花回到家中,用自家的井水或山下的泉水自然清洗放入鍋里再加些優質清水,選好幾枚新鮮的雞蛋洗淨也放入其中。至於生火最好選用柴火而不是煤氣灶或電磁爐等其他電氣設備。10-20min便安心可以享用了,吃著煮好的原味鮮雞蛋和喝點煮沸的地菜花湯水了。一縷幽幽的淡香,一點戀戀的清美。自然而然,地菜花的湯清+鮮雞蛋味淡=清淡節!

飲食

當地居民傳統飲食習慣是一日三餐,大米飯粥,一稀兩乾。米飯又有大米飯、粟米飯、紅薯飯之分;米粥也有大米粥、粟米粥、紅薯粥、綠豆粥、玉米粥、南瓜粥多種。冬春常以紅薯飯、紅薯粥、蒸紅薯為主食,入秋常以南瓜粥為主食。近年來周邊城鎮居民也以紅薯為健康食品,常吃紅薯粥。如今早餐以麵點為主,且多吃包子饅頭,煎餅油條。菜餚葷素搭配,調味尚辣。傳統習慣喜自製鹹素乾菜(乾豆角、乾包菜、乾竹筍、蘿蔔乾、魚蝦乾等)、自醃臘魚臘肉,自製腐乳沖菜辣椒糊,近年漸有改變,以食用新鮮菜和活魚鮮肉為主,較少吃醃製菜餚。
家常飲食一般不多飲酒,節日或來客必備。有些中老年人中晚餐興小酌。農村多飲用自釀的谷酒、糯米酒、紅薯酒,宴席則備瓶裝酒。居家飲水近年多以罐裝純淨水為多,出門則多帶瓶裝飲料。
註:沖菜製法
準備芥菜苔兩根、芥菜大葉子一張、蒜瓣3顆、辣椒粉兩大勺;油、鹽適量、醬油一小勺、蚝油一大勺、雞精少許。將芥菜苔清洗乾淨,把菜頭部分用刀剖開,放到通風的地方吹乾水分吹蔫,那片大葉子照樣;將吹蔫的芥菜苔切成碎末,倒入燒紅的沒有放油的鍋子,大火快速煸炒幾下,馬上盛入碗裡用那片大葉子捂緊,再扣上一個碗壓嚴實,放置半小時;將蒜瓣剁碎,和辣椒粉一起倒入溫油里小火煸香,加所有調料和小半碗水熬成香辣汁備用;半小時後,拿開碗,掀開芥菜葉,就可以聞到芥菜特有的刺鼻的辛辣味了,用勺子拌上香辣汁一起吃即可。

互送禮品

春節 糖果+餅乾饋贈鄉鄰 酥糖饋贈親友
初一,活動範圍 鄉鄰之間
大年初一,早起一番精心打扮,一開門即燃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天也是新的一年,預示著今年大紅大紫,大吉大利。早餐家家戶戶大多都吃的是瘦肉年糕面,再喝點白開水或炮製的茶水,準備好了就出門去了,一般是成年女子和五六旬老人守在自家屋裡,擺好了水果糕點,還要準備糖果+餅乾+香菸,等待村民送來祝福,成年男子和小孩子們則在自家村莊及周邊房捨去拜年問好,小孩子們可以得到很多糖果、餅乾等零食,成年男子卻只能得到一家一戶的一根香菸。有些小孩子提的袋子那是滿滿的,甚至連口袋也是鼓鼓的,這不,回頭又回家拿來一個袋子,結果又是滿載而歸。時至下午,村莊幾乎隨處可見打麻將的、玩紙牌的,還有和鄉鄰說說笑笑的,更有接著看《春晚》的,也有寫寫字畫什麼的! 下午附近的廟宇道觀也是香火鼎盛,鞭炮連連。我是常去“廣雲觀”那裡拜年的,去祈福,去拜訪道長求教心得等等。
初二~初八,活動範圍 親友之間
一般是成年男子帶著小孩早起,準備好了即將饋贈親友的禮品(其中最多的就是酥糖了,還有一些大禮包等)。在這裡,本文以小孩為例。
大年初二一般去自己的外公外婆、舅舅姨娘家,還有爸爸的外公外婆、舅舅姨娘家。
大年初三一般去自己的姑姑家和表兄家,還有爸爸的姑姑家和表兄家。
大年初四,村莊的廟會,迎接菩薩,踏青遊春,菩薩一般在村莊小住1~3日,鄉鄰又是相聚在放菩薩的屋子裡,有喜亦有憂,不過更多的是樂開懷吧!
大年初四之後一般去親友家作客或親友們來我家聚聚。

自然災害

1998.08.07九江洪水
1998年08月07日13時50分,長江九江大堤發生決口,決口位於九江市城區長江大堤上游段4號—5號閘口之間。出現險情,無情的洪水,瞬間就把長江防洪堤撕開了一個60多米寬的大口子。
08月07日16時,溫家寶副總理趕赴九江,指揮九江堵口搶險。
08月07日夜,江澤民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專門聽取國家防總的工作匯報,並作出《關於長江防汛抗洪搶險工作的決定》。《決定》指出,要把長江抗洪搶險工作作為當前頭等大事,全力以赴抓好。
08月08日,中央軍委發出《關於進一步做好抗洪搶險救災工作的緊急指示》,要求部隊各級黨委堅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決定,必須始終保持高度的警覺和昂揚的鬥志,繼續發揚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作風,確立持久作戰、再抗大洪的思想,直至奪取抗洪鬥爭的全面勝利。
08月08日至09日,朱鎔基總理第二次赴長江流域湖北、江西抗洪最危險堤段察看汛情,對抗洪搶險做重要指示。中央軍委緊急調動部隊進行堵口,南京軍區、北京軍區某集團軍和福建、江西武警等聯合作戰,於12日18時堵口成功。
2005.11.26瑞昌地震
2005年11月26日8時49分,江西省九江縣、瑞昌市交界處的九江縣新塘鄉四華村發生5.7級地震。此後又發生了數百次餘震。地震波及到九江、南昌、上饒、撫州、宜春、景德鎮、贛州等市範圍內的50多個縣(市、區)。其中,九江縣、瑞昌市災情尤為嚴重。據初步統計,全省受災人口564萬人,因災死亡12人,緊急避險280萬人,緊急轉移安置60萬人;倒塌房 屋18000間,其中,倒塌居民住房11000多間,損壞房屋15萬間;部分縣市通信、水電中斷,全省因災直接經濟損失10億元。
2011.09.10瑞昌地震
據中國地震台網測定,台北時間2011年09月10日23時20分在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交界地區發生4.6級地震,震源深度17公里。地震發生兩小時內,當地發生餘震23次,最大震級2.8級。地震發生時南昌、九江地區震感較強。瑞昌市很多村民10日晚未在家中居住,睡在空曠地帶。

文化

包括民間神話傳說、人文故事、地方名人等
瑞昌地名的民間傳說
瑞昌,是一個有著近2000年歷史的江南文化城市,是長江入贛後的第一市。
三國時期,瑞昌市區所在地名為湓城,是吳國屬地。當年赤壁大戰前夕,東吳大都督周瑜出兵前,在九江甘棠湖祭壇點將,今日九江甘棠湖煙水亭中還有周瑜點將台遺蹟。另一大都督程普率兵駐紮湓城桂林橋,今日橋底下還有程普衣冠冢,為當地一大景點。
話說赤壁鏖戰,湓城距赤壁500里,東吳將士不知戰果,翹首以待。一天黃昏,程普步出兵營,一群烏鴉從營前飛過,在如血夕陽映照下,烏鴉成為赤色,即紅色。程普大喜,忙令軍士準備慶功,並報孫權。眾將士不解,程普道:“赤烏呈瑞,必有大捷。”果不其然,不幾日,赤壁大捷喜報傳到。
時東吳大帝孫權非常高興,將年號改為赤烏,並將湓城改名為瑞昌——“赤烏之瑞,瑞應武昌”。現在瑞昌的東西主幹道就叫赤烏大道。
湓城之名一直沿用至今,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說,“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 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中間所說的湓江,即發源於瑞昌的湓浦河。詩中白老先生說九江偏僻,湓江地勢低洼潮氣重,是符合當時的事實的。但從中也可看到,當時九江瑞昌一帶樸素的民風和秀麗風光,就是“春江花朝秋月夜”,也有勞動人民的山歌與牧笛。
瑞昌山藥的民間傳說
“一枝獨秀塊根深,肉質多含鈣鐵鋅,益壽延年成貢品,滋陰補腎入醫經。餐廳名菜稱人意,藥膳良方健爾身,致富鄉村興特產,市場開發有能人。”這是時人讚譽瑞昌山藥的詩句。誠如詩中所言,明醫聖李時珍在其《本草綱目》中寫道: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止痢疾,化痰涎,潤皮毛”。瑞昌山藥因其特定產地的土壤、氣候條件,形成了特殊的物種品質,成為藥食兩用的傳統名優特產,被評為國家A級綠色食品,並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稱號。瑞昌山藥歷來以滋補藥品、保健珍品、素食佳品、朝庭貢品譽滿城鄉,倍受世人青睞。在民間也廣泛流傳著瑞昌山藥的神奇傳說。
(一)
相傳唐朝醫聖孫思邈在《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兩部巨著問世之後,晚年又將常用驗方、中草藥寫在木牌之上,立於市井繁華之處、交通要道之旁,廣告於世,供醫家、百姓學習選用。在其逝世之後,被人們稱之為藥王,廣建廟宇,塑像供奉,以表紀念。許多藥王廟的僧人還將其木牌公示的方藥抄系成冊置於廟前,供香客相傳。其中有味方藥可謂是家喻戶曉,那就是山藥。因其具有益腎健脾,止痢化痰,滋補強身的功效,男婦通適,老少皆宜,被農民百姓廣為採用。
至中唐時期,藥王廟香火鼎盛,僧侶甚眾,有些僧侶便托缽雲遊四方,從而讓其方藥傳播千里,惠及萬民。其時,玄雲高僧帶著藥王神主牌位和方藥,出長安、經洛陽、過淝水、越長江,來到瑞昌境內。一日,玄雲行至南陽鄉寶山村,天色已晚,便投宿在一村民家中,當他得知施主老父身染疾病,晚飯後便取出藥王神主牌位焚香叩拜,給施主老父治病點藥,施主感謝不已。當他關門,欲解衣熄燈就寢時,只覺從視窗吹來一股清風,透進一道寒光,沒容他多想,只見兩個娥眉秀目、粉面紅唇、貌若天仙的姑娘站在床前。眼前情景令玄雲高僧不知所措,慌忙上前施禮道:“我乃出家之人,雲遊貧僧,六根清淨,請二位姑娘家自愛、自重,速速離去!”話音剛落,只見一頭束髮髻的丫頭言道:“休要胡言亂語,我家小姐乃散花仙子,今日來此採花,正欲在平台歇息,勿聞煙信藥味,知你護藥王雲遊至此,特來給你指點雲路!”玄雲聞言,忙施禮道:“貧僧愚昧失言,請仙姑寬恕,願洗耳恭聽仙姑指點迷津。”只見仙姑笑道:“我常在此山採花,知這方村民因缺醫少藥常受瘟疫疾病之苦,今知高僧身藏藥王神牌和方藥集成,因此想請高僧在此收住雲腳,修建廟宇,供奉藥王,濟世善施,療疾健民,保一方平安,不知僧丈意下如何?”玄雲合手道:“固所願爾,不知哪處寶地建廟合適?”仙姑道: “就在這寶山之後的小崗之陽,我那休息平台之下,面向像我這丫頭髮髻之山峰。望高僧速速興建。”說罷,如來時一般,隨風而去。當晚玄雲和尚輾轉反側,一宿未眠,第二天一早,便按仙姑指點,果真找到仙姑台,望到了丫頭山,於是收住雲腳,在此建一草堂,供奉藥王神主牌位,上山採藥,給鄉民們施藥治病,同時放言修建藥王廟,化緣集資,募工備料,延請工匠動工建廟。
不一年,藥王廟建成,大殿之上,藥王神像栩栩如生,案前放著驗方集成。藥王威顯靈應,每日香菸不斷,信眾雲集,連衙役縣官都前來朝拜。玄雲住持誦經之餘,還帶領眾寺僧開闢藥園,將其在山中采來的草藥在園中種植,特別是山藥,在他多年精心栽培下,產量也越來越高,比北方山藥更鮮甘可口,稱山藥是素食極品,並長期以它作養生健身之主食。玄雲活了一百多歲,仍身強體健,耳聰目明,神清氣爽,精力旺盛。在他有生之年還把山藥種植、管理、貯藏、加工配方、烹調之經驗總結成文,向信眾傳授。從此,瑞昌鄉民都在自家園中種植山藥,當作延年益壽的補品,自產自食,歷代傳承。
(二)
相傳盛唐時期,在赤烏場羅城山(今瑞昌市南陽鄉境內)上發生一場瘟疫,有戶人家一家九口,只剩母子相依為命。老母久病臥床,兒子徐緣是個孝子,為給老母治病,四方尋醫覓藥,求神拜佛,可老母仍長年病蔫蔫,病情總是不斷根,唇焦口燥渴,腸肚總泄瀉,心慌氣短逼,臉浮腳腫跟。
某年,一雲遊和尚在寶山仙姑台下建成藥王廟,並擇定二月初二(藥王生日)那天舉行聖像開光法會。徐緣聞訊後,便備辦了香燭前去朝拜。到了那天,香客如雲,法事完畢後,徐緣長跪在藥王金身前,虔誠進表,閉目合掌,默告老母病情,祈求藥王威靈顯應,保佑老母早日康復。可當住持拿出藥王方藥集成替他求請藥王開方點藥時,連問三隼都未獲準。徐緣認為老母身病恐怕已無藥可醫了,頓時淚如雨下,幾乎暈倒於地。住持忙安慰道:今日香客太多,藥王無暇簽方,請施主改日再來。他只好無奈應允,懷著沉重心情回到家中。一進家門,強作歡笑,安慰母親,有藥王為她醫治,不久就會康復。當晚侍奉老母就寢之後,他和衣靠在床上,思緒萬千,久難入眠。三更後,實在疲勞不堪,剛一合眼,便得一夢,夢見一鶴髮童顏慈眉善目的長者對他言道:“你老母乃大病之後,脾虛泄瀉,肺腎衰竭,氣血不足,慢慢調治便好轉。我知你是孝子,為給老母治病費盡家資。今指給你一味山藥便可標本兼治,不要花錢,只要力氣就可挖得,請隨我來。”長者將他領到後山一黃土坡前,指著一叢叢野生藤蔓說:“看清楚,此藤紫褐色,對葉尖桃形。花白秋結籽,地下肉根深。表皮黃棕色,孔毛似須伸。去皮粉肉白,藥食健身心。性平味甘爽,可謂是南參!”說罷飄然而去。徐緣馬上驚醒,心想這一定上藥王為老母治病點藥,好不容易挨到天明,立即扛鋤背簍,按照夢中足跡,尋到一荒坡前,見夢中所見一叢叢藤蔓此時已是藤枯葉敗,難以辨識,但他還是按照夢中老者指點挖下去。挖了一會,果真挖到一支圓條條尺把長的肉質莖,欣喜不已。徐緣繼續挖,至早飯時分,已裝盛半簍,於是滿心歡喜回到家中。他一邊生火做飯一邊洗刮山藥,果如夢中長者所言,颳去黃色表皮、褐色根毛後,便是雪白的粉肉,上面還滲出滑滑粘粘的汁液,透出一股青青的氣味。情不自禁地嘗了一口,還沒有嚼碎,就感到麻唇澀口,手也騷癢難耐,徐緣不禁心生疑慮,若是山藥有毒,豈不是事與願違,反而害了老母?為了安全,他決定自己冒險試藥,然後再給老母服用。他選了幾支熬湯,不料這山藥熟吃味道鮮爽可口,連吃三日無半點不適,反而更加精力充沛,連夜尿也沒有了。於是他便給母親食用,用完就再去採挖,不知不覺他母親的病情沒有了,身體也日益見好,漸漸地完全康復。第二年晚春,無意間發現他丟在菜園中的山藥根、蒂等竟然生長出新的藤葉來,欣喜之下,對新生出的山藥藤莖進行精心照料,枝葉越長越茂密,霜後,挖出的山藥比野生的更加粗壯、味道也更加鮮美。從此,徐緣年年種植,隔三差五用山藥熬湯煮粥,下面燉肉,變著花樣給老母食用。兩年後,其老母不僅遠離疾病痛苦,而且元氣大增,紅光滿面,在耋耄之年仍能穿針引線、紡紗織布,活到九十九歲無疾而終。從此以後,徐緣每逢初一、十五都要去藥王廟敬香謝恩,向香客們傳頌藥王威靈功德,並傳授山藥種植經驗,於是山藥便在羅城山及周邊地區廣泛種植開來。
(三)
相傳唐明皇李隆基自楊玉環進宮之後,便疏於朝政,沉迷於後宮酒色之中,“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便是真實寫照。為了給楊貴妃美容養顏,健身豐乳,李隆基搜覓天下靈丹妙藥、山珍海味,讓朝中群臣、御醫們絞盡腦汁、費盡心機,也忙壞了下面各州郡官吏。他們為討好巴結,都不遺餘力地紛紛到民間搜覓奇藥妙方。時潯陽赤烏場的地方官得知羅城山山藥有滋陰益氣、和胃健脾、潤膚養顏、延年益壽之功效,便令速速選送百斤,寫明烹調之法,並帶上善烹廚師,一起呈送。
其時,御醫房內,各地奏呈的奇方妙藥不計其數,僅山藥一方就有黃梅、合肥、淮慶、南陽等多處呈報。經御醫品嘗驗定,赤烏場羅城山山藥粉質細膩、嫩爽不糊,湯清氣香、味道鮮美,當為上品。從此羅城山山藥便列為貢品,令年年進獻,作為冬令補品、平時的保健佳品,著御膳房燉煲蒸炒,輔以佐料,烹調成各種美食,供明皇和楊貴妃食用。唐明皇、楊貴妃食用山藥之後,膚色更加白裡透紅,容光煥發,精力充沛旺盛,日夜恩愛有加。一日,食用之後,龍心大悅,對瑞昌山藥讚不絕口,對御醫言道:如此美食,不惶人參多讓,朕今賜其雅號“南參”,日後以此名稱之。御醫贊道:聖上英明,此山藥正是江南赤烏場所產,實至名歸。從此羅城山山藥享譽皇家,名揚天下,成為當地的傳統名優特產,歷朝歷代都被指定為皇室貢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