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馬鈴苣苔(存疑種)

洱源馬鈴苣苔(存疑種)

洱源馬鈴苣苔(存疑種)的根狀莖短。無地上莖。葉片寬卵圓形,長2-4厘米,基部漸狹或近圓形,邊緣具不整齊鋸齒,下面被紅色綿毛;葉柄稍長於葉。聚傘花序,2-5花,花序梗長為葉的3倍,細而直,被腺狀柔毛;苞片2,線形;花梗不等長,被腺狀柔毛。花萼5裂,裂片線形,外面被腺狀柔毛。

基本介紹

根狀莖短。無地上莖。葉片寬卵圓形,長2-4厘米,基部漸狹或近圓形,邊緣具不整齊鋸齒,下面被紅色綿毛;葉柄稍長於葉。聚傘花序,2-5花,花序梗長為葉的3倍,細而直,被腺狀柔毛;苞片2,線形;花梗不等長,被腺狀柔毛。花萼5裂,裂片線形,外面被腺狀柔毛。花冠高腳蝶狀,乾時深黃色,比花萼長5倍,外面被疏柔毛;筒部稍寬,基部膨大;檐部稍二唇形,與筒等長,裂片開展,圓形。能育雄蕊4,分生,直立,稍伸出花冠筒外,花絲除基部無毛外,其餘部分被柔毛,花葯寬卵形,藥室頂端不匯合;退化雄蕊短,具殘存的花葯。花盤環狀。子房卵狀長圓形,無毛;花柱短,與雄蕊近等長,柱頭明顯2裂。
本種模式標本采自雲南洱源(Lankong, Delavay 127)(洱源至鶴慶之間)。我們沒有看到模式標本及本種其它標本,上列描述是譯自原始拉丁描述。根據文獻分析,我們認為本種既近於川滇馬鈴苣苔O. henryana Oliv.又不同於它:花冠檐部鐘形,與筒部等長,葉片下面被綿毛,花序梗、花梗及花萼被腺狀柔毛,與川滇馬鈴苣苔相同;但花冠高腳碟狀,深黃色,花絲上部被柔毛,柱頭2裂,又不同於川滇馬鈴苣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