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瞿家灣

洪湖瞿家灣

洪湖瞿家灣建於同治五年,到清末將打銃灣更名為瞿家灣,成為湖廣一帶的中心集鎮,商鋪有一百餘地。瞿家灣古老的小街以他特有的濃重別開生面,以它特有的古色古香襯托著歷史的濃重。徜徉在這條老街,心中有一種共勉明清文化的滿足。這裡的小鎮曾為中國革命的燎原之勢點燃星星之火,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洪湖瞿家灣
  • 全鎮面積:42.5平方公里
  • 耕地面積:13715畝
  • 水域面積:10萬畝
簡介,重要性,特色經濟,歷史,老街,典故,地位,

簡介

瞿家灣鎮地處洪湖市西部,西接監利柳關,南倚百里洪湖,北枕洪排大河,東臨沙口新場,三橫兩縱的自然水系,將整個鎮域劃分為功能各異的不同小區,突顯水鄉新鎮的特色風貌。瞿家灣鎮位於東徑113◦16',北緯29◦31'。全鎮國土面積42.5平方公里,鎮區面積7.5平方公里,總人口3.2萬,耕地面積13715畝,大湖養殖水面10萬畝,自然資源十分豐富。
洪湖瞿家灣

重要性

瞿家灣是一塊紅色的土地,革命的火種曾經在這裡保存和燃燒,賀龍周逸群段德昌等老一輩革命先烈曾在這裡浴血戰鬥過,昔日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首府就坐落在這裡一條飽經滄桑的老街上,這條老街也早已列入國家文物重點保護單位,現存有革命舊遺址39處,成為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湖北省國防教育基地。
洪湖瞿家灣

特色經濟

近幾年來,瞿家灣鎮抓住機遇,搶借外力,大力發展以生態農業、現代加工業和旅遊觀光業為基礎的三位一體的特色經濟,同時投入近十億元,高起點、高標準地大力發展城鎮建設,使紅色蘇區面貌煥然一新,以唐城大道為軸心的新型工業園區展示著大都市現代企業的風貌,以藍田生態園為中心的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突現著湖光水色、海市蜃樓的壯觀,以明清一條街為核心的古建築群飄逸著古色古香的民俗風韻……,整個鎮區之內,街道寬闊,高樓林立,紅花錦簇,綠樹成蔭,一入夜,萬燈齊明,霓虹閃爍,使整個瞿家灣似一顆耀眼的明珠,鑲嵌在洪湖之濱。盡顯現代都市之風貌。

歷史

洪湖瞿家灣
1928年初,賀龍、周逸群到湘鄂西,領導土地革命,先後開闢了湘鄂邊和洪湖兩個革命根據地。1930年,紅二軍團成立,湘鄂邊和洪湖兩個根據地聯成一片,發展成為湘鄂西革命根據地。不久,成立了中共湘鄂西特委和湘鄂西聯縣政府。紅軍和地方武裝發展到3萬餘人。1932年秋,由於王明“左”傾機會主義的錯誤領導,紅軍未能粉碎國民黨軍第四次“圍剿”,退出洪湖革命根據地。
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又稱湘鄂西蘇區,是當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三大蘇區之一,是中國革命輝煌的一頁。這片紅土地,不僅有無數英烈長眠,而且哺育了元帥賀龍和上將賀炳炎等人,更是烙下了毛澤東、董必武、彭德懷、謝覺哉、帥孟奇等一批革命家深深的足跡。
1951年6月,新中國的版圖上有了洪湖縣的名字。
建國後以“洪湖”為名建縣,其意在於紀念這塊英雄的土地上浴血奮戰的革命先烈。在這塊紅色土地上,紐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所稱頌的“洪湖精神”與“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交相輝映。“洪湖精神延生在小鎮瞿家灣。”

老街

洪湖瞿家灣
早春三月的清晨,寒風撲面、冷雨飄飛。踩在瞿家灣紅軍街斑駁的青石板路上,悠長的街巷曲折蜿延,一眼望不到盡頭。
這是一座典型的水鄉小鎮,內荊河在它身後靜靜流淌。寬不到5米、長400餘米的石板街兩旁,是一幢連著一幢的木質結構民房,這些興建於清末民初的建築,灰牆玄瓦、高垛翹脊,鳳點頭造型的飛檐伸向長空。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這是一條詩意的街,更是一條革命的街,一條湘鄂西的街!街道兩旁密集分布著“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湘鄂西蘇維埃省政府”、“湘鄂西革命軍事委員會”、“工農日報社”等39處革命舊址。
周逸群、賀龍、段德昌、關向應、謝覺哉、柳直荀等,許多老一輩革命家都曾在這裡戰鬥。這裡有他們的舊居。這裡有曾經統率著近3萬正規紅軍和50餘縣的紅色政權。當年,這裡的一草一木,都曾受到湘鄂西人民的關注,這裡的一舉一動,都曾關係和影響著整個湘鄂西的歷史進程。
徜徉在石板街上,沉吟在舊址的每一處。這裡的哪一份資料,哪一份物件不是在向人們陳述那段血與火的歲月。
展廳內赤衛隊員當年使用的梭標、魚叉林立,土炮、自製手槍、銹跡斑斑的大刀等文物,仿佛把人們帶入當年峰火連天、硝煙瀰漫的殺敵戰場。一艘名為“水上飛”的小船靜靜“停靠”在牆邊。在洪湖水上游擊戰爭中,水上飛曾發揮過巨大威力,在水草叢生的河湖港汊,敵人的機動船也常常被它打得人仰船翻。
湘鄂西革命軍事委員會舊址內,賀龍同志的住室窄小而簡陋,僅有兩把木椅、一張舊方桌和一張老式木床,蚊帳和草染碎花布被單打有多個補丁。
老街背後是烈士陵園,聳立著一座12米高的紀念碑,通體水磨石,正面鑲嵌著黑色花崗岩,刻著由王震同志手書的“湘鄂西蘇區瞿家灣革命烈士紀念碑”15個遒勁大字。
漫步紅軍街後,舉目四望,瞿家灣大道亮麗清新、集貿市場熱鬧繁華、電排河景點精巧雅致……這裡的風物已打上當代文明的強烈印記,與老街的古樸相映成趣。

典故

明朝以前,這裡是洪湖蘆葦河汊中一塊鮮為人知的荒洲。直到明朝弘治年間,一個叫瞿文暹的漢子,為逃避官府的追殺,盪一葉扁舟闖入這裡,舉銃打下第一隻野鴨,荒洲才第一次留下拓荒者的足跡。
瞿文暹看中這裡的富饒,於是棄舟登岸,在此落腳生根,他用打野鴨換來的銀錢,築了瓦房,娶妻生子,繁衍後代。到明朝崇禎年間,此地取名為“打銃灣”。到清朝乾隆四十年(1775年),瞿氏家族逐漸發展到800多人,占當地人口八成,遂將“打銃灣”改名為“瞿家灣”。

地位

據《洪湖縣誌》記載:瞿家灣自明朝弘治九年(1496年)就開始形成,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老街全長700米、寬近3米,此街清朝末年即為聞名遐邇的瞿鄉集寨,1931年到1932年為湘鄂西根據地首府所在地。經過這么多年的磨礪,整條街的歷史建築一仍其舊,保存完好,現為瞿家灣革命歷史紀念館,也是著名的明清一條街。1988年4月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