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稻756

津稻756

天津農科院作物所從日本香川大學農學部引進絹光中發現早熟變異中,田間編號為9901,性狀穩定,比親本絹光早熟15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津稻756
  • 審定編號:津審稻2005001
  • 報審單位:天津農科院作物所
  •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天津市用做麥茬稻品種種植
品種來源:,主要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技術要點:,適宜種植地區:,

品種來源:

天津農科院作物所從日本香川大學農學部引進絹光中發現早熟變異中,田間編號為9901,性狀穩定,比親本絹光早熟15天,最後定名為津稻9901。

主要特徵特性:

生育期145天,屬粳型中早熟品種,活稈成熟,為散穗型品種,葉下禾,無芒。該品種株高100cm,株型緊湊,分櫱力、成穗率中等。葉色淡綠,葉片挺立上舉。穗長18cm,穗粒數110粒,結實率90%左右,千粒重25g,穀粒黃色,闊卵型。2004年天津市植物保護研究所人工接種抗病性鑑定:抗苗瘟,抗葉瘟,中抗穗頸瘟。2004年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品質分析結果:出糙率83.8%、精米率73.2%、整精米率68.8%、堊白率4%、堊白度0.6%、透明度1級、鹼消值7.0、直鏈澱粉17.16%、膠稠度80%、水分12.4%、粒長5.1mm、長寬比1.9。屬國標優1級。

產量表現:

2002年參加天津市麥茬稻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53.3kg,比對照津稻490(567.0 kg/畝)減產2.4%,居6個品種第五位。2003年參加天津市麥茬稻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89.1kg,比對照津稻490(520.3 kg/畝)減產6.0%,居4個品種第四位。2004年參加天津市麥茬稻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78.32kg,比對照津稻490(493.52 kg/畝)減產3.08%,居2個品種第2位。

栽培技術要點:

作為麥茬稻在我市種植,5月上旬播種,6月上旬插秧,每穴3-5苗。在中等肥力水平稻田,全生育期本田畝施純氮8-10kg,氮、磷、鉀比例為1:0.5:0.5。有條件的地方,畝施優質有機肥1方以上,適當減少氮素化肥用量可提高稻米的食味品質。有機肥、磷鉀肥和氮肥70-80%用做底肥,其餘做孽肥穗肥,注意減少後期追肥比例。在抽穗期如遇高濕低溫年份注意防治稻穗頸瘟。

適宜種植地區:

適宜天津市用做麥茬稻品種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