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神坊

洞神坊

洞神坊,又名綸園,位於廣州市荔灣區龍津東路龍津街道。名字來源於傳說中的懂神母子的故事,後人把他們居住過的這個地方稱為洞神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洞神坊
  • 別稱:綸園
  • 位置:廣州市荔灣區龍津東路龍津街道
  • 來源:傳說中的懂神母子的故事
概述,由來,最開始,一天晚上,最終,

概述

洞神坊,名字來源於傳說中的懂神母子的故事,後人把他們居住過的這個地方稱為洞神坊。

由來

最開始

相傳在清朝年間,龍津路住著一個窮秀才,名叫陳延昭,其妻麥氏聰明賢慧,兩人相敬如賓,和睦恩愛,陳延昭屢試不第,整日悶悶不樂,而家中日見困窘,麥氏只好為人幫傭補貼家用,並時常安慰丈夫,陳延昭內心對妻子無限感激。遺憾的是兩人婚後一直沒有生育,麥氏經常到附近的廟裡燒香求佛,希望能為丈夫帶來好運,並能為陳家生子延續香火,有時陳延昭也陪妻子到廟中許願。

一天晚上

麥氏夢見一個仙風道骨的老人手裡牽著一個小孩來到陳家,將他交到麥氏手中,並說:“有了孩子以後,日子就好過了。”說完,不見蹤影,麥氏從夢中醒來,只見丈夫睡在身邊,本想推醒丈夫,告知夢中情景,但又感到不好意思,怕丈夫笑話自己想孩子想瘋了。 有意思的是麥氏這次真的懷孕了,十月懷胎,麥氏生下一子,只見孩子長得面闊耳大,眼睛水靈靈的。陳延昭喜出望外,聽妻子說曾夢到仙人送子,於是將孩子取名為懂神。這孩子生性好靜而且聰明,七歲時即能吟詩作對。想不到孩子長到十歲時,陳延昭不幸去世,從此後母子二人相依為命,懂神更加刻苦讀書,結果十六歲考中秀才,二十四歲考中舉人,三十二歲考中進士。麥氏非常高興,每次一高中都要帶著懂神到陳延昭的墓前祭告。 麥氏向來和鄰里相處和睦,兒子高中後,家裡經濟條件好了,麥氏更是樂善好施,夏天施扇施茶,冬天施衣施被,街坊鄰居都稱麥氏母子為善人。後來有一天晚上,麥氏又夢見當初那位送小孩的老人,老人對麥氏說:“你母子二人樂善好施,沒有辜負我當初對你們的期望,一定會有好報,現在我傳授給你一個秘方,專治人間絕症,你可以按方配藥,幫助那些無錢治病的人。”麥氏醒來後,非常清楚地記得夢中老人傳授的秘方,於是讓懂神記下方子,並按此方製成藥膏,果然醫好不少絕症病人。 由於藥膏靈驗,不少病人聞訊遠道而來,麥氏一人無法應付,懂神就辭官回到家中,和母親一起為需要看病的病人看病。兩母子治病時遇到窮人,必免費救治,此事又感動了神仙。有一次大清早,麥氏打開門,見門前一個鬚髮皆白的老人病倒在門口,麥氏趕快叫懂神一起將老人抬回屋中救治。老人病好後,也不道謝,竟自離開陳家。麥氏聽兒子一說,也感到奇怪,又似乎覺得這老人好像在哪兒見過。她左思右想,忽然恍然大悟,原來這老人就是當初送子和送配方的老人。於是麥氏命懂神請人按照老人的樣子製作了一個神像,供奉在家中。

最終

懂神母子從此行善更多,其善行被廣泛傳開,人們為了感念他們,於是將其居住的地方稱作懂神坊,由於時過境遷,後人們為了書寫方便,才將之寫成洞神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