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行

洛陽行

《洛陽行》是由明末清初詩人吳偉業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詩。本詩出自以其號“梅村”命名的詩集《梅村家藏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洛陽行
  • 年代:明末清初
  • 作者吳偉業
  • 體裁:七言古詩
作品原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洛陽行
詔書早洗洛陽塵,叔父如王有幾人。
先帝玉符分愛子,西京銅狄泣王孫。
白頭宮監鋤荊棘,曾在華清內承值。
遭亂城頭烏夜啼,四十年來事堪憶。
神皇倚瑟楚歌時,百子池邊裊柳絲。
早見鴻飛四海翼,可憐花發萬年枝。
銅扉未啟牽衣諫,銀箭初殘淚如霰。
幾年不省公車章,從來數罷昭陽宴。
骨肉終全異母恩,功名徒付上書人。
貴強無取諸侯相,調護何關老大臣。
萬歲千秋相訣絕,青雀投懷玉魚別。
昭丘菸草自蒼茫,湯殿香泉暗嗚咽。
析圭分土上東門,寶轂雕輪九陌塵。
驪山西去辭溫室,渭水東流別任城。
少室峰頭寫桐漆,靈光殿就張琴瑟。
願王保此黃髮期,誰料遭逢黑山賊。
嗟乎龍種誠足憐,母愛子抱非徒然。
江夏漫裁修柏賦,東阿徒詠豆萁篇。
我朝家法逾前制,兩宮父子無遺議。
廷論繇來責佞夫,國恩自是優如意。
萬家湯沐啟周京,千騎旌旗給羽林。
總為先朝憐白象,豈知今日誤黃巾。
鄒枚客館傷狐兔,燕趙歌樓散煙霧。
茂陵西築望思台,月落青楓不知路。
今皇興念繐帷哀,流涕黃封手自裁。
殿內遂停三部伎,宮中為設八關齋。
束薪流水王人戍,太牢加璧通侯祭。
帝子魂歸南浦雲,玉妃淚灑東平樹。
北風吹雨故宮寒,重見新王受詔還。
唯有千尋舊松栝,照人落落嵩高山。

作品鑑賞

此詩載於《梅村家藏稿》。它作於1643年,時作者年35歲。梅村是明清之際詩壇泰斗人物,才華橫溢,學識淵博,詩歌造詣極深,尤其在古風格律化方面的探索獨闢蹊徑,述事敘史、感慨深沉、韻律和諧,人稱“梅村體”。梅村體的另一個特點是用典繁富,這給一般讀者增添了欣賞障礙,客群較少,也是明清詩詞的一大流弊。
這首用典極多,主要涉及兩個故事,要讀懂它,首先要了解這兩個史實。首先,這首詩是寫福王朱常洵的。朱常洵是萬曆皇帝的兒子(鄭貴妃所生)、泰昌皇帝的異母兄弟、天啟皇帝和崇禎皇帝的叔父。鄭貴妃深受萬曆皇帝的寵幸,因而朱常洵也備受萬曆皇帝的偏愛,萬曆皇帝曾經遲遲不立太子,有意要傳位給朱常洵。“立子以嫡,無嫡擇長”,是封建宗法的不成文法,因而萬曆皇帝的這個想法,遭到了朝臣們的極力抵制,最終沒有成功,最後只好封朱常洵為福王,封地在洛陽,封禪後,朱常洵拖延了十三年才赴藩,在此期間,發生了一系列衝突,太子(後來的明光宗)幾次似乎遭到鄭貴妃的毒手,事發,由於萬曆皇帝的袒護,不了了之,只是殺了直接的兇手而已。公元1614年(萬曆四十二年),福王赴藩,萬曆皇帝破格封賞,朱常洵在洛陽大興土木,建造豪宅,沉湎酒色,盡情享樂。明光宗即位後,見福王無意社稷,也就對他聽之任之,於是福王在洛陽做了很多搜刮民脂民膏的壞事,這也是明末農民大起義的一個導火索。公元1641年(崇禎十四年)正月,李自成攻破洛陽處死了朱常洵。這首詩就是圍繞這個故事寫宮廷內部鬥爭和福王的腐敗的。詩歌沒有一句評價的語言,但用史實引發讀者思考,表現了儒家詩教“溫柔敦厚”的主張。另一個故事是作者用來比較襯托和借代的,發生在漢朝。漢高祖劉邦寵愛戚夫人,曾經打算立戚夫人所生趙王如意為太子,後來遭到群臣抵制未果。這段宮廷鬥爭的故事,與當時福王的情況非常相像。
這首詩總共六十句,四句一換韻,平仄交替,波瀾起伏,章法很像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敘事多用典故影射,細節描寫不多,似敘事而非完整的敘事,似抒情而又有一個史實的脈絡貫穿。
“骨肉終全異母恩,功名徒付上書人。貴強無取諸侯相,調護何關老大臣。”
這四句有故事。《明史·后妃傳》,公元1613年(萬曆四十一年),錦衣衛告發鄭貴妃宮中太監以妖法詛咒皇太子和皇太后,又伺機準備行刺太子,萬曆皇帝對此不了了之,太子朱常洛也不追究。萬曆四十三年,訛傳鄭貴妃宮中太監勾結兇徒闖進太子宮,打傷守門太監,欲謀殺太子未果(梃擊案)。太子不想株連,萬曆皇帝也不了了之,僅僅處死了直接兇手。骨肉兩句就是這個意思。終全異母,鄭貴妃是太子的異母。上書人,上奏章立朱常洛為太子的群臣。貴強,地位尊貴而有實力的大臣。《史記·張丞相傳》,劉邦為后妃不和而憂愁,趙堯獻策:“陛下獨宜為趙王置貴強相,及呂后、太子、群臣所敬憚乃可。”這句說,萬曆皇帝沒有給朱常洵安排貴強相輔佐。調護句是說,太子很好地處理了兄弟矛盾,他的地位是自己和睦態度換來的,不乾大臣們的事。
“萬歲千秋相訣絕,青雀投懷玉魚別。昭丘菸草自蒼茫,湯殿香泉暗嗚咽。”
這四句是寫朱常洵赴藩的。古時交通不便,所以離別後很難見面。加之藩王進京容易引起篡逆的懷疑,所以福王到洛陽後,再也沒有進京。青雀句用了兩個典故:《資治通鑑·貞觀十七年》。青雀是唐太宗第四子李泰的小名,自幼受到李世民寵愛,因而群臣便分兩派,一派支持太子承乾,一派支持李泰,醞釀了宮廷矛盾。後來承乾獲罪被廢,李世民當面許諾立李泰為太子,對群臣說:“昨青雀投我懷云:‘臣今日始得為陛下子,乃更生之日也。’”這裡比喻福王。玉魚,《兩京新記》:唐高宗在宣政門內發現一鬼,自稱是漢朝楚王戊太子,吳楚七國之亂時,他在京,沒有獲罪,皇帝賜予他一雙玉魚。這也是比喻福王的。昭丘,本指楚昭王之墓,這裡借代福王藩地。湯殿即宮廷溫泉,這裡借代鄭貴妃
“析圭分土上東門,寶轂雕輪九陌塵。驪山西去辭溫室,渭水東流別任城。”
這四句寫福王離開京城的情景。析圭分土,皇帝分封諸王,以頒發玉圭為表記,分土,封給諸侯王的領地。這裡借代福王。上東門,到洛陽東邊的城門,福王從北京西行到洛陽,自東門入。這裡借代洛陽。寶轂雕輪借代福王豪華的車駕。九陌,都城大道。驪山句,驪山借代福王要去的洛陽,溫室用以指代鄭貴妃。渭水,在西京長安,此時洛陽也稱西京,故用來借代洛陽。任城,本指曹操子任城王曹彰。這裡借代兄弟諸王。
“少室峰頭寫桐漆,靈光殿就張琴瑟。願王保此黃髮期,誰料遭逢黑山賊。”
這四句寫福王到洛陽後的享樂生活和被處死。少室山,是嵩山主峰之一,少林寺所在地,在鄭州登封,毗鄰洛陽,在那裡採伐珍貴的木材。桐、漆,都是珍貴樹種,可做琴瑟。靈光殿,漢景帝子魯王的宮殿,這裡借代福王所建宮室。願王,是以天啟皇帝的口吻的祝福話。黃髮期,指高壽,老年人頭髮由黑變黃。黑山賊,本指漢代河北農民起義軍,這裡借代李自成。
“嗟乎龍種誠足憐,母愛子抱非徒然。江夏漫裁修柏賦,東阿徒詠豆萁篇。”
這四句寫歷代得寵的諸王的不幸。母愛子抱,因為愛其母,所以抱其所生之子。典出《史記·留侯世家》漢高祖因為喜愛戚夫人而常常抱如意。用今天的眼光看,好像父親抱兒子是正常的,但是那是皇上啊,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嬪,生的兒子數都數不過來,不用說抱了。能夠被皇帝抱的皇子,簡直是莫大的榮幸。江夏句,用南朝齊江夏王蕭鋒的故事。他的兄弟掌權後,他作《修柏賦》表示無心爭權,以企圖擺脫被猜忌的危險,最終還是被明帝害了。東阿,用曹丕、曹植故事,曹植曾被封為東阿王,豆萁篇,即《七步詩》。這裡的意思是說,明光宗很仁厚,雖然鄭貴妃曾經想立朱常洵為太子,但是明光宗沒有加害福王。
“我朝家法逾前制,兩宮父子無遺議。廷論繇來責佞夫,國恩自是優如意。”
這四句進一步說明光宗明熹宗的以德報怨,說他們處理宮廷矛盾體現懷柔。繇來,即由來。佞夫,又是用典,周靈王子,周景王弟,靈王死後,有人要擁立佞夫,但他本人並不知道,結果還是被景王殺害了。其實古代宮廷鬥爭、兄弟相殘,多半是依附他們的人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而攛掇的。如意,即戚夫人子,這裡指明光宗明熹宗對待福王很好。
“萬家湯沐啟周京,千騎旌旗給羽林。總為先朝憐白象,豈知今日誤黃巾。”
這裡是說朝廷給福王的優厚待遇。湯沐本為地名,這裡指福王封地,有萬戶之多。千騎句說給福王的衛隊也很龐大。先朝,指萬曆皇帝,白象,齊高帝子蕭晃的小名,為高帝特別鐘愛,這裡借代福王。黃巾,漢末農民起義軍,這裡借代李自成。
“鄒枚客館傷狐兔,燕趙歌樓散煙霧。茂陵西築望思台,月落青楓不知路。”
這四句寫福王被殺後的慘狀。鄒枚,本是西漢兩位大文豪,鄒陽和枚乘,這裡借代門客,傷狐兔,成為野獸的棲身之所。燕趙,指戰國時的燕國和趙國,那裡美女多,歌舞妙。這裡比喻福王生前享樂的地方,歌妓們都煙消雲散了。茂陵,漢武帝陵墓,這裡比喻萬曆皇帝。望思台,漢武帝為長子死後修的台。青楓,典出《楚辭·招魂》用以比喻魂靈,這句說,福王死了,靈魂也回不來了。
“今皇興念繐帷哀,流涕黃封手自裁。殿內遂停三部伎,宮中為設八關齋。”
這四句寫崇禎皇帝對福王的哀悼。今皇,即明思宗崇禎皇帝。繐帷,靈帳。黃封,紙錢。三部伎,本指唐玄宗的共同樂隊,分立部、坐部、法曲部。這裡借代宮廷樂隊,八關齋,佛教八條戒律,猶言八戒。這裡指為悼念福王實行齋戒。
“束薪流水王人戍,太牢加璧通侯祭。帝子魂歸南浦雲,玉妃淚灑東平樹。”
這四句是寫朝廷對福王喪事的善後處理。束薪,典出《詩經·王風·揚之水》:“揚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申”這裡的意思是朝廷派去的軍隊未能保障福王的安全。太牢,古代諸侯祭祀的名稱,用三牲,加璧,提高了祭祀規格。通侯,爵位,這裡指太長公主的駙馬冉興讓,奉崇禎皇帝的旨意去撫恤從洛陽逃出的福王長子朱由崧。帝子句用王勃《滕王閣》典故,本指滕王,這裡比喻福王。玉妃指福王妃,她和長子朱由崧逃出洛陽。東平樹,用典,事見《漢書·宣元六王傳》,東平本指東平思王劉宇,他在封地思歸京師未能如願,死後墓地松柏枝皆向西(長安方向)生長。後用以形容人死後靈魂依舊眷戀故國。
“北風吹雨故宮寒,重見新王受詔還。唯有千尋舊松栝,照人落落嵩高山。”
這四句交代結句。新王,指朱由崧,襲封福王。嵩高山,即中嶽嵩山,在鄭州登封,毗鄰洛陽。
梅村古風,知識密度極高,當讀者未懂得這些典故之前,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揭開這些典故以後,則細品餘味無窮。

作者簡介

吳偉業
(1609~1672)明末清初詩人。字駿公,號梅村,別署鹿樵生、灌隱主人、大雲道人。先世居江蘇崑山,祖父始遷江蘇太倉。崇禎(明思宗年號,公元1628~1644年)進士。吳偉業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作家,學識淵博,著述甚多。他不但工詩能文,而且熟悉音律,擅長度曲填詞、雜劇傳奇、繪畫等。但他的詩歌創作成就最大,其詩取經唐人,各體皆工,而以七言歌行最能自成一體,時稱“婁東派”,世稱“梅村體”,與錢謙益、龔鼎孽並稱“江左三大家”。他一生寫詩千餘首。著有《梅村集》、《梅村家藏稿》、《綏寇紀略》、《春秋地理志》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