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回憶錄

洛克菲勒回憶錄

這是一部獨特的家族史,作者戴維。洛克菲勒違背了祖父“洛克菲勒家族的人不出自傳”的遺訓,寫出了歷史上第一部,也是惟一的一部洛克菲勒家族的自傳。這部家族史跟美國的近代經濟史和外交史都有著深刻的勾連

基本介紹

  • 書名:洛克菲勒回憶錄
  • 作者:[美]洛克菲勒
  • 類別:經濟 傳記
  • 定價:68元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07
圖書簡介,目錄摘要,第1部分 祖父,第2部分 父親和母親,第3部分 孩童時代,第4部分 旅行,第5部分 洛克菲勒中心,第6部分 哈佛大學,第7部分 向偉大的經濟學家學習,第8部分 始終如一,第9部分 戰爭,第10部分 在大通銀行,作者介紹,

圖書簡介

作為美國第一家族的後代,戴維有其他人沒有的機會可以接觸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最有權勢的家族、影響整個歐美政局的政治家、每一屆美國總統,參與了很多改變世界格局的重要訪問。他在冷戰時期造訪前蘇聯,跟赫魯雪夫戈巴契夫都有過直接而鋒利的面對面交流,也是第一批在中美關係開始解凍後的1973年到訪中國的資本家,還是在改革開放之初跟中國密切接觸,並成功開展商務活動的國際金融家。他跟周恩來、鄧小平等中國領導人的交往,跟當時的國家副主席榮毅仁的深厚友誼,深深地培植了他對中國這片土地的感情。作為哈耶克和熊彼特的學生,並與著名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同學,他對經濟學,對企業經營和政府影響都有著深刻的見地,這些見地也廣泛地影響了美國經濟的走向和政策制定。他繼承了巨大的財富,並且成功地把財富的培育和世界政治格局的走向密切相連,將影響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他重新定義了企業家的身份,“企業家身份本身代表著一種機會,用於滿足人的發明創新、追求權利和賭博的本性……事實上,對成就過程的追求,其本身對於許多人來說就是一個目標,而在那些人眼裡,利潤只是一種值得付出努力的副產品”,這也許更能解釋他在使用和創造財富上做的一切。

目錄摘要

第1部分 祖父

我記得那是美麗春季的一天,法式門敞開著,通往露台,哈得孫河在我們的下面泛著耀眼的藍光。祖父最喜歡的風琴手-阿徹·吉布森博士-在大廳演奏著。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經常隨著他的樂曲假裝表演一番。里弗賽德教堂(RiversideChurch)-那是我父親建造的-的高級牧師哈里·埃默森·福斯迪克致了悼詞。

第2部分 父親和母親

我父母於1901年10月9日結婚的時候,媒體報導稱這是美國最強大的兩個家庭的聯姻:約翰·D·洛克菲勒的兒子,繼承人與美國國會多數黨領袖、共和黨人內爾森·奧爾德里奇的女兒。在有些人看來,奧爾德里奇是“國家的總經理”。

第3部分 孩童時代

我於1915年6月12日出生在西54大街10號我父母的家裡。他們的家並不是范德比爾特家族和第五大道其他人建造的那種帶有角樓、雉堞圍牆和豪華舞廳的莊園,但也絕不是簡陋的房屋。當時,它是紐約市最大的私人住宅,有9層高,屋頂有一個封閉的遊樂場。下面是壁球館、體操房和私人醫務室,醫務室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家裡人得了麻疹、腮腺炎之類傳染病時去的地方。二樓有一間音樂室,裡面有一架風琴和一架大鋼琴;我父母就是在這裡招待一些著名藝術家演出的,比如帕德雷夫斯基(IgnacyJanPaderewski)和博里(LucretiaBori)。

第4部分 旅行

作為洛克菲勒基金會和洛克菲勒研究院的董事長,同時又要忙於許多其他活動,父親對於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來說有點難以接近。事實上,我們唯一看到他不那么一本正經的一面的機會,是我們在兒時跟他一起旅行的時候。那些難忘的旅行-以及我受到的正規教育-幫助我培養了我後來孜孜追求的興趣,塑造了我的今天。

第5部分 洛克菲勒中心

現實更加殘酷。隨著20世紀頭幾十年商務活動之浪潮穿過曼哈頓朝北席捲,老住宅區被紛紛拆除、改造。哥倫比亞大學所在地-位於第五、第六大道之間-主要是一些4層高的褐砂石住宅,其中有許多正被改造成小型零售企業,或者被分割成小型公寓。

第6部分 哈佛大學

雖然我是17歲上的大學,但並不是因為我在學業上有多么聰明。我5歲那年進林肯學校上一年級-比大多數人早了一年-是因為我所有的哥哥們都上了學,而我不喜歡獨自一人在家。由於林肯學校特別重視個人的發展,這樣我才得以跟上班級,並在16歲畢了業。

第7部分 向偉大的經濟學家學習

1936年9月中旬,我和迪克·吉爾德參加了克利夫蘭的共和黨大會,觀看了堪薩斯州州長阿爾弗雷德·蘭登的提名-提名他與深得人心的羅斯福總統進行一次孤注一擲的競爭。我們家族自19世紀50年代以來一直支持共和黨-祖父告訴我他在1860年投了林肯的票-而且我也一直把自己當做共和黨人。

第8部分 始終如一

我回到紐約之時,幾乎恰逢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英法的安撫政策最終未能平息希特勒的行動,也沒能改變他創建德意志大帝國、讓德國再次凌駕歐洲的目標。隨著不可抵擋的閃電戰吞噬了波蘭,我讀著報紙、聽著廣播,心中感覺越來越恐懼。那是一種新型戰爭,我不由得為自己以及我在德國、法國和英國的朋友們的未來感到迷茫。

第9部分 戰爭

紐約,一個冬天的下午。我和佩吉、迪克·吉爾德在第五大道坐著計程車,正前往弗里克博物館(FrickMuseum)。出租司機開著收音機。這時,播音員中斷節目,報導了珍珠港遭受攻擊的訊息。我們都震驚了。

第10部分 在大通銀行

回家後不久,我就接受了溫思羅普·奧爾德里奇舅舅關於進大通銀行的提議。作出這個決定並不容易,因為我對於為政府或非營利機構工作仍然懷有濃厚的興趣。我與好幾個人討論了我的各種選擇,包括安娜·羅森堡。她認為在大通銀行培訓一兩年是有用的,但我“會覺得它作為長期從事的一種事業,挑戰性不夠”。

作者介紹

戴維·D·洛克菲勒David. D. Rockefeller (1915.6.12 – 2017.3.20)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曾任大通銀行董事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