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泰山行宮

泰州泰山行宮

泰州泰山行宮,又名奶奶廟。它是泰州道教的代表。崇儒祠、光孝寺、泰山行宮三大建築,成為泰州儒、釋、道的三大標誌。泰山行宮成就了泰州宗教文化一條街的完整。泰山行宮的“身世”鮮為人知。行宮是指古代供帝王出京後居住建築的宮殿,也指帝王出京後的臨時住所。泰山行宮不是為皇帝建的,而是供泰山女神碧霞元君離開山東泰山時建造的行宮,故稱之為泰山行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泰州泰山行宮
  • 別名:奶奶廟
  • 性質:泰州道教的代表
  • 相關記載:《泰州志》
行宮組成,行宮傳說,建築選址布局,歷史沿革,修葺,附近景點,

行宮組成

崇儒祠、光孝寺、泰山行宮三大建築,成為泰州儒、釋、道的三大標誌。泰山行宮成就了泰州宗教文化一條街的完整。泰山行宮的“身世”鮮為人知。行宮是指古代供帝王出京後居住建築的宮殿,也指帝王出京後的臨時住所。泰山行宮不是為皇帝建的,而是供泰山女神碧霞元君離開山東泰山時建造的行宮,故稱之為泰山行宮。
泰山行宮原來有三殿組成,現僅存大殿一座。殿中供奉的神像說法不一。清代夏退庵在其<退庵筆記>中寫道:“西橋西有泰山行宮,俗呼奶奶廟,莫詳其義。有雲泰山碧霞元君,則曰頂上奶奶清口之惠濟,祠曰奶奶廟。他處凡元君行宮皆以奶奶廟稱之。”從廟中三尊銅像來看,均系宮裝打扮,兩手合供處有執圭的長方形孔痕跡,端坐的姿態是朝覲的樣子,中為女神,兩邊是侍女。故廟中供奉的是碧霞元君。
道光《泰州志》對泰州城內泰山行宮,未有更多的的記載,只有“泰山廟,在州治西祀碧霞元君”簡單的一個條目。但在該志書的第三十一卷《藝文》中,全文收錄了明代余有丁《海安鎮碧霞宮》一文,云:“泰之屬鎮名海安者,東北半里許有鳳山焉……而巔于山者,乃層殿躋霄。朱丹灼錦,亭楹寢廡,品式燦備,雲碧霞行宮焉……以故鎮之旱澇癘疫,望宮而禱,禱輒應,即香鼎盈,馥靉團結,山眉出雲,碧彩罩宮,山之靈釀神之應,神之應而山靈加數十、百里外聞應而禱者,禱復應,於是禱者轉多。春和景明,水陸四集,爇顯……”明崇禎年間興化的李清在<檮杌閒評>的第一回“朱工部築堤焚蛇穴,碧霞君顯聖降靈簽”里,明確地告訴人們說,寶應的泰山廟是因黃淮水患,碧霞君顯靈助修河堤而興建。碧霞元君自稱是“奉玉帝聖旨來淮南收復水怪,保護漕堤,永保黃河下游,為民生造福”,她能“上保陵寢,中保漕運,下護生民。”李清稱碧霞元君是“永護漕河福德神”。從這裡可以看出,在蘇北一帶,碧霞元君主要就是鎮旱澇癘疫、永護漕河、防止水害,特別是拯救水澇災害災民生命的神靈。

行宮傳說

間關於泰山行宮的傳說頗多。古人說山有山神,泰山神名叫東嶽大帝。東嶽大帝的女兒也是一位女神,名叫碧霞元君,全稱為“東嶽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據說宋真宗到泰山封禪後,在水池中洗手,見到一座石人浮出水面,從水裡撈上來一看,是一座玉女像,他認為是傳說中的泰山玉女,因他封禪泰山而顯聖,於是賜封號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並為碧霞元君建祠供奉。碧霞元君能扶危濟困,慈佑眾生,又能為民清災解難,奇蹟屢彰。明黃錫爵<東嶽碧霞宮碑>中,稱這位女神“為眾生造福都能如其所願:貧者願富,疾者願安,耕者願歲,賈者願息,祈生者願年,求子者願嗣,子為親願,弟為兄願,親戚交厚,靡不交相願,而神亦靡誠弗應。”隨著時代的推移,能消災解難的泰山女神,逐漸成為民間信仰的神靈,到處建廟祭祀。
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碧霞元君是婦女生兒育女的保護神,只要敬過碧霞元君,就能得到她的庇護,母子平安,大家就稱她為送子娘娘。明代成化年間,北京最早建供奉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的的廟宇。明代嘉靖、隆慶、萬曆時期,江淮之間的徐州、銅山、碭山、睢寧、沛縣、贛榆、寶應、江都、泰州、泰興、東台、海安、通州、儀征等地,紛紛建起泰山廟、泰山行宮、碧霞祠、碧霞宮、碧霞行宮、碧霞元君廟、東嶽廟等,供奉泰山女神碧霞元君。每年的四月初一至十八,這些廟宇中的香火最為旺盛,有的地方還同時舉行泰山廟會。這種廟會至今仍在有些地區繼續流行。

建築選址布局

古代泰州近江靠海,地勢低平,是經常受到長江、淮河、黃河水患的重災區之一,特別是明代嘉靖和萬曆年間,洪水災害幾乎一年接著一年,常常是颶風霪雨,連旬不止,水海潮溢,河決堤毀,舟行城市,漂溺無算。為求諸於碧霞元君的保佑,泰州的城裡建造了規模很大的泰山行宮。
據資料記載,泰州的泰山行宮建廟之初,廟前與廟的東側有一條新河流過,廟之西側是江淮名剎光孝寺和一代大儒王心齋的崇儒祠,廟北側是高高的城牆圍繞。在這裡選址建廟,特別是位於名剎光孝寺的左邊,上手位,說明當時對這座廟的重視非同一般。泰州的泰山行宮始建年代不詳,有人見到廟內有一隻銅香爐,爐身刻有“大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六月江南泰州東台場人盧世德等施奶奶廟神前供奉”銘文,表明建廟的時間,不會晚於這一年。所以後來就將泰山行宮的建造時間說成明代的嘉靖年間。
泰州的泰山行宮是嚴格參照中國古代寺廟的布局而建造的,從前往後是山門殿、二殿、大雄寶殿依次排列。山門殿五開間三座廟門,哼哈二將分列東西。二殿單檐歇山四角起翹,供開口常笑的彌勒佛和三面千手觀世音,兩側有彩塑道士群像。大雄寶殿二層樓宇,斗拱出挑,重檐歇山,高聳巍峨,端莊秀麗的泰山女神碧霞元君銅坐像供奉在中央,神女像前有一尊木質裝金天后聖母娘娘像。二殿和大雄寶殿之間東西兩側有配殿相接,整座廟宇氣勢恢弘。清同治元年兩淮鹽運使喬松年,在泰山行宮西建鹽宗廟,祭海鹽的祖宗神,又在鹽宗廟的北側由鹽商出資建小香岩園林。

歷史沿革

泰山行宮因祭祀泰山女神得名。宮址在西園商場西側(現五星家電北面)。明代稱準提庵(明代崇禎<泰州志>記載),到清代改稱佑生祠,又名泰山廟,俗稱奶奶廟(清代道光《泰州志》記載),後改名泰山行宮。民國17年(1928年)因禁淫祠,廢去泰山行宮名稱,復稱古準提庵。
該廟建於哪個朝代沒有詳細記載,據廟中第10代尼姑講:“建廟很早,可能早於光孝寺。開始是道士廟,而後成為和尚廟,最後成為尼姑廟。”廟中有一古銀杏樹,樹幹之粗需三人伸臂合抱,乃千年以上的古樹。由此推斷,該廟在明代就已經成了尼姑廟,而且,此廟在明代以前就已經建造。
泰山行宮之廢,主要是文革期間因辦廠建築被拆毀一半。宮中一沉香木雕塑的觀世音像在文革期間被抄沒,至今下落不明。古銀杏樹直徑約1米多,1963年,在當時的輕工業局長“雙方有惠”的示意下,前進機械廠砍賣此樹給皮革廠,成為皮革廠去上海搞協作的物質條件。泰山行宮的二殿,1973年,前進機械廠需建廠房,要求拆毀,雖然經相關部門批准,拆殿搬至泰山公園,但是該殿已經失去古建築的特點和歷史價值。廟內古柏,1973年被工廠砍伐,製成檔案櫥櫃。
殿前的古柏、銀杏、素心梅先後消失,廟內的碧霞元君銅佛像、沉香木雕觀音像、帶銘文的銅香爐等也都不知去向。泰山行宮目前只剩大雄寶殿,因為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大殿也已經破舊不堪。

修葺

泰山行宮現僅存一後殿,後殿東西長16.8米,南北寬15米,約250平方的建築近乎方形,外觀整體造型古樸雄偉,飛檐翹角,歇山重檐,頗為南方建築之風格,但因年久失修,該後殿目前幾近坍塌,岌岌可危。
該殿進深十一桁,屋面瓦蓋已完全風化,整個周邊檐口木製結構腐朽,東南角二層伸出起翹的翼角已斷落,屋面的南面檐口至桁柱間近30平米的屋面落後用油氈覆蓋,北屋面較南屋面情況更為嚴重。 周邊牆體風化開裂,西縱牆橫裂縫長達10米,後牆體裂縫四處,長度皆有2米以上,南立面廊檐無窗戶隔扇,用磚牆代之。
殿內面闊五間,檐角一斗九升,十字斗拱四立柱下為覆盆式柱礎,柱頭有卷殺,但因部分梁架腐朽,室內梁架多處構件游閃傾斜,整個房屋歪閃,北側屋麵條樑柱已斷裂。
泰州市人民政府工作2001年8月21日的專題會議紀要,海陵區發展計畫局海計(2002)99號批覆。市文管會辦公室泰文管辦(2001)6號批覆等檔案根據泰山行宮目前的狀況,城建單位形成了修復的基本思路,並按文物修繕規定製定了施工方法和技術保證,確保在“修復如舊”的前提下,恢復這一具有較高藝術和歷史價值的文物建築原貌。由海陵區宗教局負責修建,修復後的“泰山行宮”已重現歷史風采。

附近景點

泰山嶽廟
史載,宋紹興十年(1140年)泰州開城內市河,取挖河之土,在城西門內,壘土成山。山高五丈(約16。45米),周百二十餘丈(約394。8米),以州名,稱泰山。
初堆的土山,土質疏鬆,只能登高望遠,不能構建建築。經過80多年,到宋寶慶二年(1226年),州守陳垓浚理山下河水時,開始在上山的途中建造了名為泰亭、天閱亭、陽穀亭3座小亭,並在山頂上蓋了一座名為“起雲”的小高樓。
宋建起雲樓,不知何年何月倒塌消失,到了明朝的正統九年(1444年),泰州同知王思旻在起雲樓故址建起了一座祠堂,名泰山祠。泰山祠存世不長,到萬曆十年(1582年)身為泰州兵備的舒大猷,據岳飛曾任泰州知州之由,在山巔建造了紀念岳飛的岳武穆廟,掛起了“並岳奇觀”匾。
可能是舒大猷所建紀念岳飛的廟體量不大,較為簡單,到萬曆三十四年,又一位泰州兵備張鳴鶚,在泰山的山頂上興建了3間岳忠武王祠,供奉岳王遺像,並置石刻秦檜及檜妻王氏像跪於前。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奉直大夫李必成來泰州任知州。他登上泰山之巔,看到舒大猷所建紀念岳王的祠廟傾圮,“不稱乎百姓思王之意,特與州民葺而新之。”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重新修成了岳武穆祠,親自撰寫了《重修泰山嶽忠武王祠碑文》。從現存碑文上可知,此次重修,提升了建築級別,由三間平房式的小祠屋,改成了四角起翹的大廟堂,並增加了廊廡及登山石級等,形成了泰州城內最高、屋面單檐歇山後帶迴廊的規範殿宇。
據岳飛《申安撫司乞兵馬錢糧狀》等文獻記載,南宋建炎四年,朝廷委任岳飛為通泰鎮撫使兼知泰州,當年8月18日,年僅28歲的岳飛,奉聖旨率部從宜興來泰赴任,日夜兼程,於26日夜二更到達泰州城外。為援助楚州,岳飛帶領軍隊,在高郵的三垛與金兵三戰三捷。
從三垛班師回到泰州後,岳飛看到當時的泰州城池很小,防禦功能不力,易攻難守,無險可恃。而此前,皇帝曾明旨,泰州可守則守,如不可守,就從泰州南撤。於是岳飛就在11月,以200精兵斷後,掩護泰州百姓退至江中的沙丘上(今靖江生祠附近)。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對於泰州老百姓來說,岳飛擔任知州,是他們安全的保障。岳飛來泰州前一年的2月,金兵來過泰州,全城被搶掠一空。於是,當決定南撤時,岳飛讓老百姓走在前面,用他的精銳部隊加以保護,隨軍撤退到安全地帶。
岳飛施恩於泰州人,泰州人知恩圖報。當泰山上建起供奉岳飛的祠堂後,終年香火不斷。岳飛在泰州抗金的事跡與傳說,泰州人與岳飛生死相依的情節,更加深入人心,家喻戶曉,世代相傳。
泰州地勢平坦,城內外河密水多,就是沒有高山。泰山堆成後,雖然高度只相當於現在的四五層樓,但對於古代見慣了平地平房的當地百姓說來,還真是一座高山。一年四季,特別是春秋時節,都要登臨泰山,對著大殿里岳飛像燒香跪拜。同時憑山遠眺,蒼穹之下,遠在數十里之外的滾滾長江及鎮江、江陰的座座青山,依稀可見;徘徊於殿後迴廊,朝東、朝北俯視,古城內街巷民居、青磚小瓦、古樹名木盡收眼底。明代御史方岳有一首《泰山》詩云:“泰州無泰山,飛來奠茲土。凌雲入青霄,秀色貫今古。乘風一登之,去天如尺五。忽聞弦誦聲,仿佛過齊魯。”
泰山是古城泰州標誌性
現在從西南側整修過的台階拾級而上,達山門前平台。轉身向東,攀登直陡台階,進入山門,抬頭仰望,門上嵌“高山仰止”石額,依然如故;山門內為歇山小亭,翹角飛檐;前面是比過去寬大許多的天井,天井北側是與大殿建築特色相同的扁鵲殿,中間的水池還保留在原位。從小天井再踏上登山台階,兩側潔白精緻的欄桿,映入眼前。來到山前新修的大殿,拾級而上,前廊4桁卷棚,正脊兩頭安“日”“月”獸頭;大殿歇山屋頂,龍形脊獸,南面刻“精忠報國”北面刻“還我河山”。殿居高台之上,煥然一新,氣象萬千。置身前面月台,極目遠望,古城新貌盡收眼底,風景這邊獨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