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巨蟒屬

泰坦巨蟒屬

泰坦巨蟒 (學名Titanoboa,意即“極大的蟒蛇”)是一個生活在古新世 (約 6,000 至 5,800 萬年前)的蛇屬。已知的唯一種塞雷洪泰坦巨蟒 (T. cerrejonensis)也是已知最大的蛇。把它石化的脊椎骨與現代蛇比較,研究人員估計其全長 13 米 (43 英呎),體重超過 1,100 公斤 (2,400 磅),身體最粗處厚達 1 米 (3.3 英呎)。它可能是以鱷魚為食的。

化石時期: 古新世

科學分類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綱: 爬蟲綱 Reptilia

目: 有鱗目 Squamata

亞目: 蛇亞目 Serpentes

科: 蚺科 Boidae

亞科: 蚺亞科 Boinae

屬泰坦巨蟒屬 Titanoboa Head, 2009種,塞雷洪泰坦巨蟒 T. cerrejonensis。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泰坦巨蟒屬
  • :動物界
  •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 :爬蟲綱 Reptilia
  • :有鱗目 Squamata
  • 亞目:蛇亞目 Serpentes
  • :蚺科 Boidae
  • 亞科:蚺亞科 Boinae
  • :泰坦巨蟒屬 Titanoboa
基本信息,發現過程,體型與溫度的關係,體型比較,

基本信息

已知的唯一種塞雷洪泰坦巨蟒 (T. cerrejonensis)也是已知最大的蛇。把它石化的脊椎骨與現代蛇比較,研究人員估計其全長 13 米 (43 英呎),體重超過 1,100 公斤 (2,400 磅),身體最粗處厚達 1 米 (3.3 英呎)。它可能是以鱷魚為食的。
泰坦蟒泰坦蟒

發現過程

二十八條巨蟒的化石是在2009年在哥倫比亞北部的塞雷洪煤礦被發現的。在此以前,在南美洲昔日的熱帶地區很少有古新世的脊椎動物被發現。
泰坦巨蟒泰坦巨蟒
此種是由一隊由佛羅里達大學研究脊椎動物的古生物學家約納森·希洛克 (Jonathan Bloch)和巴拿馬史密森尼熱帶研究所的古植物學家卡洛斯·哈拉米約 (Carlos Jaramillo)率領的國際科學考察隊伍發現的。

體型與溫度的關係

由於蛇是冷血動物,這項發現也暗示了,當時的其生活的熱帶地區比研究人員原先估計的更溫暖,平均氣溫為 32℃° (90°F)。只有這樣的氣候才能讓蛇長得這么大。而當地的年平均氣溫為 28℃。

體型比較

二十八條蛇中最大的八條重約 2,500 磅 (1,136 公斤),體長 12—15 米 (37—50 英呎)。而現存最大的蛇,包括長約 7.5 米 (24 英呎)的 森蚺(最重的蛇)和長約 9 米 (30.5 英呎)的網紋蟒(最長的蛇)。而現存最小的蛇,卡拉細盲蛇,身長只有10 厘米 (4 英吋)。此前最長的化石蛇,是Gigantophis屬的G. garstini,出土自埃及,長10 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