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克拉運河計畫

泰國克拉運河計畫

泰國“克拉運河計畫” 是指在泰國克拉地峽處挖掘一條溝通泰國灣緬甸海的運河,西接十度海峽。克拉地峽位於泰國南部馬來半島上,兩側海域分屬太平洋與印度洋,地峽最窄處不足50千米,但中間有山脈阻隔,最低的山口海拔100米左右,其他200米以上;但南部與馬來西亞交界處地勢平坦,最高海拔70米左右,開鑿船閘運河成本較低。如果開鑿成無船閘運河,建設成本會增加不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克拉運河
  • 國家:泰國
  • 現狀:未開工
  • 全長:102公里
  • 河寬:400米
  • 水深:25米
  • 類別:中國,泰國計畫建設項目
運河規劃,河道方案,河道優勢,河道困境,開始籌建,運河展望,

運河規劃

擬議中的泰國克拉運河,全長102公里,400米寬,水深25米,雙向航道運河,橫貫泰國南部的克拉地峽,西接十度海峽。克拉地峽是泰國南部的一段狹長地帶,北連中南半島,南接馬來半島,地峽以南約400公里(北緯7度至10度之間)地段均為泰國領土,最窄處50多公里,最寬處約190公里,東臨泰國灣(暹羅灣),再向東是中國南海、太平洋;西瀕安達曼海(緬甸海),向西進入印度洋;南端與馬來西亞接壤。這條運河修成後,船隻不必穿過馬六甲海峽,繞道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可直接從印度洋的十度海峽和緬甸海進入太平洋的泰國灣。
泰國克拉運河計畫

河道方案

有報導說,早在17世紀就有關於開鑿這條運河的動議。真正提出是在100多年前的曼谷王朝五世王時期。五世王朱拉隆功是一位力主革新的國王,曾遍訪歐洲,為泰國引進西方的先進科技。當時的國際海運業已有了相當的規模,因此開鑿克拉運河,讓太平洋與印度洋間海運航道便捷的構想便應運而生。但是,那時國際間協力興辦巨型工程還不成時尚,單靠泰國的實力絕難勝任。接踵而來的則是一戰、二戰、冷戰和印支戰爭,更使泰國難以顧及此事。近年來,開鑿克拉運河的議題又重被人們提起,並真正開始了紮實的研究論證。
河道有兩個比較突出的方案,北線在拉廊和春蓬的地峽處,西側就是緬甸;南線在宋卡和沙敦間,南面是馬來西亞。
泰國克拉運河計畫
泰國克拉運河計畫
泰國克拉運河計畫
泰國克拉運河計畫
泰國克拉運河計畫

河道優勢

減少運費和運輸時間
運河開通之後,船舶可由中國南海經泰國灣,再穿過運河,進入安達曼海,直出印度洋,不必走馬六甲海峽,航程至少縮短1100公里,可節省2-5天航行時間,大型油輪每趟航程預計可節省18萬英鎊左右的費用。
避免過分依賴馬六甲海峽
作為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一條狹長水道,馬六甲海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每年有約8萬餘艘船隻通過。馬六甲海峽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安全隱患。一是海盜活動猖獗,嚴重威脅著過往商船的安全。印尼附近的海域由於巡邏警力不足,更是危險重重。二是航道擁擠,交通秩序混亂。亞洲和西方一些國家的反恐官員擔心,恐怖分子可能會試圖模仿海盜的作案手法,對海上國際交通線發動襲擊。過分依賴這條“咽喉水道”的問題,已引起相關國家的關注。 由於馬六甲海峽長約1100公里,船舶繞行距離較長,加上安全等方面的考慮,尋找各種替代性的運輸方式及運輸通道成為許多國家的關注點。有關方面提出的方案主要有3個:泰國南部沿海“海陸聯運陸橋”、泛亞洲石油大陸橋和開鑿克拉地峽運河。其中,克拉運河一直是“撇開馬六甲”構想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方案。
泰國克拉運河計畫
中國參與
如果中國參加克拉運河開發,它將以參股的形式參與運河的建設與管理,這無疑將加強中國與東南亞、中東、非洲、歐洲的經貿聯繫,最重要的是運輸線路的多元化加強了中國能源運輸的安全機制。運河的建設還將減少美國控制馬六甲海峽造成對中國扼制的危險,減少東協部分國家與中國關係微妙及其變化對中國產生的壓力。日本、韓國能源運輸安全也同樣得到保障,在國際貿易方面也將取得更大收益,同時運河建設還保證了日本一直謀求的對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對於新加坡,運河建設將減少其收入,降低其國際地位。而對於泰國,建設期間會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促進國內其他行業的發展,運河建成後將大大增加泰國的經濟收入,運河的建設還提升了泰國的經濟地位和戰略地位。當然由於運河建成影響國際戰略格局的平衡,因此,運河建設也將成為一個較為敏感的國際問題,吸引世界關注的目光。

河道困境

“克拉運河計畫”計畫遇到了不小的困局。
第一:該計畫將會耗資巨大。2000年初,泰國政府授權一家香港公司負責對克拉地峽運河計畫進行可行性研究。該香港公司預計,工程費用將高達250億美元。如此投資,單憑泰國自身力量難以承擔,泰國一直在爭取其他國家合作共建。
第二:中國是運河建成之後的較大受惠國,泰國希望中國下決心參加建設,然而中國對這項工程一直猶豫不決,一個重要原因是考慮到“克拉運河計畫”實施後對新加坡利益影響太大,因而一直沒有積極參與這項計畫。有觀點認為,中國在能源“走出去”戰略受挫、中新關係受損、台海關係微妙的情況下,有可能積極支持“克拉運河計畫”。此前的日本對此計畫一直較為積極,中國與日本、韓國一起,有可能會給該計畫的啟動帶來希望。
第三:泰國對該項目內外壓力較大。據外電報告,泰國國內依然只有三成的人贊成這項工程的上馬,另外有三成的人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剩下的人則反對工程的上馬。同時,東協內部的一些成員國則強烈反對該工程的上馬。第三,投資者信心問題。外電報導,一條曼谷國際機場到市區的高速公路,修了10年都還沒有完全修好,其80%的資金不知去向。究其原因,主要是泰國政府機構內部觸目驚心的腐敗問題。因此,有人擔心,如果克拉地峽運河開挖工程一旦上馬,可能其建設周期將會無限期地延長。
圍繞克拉運河的開鑿,各國出於自身利益考量,仍在積極協商,以求共識。
泰國民意近年來,泰國朝野對克拉運河大致有三種態度:支持,反對,走著瞧。
支持的代表人物是當時的副總理差瓦立上將。他於1996年11月出任泰國總理後,即有意促成開鑿運河,但壯志未酬,一年後不堪金融危機的壓力而辭職。差瓦立於2000年2月又出任他信政府副總理。由差瓦立牽頭,政府交通部成立了調研委員會,並於2003年年初與香港一家公司簽約,委託其開展運河可行性研究。泰國議會上下兩院也都設有相關的委員會。 據泰國一家民調機構2002年8月的調查顯示,二成八支持開鑿運河;三成三認為利弊參半,對是否挖河不置可否。人們列舉開鑿運河對泰國有益的方面:一是為民眾創造就業機會,曾有研究結果認為會給3萬人提供就業。二是能為國家創收,據測算該運河每天大型船隻通行量可達290至320艘,通行費收入可觀。三是泰國因此成為海運樞紐,會加大對外國投資家的吸引力,帶動整個國家經濟。
2003年1月23日他信總理的表態:政府沒有開發克拉運河的計畫,主要是缺乏財力,不僅沒有施工經費,甚至沒有研究經費。他表示,如果民間或國際機構要調研論證,泰政府歡迎,但第一,政府沒有這筆經費預算,只可提供在泰境內為調研所需的旅費和宿費;第二,這種調研應是無條件的,不可干涉泰國內政。同時,政府不承諾調研論證後就一定開挖。
從泰國當時情況看,開鑿運河工程正在由柳工集團、徐工、三一重工等國內企業組建的籌建中心積極推進中。

開始籌建

泰國地處於中南半島中心的戰略地位,同時也是通往湄公河區域和南亞的重要門戶,歷史上,泰國便有在克拉地峽修建克拉運河的構想,限於人力物力,克拉運河計畫未能實施。
隨著中國—東協自貿區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推進,克拉運河計畫有望成為現實。2014年由柳工集團、徐工、三一重工等中國企業牽頭的克拉運河籌建小組已經開始運作,東協的“鑽石十年”也將收到最好的禮物。
克拉運河位於泰國中南半島的克拉地峽,根據工程計畫,這條100公里的人工運河貫通印度洋和泰國灣,成為亞洲最大的一條人工運河。
克拉運河開通後,東協貿易區和世界各國之間的貿易將不再通過馬六甲海峽,克拉運河相對原有的馬六甲航線,直線縮短一千多公里的航程,這為東協自貿區的物流貨運節約了大量的航運成本和時間成本。
屆時,東協、中國和日本乃至世界的貿易體都因克拉運河的開通而受益。
隨著克拉運河的修建,東協的“鑽石十年”將更加燦爛輝煌,克拉運河則成為皇冠上的明珠。

運河展望

2015年1月7日,在民生證券組織的一場電話會議上,一名參與相關規划起草的海洋問題專家介紹,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點在南海,但海洋爭議的存在,以及戰略互信缺失等問題,整個建設規劃採取的是由遠及近的方式推進,即先從印度洋和南亞國家入手,慢慢往回建設,逐步到南海周邊區域。當然,跟中國雙邊關係較好的東南亞國家,也可以推動,比如中國與印尼之間的港口建設。
在這樣的背景下,這名專家稱,2014年傳言在泰國南部的克拉地峽修一條克拉運河,從當時的情況看,未來5-10年不會納入規劃中。
按照他的分析,在南亞和東南亞,主要關注中國在當地的港口群建設,重點在南亞的港口群建設,包括孟加拉的吉大港,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斯里蘭卡的漢班托塔港,緬甸的皎漂港,還有印尼的比通港。建設重點還是從民事和商業的角度考慮,在海上絲綢之路的框架下推進。今後,圍繞南亞國家的港口建設是重點。
在國內,這名專家說,參與對接的是廣西、廣東、福建等省區。廣西主要是北部灣港,對接印尼;廣東主要是一些沿海的港口,包括深圳的鹽田港、南沙等;此外還涉及福建的泉州港,整個沿海的一些大的港口都涉及其中,從而形成一個港口群的網路。
相比之下,泰國克拉運河的修建計畫仍處於擱置之中。上述專家分析,這主要有以下幾點考慮:首先是來自泰國的疑慮,顧忌南部分離主義勢力。另外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警惕性也較高,不希望降低馬六甲運河的樞紐地位。而且,真要發生戰事,相關國家還可以對克拉運河進行封鎖。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一帶一路”戰略的組成部分。其中,“一帶”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這一戰略構想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
同樣是受益於國家的戰略取向,上述海洋問題專家認為,廣西有望在下一波的地方自貿區申報中脫穎而出。
這名專家說,獲批的4個地方自貿區,均位於沿海地區,未來內陸和沿邊地區有望獲得一席之地。廣西在這方面申報較早,地理區位優勢明顯,與東南亞國家陸海相連,在面向東協開放和對外貿易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