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促皮質素

注射用促皮質素,適應症為用於活動性風濕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膠原性疾患;亦用於嚴重的支氣管哮喘、嚴重皮炎等過敏性疾病及急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等。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注射用促皮質素
  • 藥品類型:處方藥、醫保工傷用藥
  • 特殊藥品:興奮劑
  • 用途分類:促腎上腺皮質激素
成份,性狀,適應症,規格,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兒童用藥,老年用藥,藥物相互作用,藥理毒理,藥代動力學,貯藏,

成份

本品主要成分為:促皮質素,加適宜的賦形劑經冷凍乾燥的無菌製品。

性狀

本品為白色或淡黃色粉末。

適應症

用於活動性風濕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膠原性疾患;亦用於嚴重的支氣管哮喘、嚴重皮炎等過敏性疾病及急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等。

規格

(1)25單位 (2)50單位

用法用量

1.肌內注射,一次25單位(1支),一日2次。
2.靜脈滴注,臨用前,用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後套用。一次12.5~25單位,一日25~50單位。
3.促皮質素興奮試驗: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溶解注射用促皮質素20~25單位,靜脈持續滴注8小時,滴注前後採血測血漿皮質醇,觀察其變化,或留滴注促皮質素日尿液測尿游離皮質醇或17-羥皮質類固醇,與前一日對照值相比較。

不良反應

1.由於促皮質素促進腎上腺皮質分泌皮質醇,因此長期使用可產生糖皮質激素的副作用,出現醫源性庫興綜合徵及明顯的水鈉瀦留和相當程度的失鉀。
2.促皮質素的致糖尿病作用、胃腸道反應和骨質疏鬆等,系通過糖皮質類固醇引起,但在使用促皮質素時這些副作用的發生相對較輕。
3.促皮質素刺激腎上腺皮質分泌雄激素,因而痤瘡和多毛的發生率較使用糖皮質類固醇者為高。
4.長期使用促皮質素可使皮膚色素沉著。有時產生過敏反應,包括發熱、皮疹、血管神經性水腫,偶可發生過敏性休克,這些反應在垂體前葉功能減退、尤其是原發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者較易發生。在靜脈給藥給疑有原發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者作促皮質素試驗時,宜口服地塞米松,每日1mg,以避免誘發腎上腺危象。

禁忌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注意事項

1.本品粉針劑使用時不可用氯化鈉注射液溶解,也不宜加入氯化鈉中靜脈點滴。
2.由於促皮質素能使腎上腺皮質增生,因此促皮質素的停藥較糖皮質類固醇容易,但套用促皮質素時皮質醇的負反饋作用,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對應激的反應能力降低,促皮質素突然撤除可引起垂體功能減退,因而停藥時也應逐漸減量。
3.有下列情況應慎用: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化膿性或黴菌感染、胃與十二指腸潰瘍病及心力衰竭患者等。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兒童用藥

至今仍未制訂安全有效的套用標準,長期使用部分兒童生長停滯。

老年用藥

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藥物相互作用

靜脈點滴時遇鹼性溶液配伍可發生混濁、失效;與排鉀性利尿藥合用會加重失鉀;長期使用時,與水楊酸類藥物、吲哚美辛等合用可發生或加重消化道潰瘍;糖尿病人使用時因本藥的致高血糖作用需調整、增加降血糖藥用量;可使口服抗凝藥的作用降低。

藥理毒理

促皮質素能刺激腎上腺皮質,使其增生、重量增加,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多,主要為糖皮質激素(皮質醇)。鹽皮質激素(醛固酮)在用藥初期有所增加,繼續用藥即不再增加。腎上腺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也增多。

藥代動力學

肌內注射後於4小時達作用高峰,8~12小時作用消失。靜脈注射後作用迅速,於數分鐘內即開始。促皮質素血漿中的T1/2約15分鐘。靜脈滴注促皮質素20~25單位維持8小時,可達到腎上腺皮質的最大興奮。

貯藏

密閉,遮光,在陰涼處保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