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級等深岩

我國學者已在近20個省、區中識別出了大量等深岩,其時代範圍自前寒武紀至侏羅紀,既有陸源碎屑的,又有碳酸鹽的。就目前所見,可歸納為以下幾種類型:泥級等深岩;粉砂級等深岩;砂級等深岩;細礫級等深岩;生物屑等深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泥級等深岩
  • 外文名:Mud level rock
  • 等深岩:泥級等深岩;粉砂級等深岩等
  • 特徵:粒度最細的,看起來最單調
  • 成分:成分以黏土為主,其次是細粉砂
  • 層理:有兩類大型斜層理
簡介,特徵,成分,層理,

簡介

我國學者已在近20個省、區中識別出了大量等深岩,其時代範圍自前寒武紀至侏羅紀,既有陸源碎屑的,又有碳酸鹽的。就目前所見,可歸納為以下幾種類型:泥級等深岩;粉砂級等深岩;砂級等深岩;細礫級等深岩;生物屑等深岩。

特徵

此類等深岩是各類等深岩中粒度最細的,看起來最單調,然而數量卻最豐富。它是現代等深流沉積的主體,由於其中生物擾動構造發育,因此較難識別。按其成分可進一步分為泥質等深岩和灰泥等深岩兩種。這兩類等深岩在我國都有發現(劉寶珺等,1982,1990,段太思等,1990,姜在興等,1989,高振中等,1995)。

成分

泥質等深岩的成分以黏土為主,其次是細粉砂,有時還有少量的砂級組分(主要為石英)。除陸源碎屑外,有時還有少量的生物屑或碳酸鹽組分。這種泥質等深岩表面看是單調、均一的,沒有明顯的層理,但仔細觀察後會發現在富黏土組分和富粉砂組分之間通常會出現數厘米至數十厘米的正遞變和逆遞變,富黏土組分和富粉砂組分之間的界線一般是漸變的,很少為突變的或侵蝕接觸的。黏土和粉砂組分中的原始紋理很少見。此外,粉砂質組分常常會富集成不規則的帶狀和透鏡狀,有時成行排列。

層理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在這種細粒的等深岩中,有兩類大型斜層理。一類層系厚80 cm左右,由S形加積細層組成。細層傾向(東)與該區古斜坡走向基本一致,應為大型海底泥波遷移而形成(段太忠等。1990)。另一類層系厚達80~180 cm,由S形和削頂S形加積細層組成。其細層傾向(北)指向斜坡上方。這種斜層不是前積交錯層,而是平行斜坡的海底渠道側向加積而成(段太忠等,1990)。其性質屬縱向交錯層。上述特徵的存在,顯然排除了該類沉積屬於正常遠洋垂直降落成因的可能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