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猴

泥猴

攀在樹上的魚--泥猴(Mud-skipper) 學名:Periophthalmus Chrysospilos 在東南亞的沼澤區域裡,常常可以瞧見很多灌木上,有一尾尾的魚兒用它們強有力的胸鰭抓住樹幹,從容不迫的攀岩上去。這種水陸兩棲的動物,它的模樣古怪、體態扁圓,首位長3一5寸,背部蒼黑,腹 灰白,頭頂鼓起一對機靈的眼睛,活象兩粒滾珠,能向各個方向活動,因為它要這機警的目光,以保生存。這種水陸兩棲的動物,它們的學名叫做泥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泥猴
  • 外文名:Periophthalmus
  • 釋義:攀在樹上的魚
  • 地區:東南亞的沼澤區域裡
  • 首尾長度:3-5寸
  • 類別:離開水生活的魚類
生活習性,繁殖與生存,

生活習性

它的兩個魚翅像兩隻腳,在水中能游,在水面能跑,在泥洞裡能鑽,在海邊的岩石、小樹上能爬,在海面灘上能跳,有時一跳就是尺把高。
泥猴潛在水裡時,和普通兒一樣,也是靠口腔喝水,然後利用鰓葉吸取水中的氧氣。而離開水以後,腮室還是充滿空氣和水,它們的腮室靠著一副天生而簡便的維持生命的水肺,能夠在幾小時的陸地生活中,經常維持著相當分量的水。
這泥猴行走也非常特別。它用長長的腹鰭支撐在灘涂,使上體抬起,象支著拐棍似地。有時它依靠腹鰭肌柄的吸盤匍匐爬行,行走時,尾巴拖著,看不出有多大用處,但如果快速行走或跳躍,就顯露了尾巴的功能:整個身體呈弓形,全靠尾部彈力,如兔子般敏捷,躍起或跳到水裡或鑽進泥洞。彈塗魚的尾部和皮膚還具有奇特的呼吸功能,能較長時間地離水活動。
悶熱潮濕的沼澤,是泥猴的天堂,它們有的在淺灘里游泳,有的在樹幹上攀援,都在忙忙碌碌的在泥濘里覓取潮水流下來的貝類,以供果腹。可是奇怪得很,它們對於那些共同棲息在樹幹上的玉蜀螺卻熟視無睹。
泥猴當然不是唯一能離開水生活的魚類,據美國地理雜誌1969年6月的一篇文章記載,東南亞的七日鮫曾侵入美國佛羅里達,短時期內棲居陸地。地理專家也曾發現東南亞的飛魚,跟著一股奔流的雨水棲止在斜掛的樹枝上。但在所有魚類中,最適應陸地生活的還是泥猴。它們的前鰭,恰如我們的拐杖一般,使它們能毫無困難的跨越泥地。

繁殖與生存

在求偶的季節,雄性泥猴是通過跳躍姿勢來吸引雌性的。它
們向上騰躍的高度可以達到八英寸。在跳到最高峰的剎那,脊鰭全部展開,以便降落在地面上。不到一分鐘就可以吸引到一條雌性泥猴。它們所產的卵在孵化之後只是一種幼蟲式的生物,後來才慢慢變形成為一條泥猴。
與灘涂渾然一色的泥猴,平時常匍匐灘涂,遇上招潮蟹時,就故意拽動尾巴挑逗,當笨拙的招潮蟹張開大螫想鉗住它尾巴時,機靈的泥猴便瞅準機會,用力擊斷蟹螫,然後從斷口處吸吮蟹肉,美美地享受一餐。
泥猴在陸地上的敵人只有兩種,就是白鷺和水蛇。白鷺經常潛伏在泥窟附近突然把正在享受日光浴的泥猴叼走。而水蛇則侵入泥窟擇肥而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