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晶片

概述,原理,

概述

波晶片簡稱波片,也叫相位延時器,可用來改變或檢驗光的偏振情況。當自然光沿一軸晶光軸入射時,不發生雙折射現象。如果垂直於晶體光軸入射時產生的o光和e光仍沿原入射方向傳播,但傳播速度和折射率不同,且傳播速度相差最大。如果在平行於一軸晶光軸方向上切下一薄片,這時晶片表面與光軸平持,這樣製得的晶片叫]波晶片當偏振光垂直於波片光軸入射時,在波片內形成傳播方向相同但傳播速度不同的o光和e光。如果波片越厚,o光和e光線波波長的整數倍,這種波片叫全波片。依此類推,還有半波片和1/4波片等等。

原理

波片由雙折射晶片做成,其光軸與晶片表面平行。當線偏振光垂直入射到晶片,其振動方向(與光的傳播方向垂直)與晶片光軸夾 θ 角( θ≠0、 ),於是入射的振動光分解成垂直於光軸(o 振 動)和平行於光軸(e振動)兩個分量,它們對應晶片中的 o光和e光,而波片(waveplate) 能使互相垂直的兩光振動間產生附加光程差,原因是n0和ne(為o光和e光的折射率)不同。在做四分之一波片時就使o光和 e光產生λ/4附加光程差為標準。光程差λ/4的兩束(光強相同)光疊加為圓偏振光。半波片則是用來在偏振光的尋常光與非尋常光分量酌位相之間,產生半波長的光程差或者180°位相差的延遲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