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爾,K.R.

波普爾,K.R. ,英國籍科學哲學家、社會哲學家、批判理性主義的創始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波普爾,K.R.
  • 國籍:英國
  • 出生地:英國
  • 職業:哲學家
正文,

正文

生平與著作1902年 7月28日波普爾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一個猶太血統的知識分子家庭。他自幼受到家庭的良好教育,興趣廣泛。1919年他曾一度信仰共產主義,不久因革命遭受挫折而改變;1928年獲哲學博士學位。他早年就開始與維也納學派交流思想,並接受其影響,但又是最早批判該學派的科學哲學家之一。1933年維也納學派的發表了他的處女作,但他卻多次聲明自己不是邏輯實證主義者。1935~1936年他兩次應邀去英國講學;1937年在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任教。1945年在英國倫敦經濟學院任教,並從此定居英國,後加入英國籍。1949年任該校哲學、邏輯與科學方法系主任和教授。1949~1969年任倫敦大學邏輯和科學方法教授,1970年退休。1964年他受封為爵士。他是皇家學會成員和英國科學院成員。
波普爾與B.A.W.羅素、L.維根斯坦、A.愛因斯坦、N.H.D.玻爾、E.薛丁格、K.格德爾等人都有交往,他最推崇的哲學家是柏拉圖、B.斯賓諾莎、I.康德和D.休謨。在科學哲學上他自認受康德和羅素的影響。他的主要著作有:(1945)、(1957)、(1959)、(1963)、(1972)、(與J.艾克爾斯合著,1978)等。
科學的分界標準波普爾關於科學與非科學分界問題的主張,主要是受愛因斯坦及其相對論的影響。相對論的確立表明牛頓力學(見I.牛頓)是可反駁的。愛因斯坦對自己的理論持批判的態度,隨時準備被證偽後就放棄。這就使波普爾認為可證偽性是科學的不可缺少的特徵,凡是不可能被經驗證偽的命題,如本體論問題、形上學問題、數學和邏輯上的重言式命題、宗教、神學和占星術都屬於非科學。他反對邏輯實證主義的經驗證實的分界標準,指出偽科學如占星術等也是關於經驗的陳述,也可能被經驗證實。此外,他還認為形上學並不是無意義的,它對於科學有指導和啟發的意義。
證偽主義方法論波普爾的科學哲學思想建立在否定歸納法的基礎上。他反對邏輯實證主義關於科學理論來自對經驗歸納的觀點,贊同休謨關於普遍命題不能從單稱命題歸納而來的思想,同時認為休謨對歸納法所作的心理學解釋是向常識妥協。波普爾認為科學的增長是通過猜測和反駁發展的。在他看來,理論並不來源於觀察,因為通過歸納法不能得到普遍性的理論。他認為,理論是大膽的猜測,一個猜測要儘可能的豐富,所以猜測需要依靠由觀察和實驗所提供的經驗的檢驗。但理論不能被證實,只能被證偽,因而他的理論又被稱為證偽主義。波普爾的證偽原則是建立在證實和證偽的邏輯不對稱之上的。他把科學理論看作是普遍命題,認為科學理論不能通過有限的、個別的經驗事實而被證實,但個別的經驗事實卻能證偽普遍命題,即如果根據演繹推理得出的結論是假的,其前提必假。
波普爾哲學的理論支柱是證偽理論,其證偽理論的基礎,同邏輯實證主義一樣,都是經驗論和約定論。不同的是,邏輯實證主義受馬赫主義的影響,主張經驗是主觀感覺的直接報導;波普爾則認為經驗觀察必須以一定理論為指導,理論先於觀察,因而他同意康德關於理性為自然立法的思想,但認為理性加於自然的普遍性即理論並非必然正確,而是可證偽的,對它們應採取批判的態度。因此,他自稱其哲學為批判理性主義。
科學知識的增長波普爾認為科學知識的增長過程是從問題開始的,根據問題提出大膽的嘗試性的猜測即假設或理論,各種理論互相競爭,新理論經受經驗的檢驗而得到暫時的確認,但不是被證實,並最終被證偽,之後科學又面臨新的問題,如此循環往復,從而不斷提高理論逼近真理的程度,即逼真度。他用公式把這一過程表示為:P1→TT→EE→P2 ......,他稱此為"四段圖式",並稱科學的方法是猜測與反駁的方法,或稱試錯法。他指出,科學的任務在於尋求客觀真理,但人們卻不能最終達到真理,因此科學家應從錯誤中學習,通過不斷排除錯誤逐步逼近真理。他認為,一個假設、理論或猜測的科學性尺度是它的"可證偽度"或"可檢驗度"。在他看來,一種理論所提供的經驗內容愈豐富、愈精確和普遍,它的可證偽度就愈大,科學性就愈高。
社會歷史觀波普爾反對歷史決定論,否認歷史發展的規律性,否認對歷史可以作規律性預言。他的論據是:人類歷史的進程不取決於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發展,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知識的增長;知識增長是沒有規律,無法預測的,因而人類的歷史也是沒有規律,不可預見的。他把歷史決定論攻擊為"烏托邦主義",宣揚他的批判理性主義的"社會工藝學"。波普爾的社會工藝學是他所推崇的試錯法在社會歷史學中的套用。他主張逐步的社會工程,即對資本主義實行點滴改良。因而,這種學說是一種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社會理論。
"三個世界"的理論50年代以後,波普爾的研究重點轉向本體論。他提出了"倏忽進化論"和"三個世界"的理論。波普爾承認客觀物質世界的存在,認為宇宙的發展不僅有量變而且也有質的變化,並且還具有不可還原的多層次性。在他看來,宇宙的發展是一個倏忽進化的過程,首先是無機界的存在,而後出現有機界、生命,再後突然顯現意識現象,最後突然顯現社會文化現象。他把宇宙現象分為三個世界,其中世界 1是物理世界,包括物理對象和狀態;世界 2是精神世界,包括心理素質、意識狀態、主觀經驗等;世界 3是客觀知識世界,包括一切見諸於客觀物質的精神產品,如語言、神學、文學藝術、科學以及技術裝備等。他斷言,世界1最先存在,世界2在新的層次上出現,世界3則出現在更高的層次上。他指出,這三個世界都是實在的,世界3 與世界1、世界2一樣,在對象和增長方面具有自主性,它只是在起源上是人造的,但它一旦產生後就開始了自己的生命。他認為,世界 1和世界2相互作用,世界2和世界3也相互作用,世界 3與世界 1則通過世界2相互作用。波普爾的"三個世界"理論,曾引起西方哲學界和科學界的熱烈爭論。
波普爾的哲學思想在西方發生過較大影響,有人稱其為西方"科學哲學"從邏輯實證主義演變到歷史主義學派的中間環節。
參考書目
復松:,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哈爾濱,198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