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麥面饃

泡麥面饃

陽城東鄉,沁水端氏一帶,過春節有蒸泡麥面饃的習慣,數百年來,代代相傳,已成為當地一大民俗,工藝日臻完美,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泡麥面饃
  • 位置:沁水端氏一帶,陽城縣
  • 特點:工藝日臻完美
  • 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
  • 別名:棗糕
製作方法,文化習俗,

製作方法

泡麥面,顧名思義,就是要先泡麥子然後磨麵。進入初冬,趕在上凍之前,將麥子揀乾淨倒入缸內,加水,用淘麥刷子上下攪動,將灰土淘去,以水清為淨,所以也叫淘“淨麥”。然後再放水淹過麥子七八寸許,泡夠一個對時(即24小時),然後出缸入篩,用布單棉被圍裹,放在火爐邊催芽,若溫度不夠,還須用熱水淋灌。一夜之後,麥芽生出,短者跌出“圪嘴”,長者有2-3毫米,像個逗號。需要掌握的是,麥芽太短了饃味不甜,若過長,面瓤,饃就蒸不周正。芽發好了之後要抓緊時間出篩晾曬,要是不走運氣碰上陰天,則要薄薄攤開消耗水份,不敢讓麥芽再往長長。晾乾後裝袋保存,等到進入臘月,就要清淨磨底,磨“淨麥”。一般來說,百斤淨麥能摘出白面50多斤,其餘是二遍面和黑面,人們可酌情而辦。
到了臘月初十以後,各家各戶“墩蒸鍋”就不約而同地開始了。不用宣傳鼓動,全是自覺自愿,盤火泥爐,劈柴砸炭,或是借工具,或是訂日期,數家結合,按部就班,起早趕夜,沒明沒黑地勞作,不比收秋打夏出的力小,不比農忙時流的汗少,七八家結合著“墩蒸鍋”,至少也需十來天夜以繼日的做,有些體力弱的人頂不下來,半中間要生一場病,可見勞作之艱苦。
單是“墩蒸鍋”過程中那些複雜的工藝和程式,就會讓人們咋舌不已。簡述如下:
第一項是起酵。要提前三天把容器放在火爐邊,先起小酵,再接酵,接酵時先添冷水,撒面,攪動,加蓋。根據所蒸面的多少決定酵的多少,少了不夠用,多了要餘下,餘下沒法處理。起酵要防溢酵,特別是夜間人睡了,酵大發了,流一火爐邊,所以最好夜間查看幾次。
第二項是和大面。將面放入大盆子中,中間刨一坑,把酵倒入坑內,倒滿為好。如酵水稀,則饃不快“泛”,酵稠了好“泛”,就是用酵多,這須要掌握一定的度才行。大面拌好了上案,過去人笨,蹶起屁股憨用氣力和,努得屁嚓嚓的,乾費力揉不好,如今的人可精了,會用扛桿原理,焊一鐵環,套在案上,用擀麵杖壓,省了不少力氣。此時注意面不能和得太軟,軟了,饃要蒸攤了,東倒西歪特難看,所以要不軟不硬的面才好。
第三是熟“小劑”。將大面一把一把拽開,一把就是一個“小劑”,也是一個饃的面。必須用手揉熟。何為熟?就是把硬硬的面和得柔柔和和,做饃時方可得心應手。揉面要用腕力,手上沒功夫者,揉一會就酸痛,甚至要紅腫,要會用左右手,才有歇頭。
第四是做饃。將熟好的“小劑”搓成長25公分左右的長條,用細棍從中壓一條壕,然後用特製的做饃刀把兩邊壓上花,翻轉過來,壕朝下,平面朝上,放倆紅棗,捲起,面的接口要放在饃底,再捏得端端正正,這就做成了“棗糕”。
第五是“泛饃”。(泛字在此借音)將饃放入特製的“泛饃盒”里,再放到熱鍋滾滾的蒸鍋頂部,讓充足的熱量促使饃內酵母迅速繁殖,把饃“泛活”。這個過程要有30-40分鐘左右,與蒸熟一鍋饃所用時間相等。但是饃“泛”了是個什麼樣子,不“泛”是什麼樣子,“泛”過了又是什麼樣,要靠眼感和手感,這就需要經驗了,都要心裡清清楚楚,而且還要判斷準確,否則就做不好。
第六項是掀籠摘裝。掀籠就是掀蒸鍋,除了小心無它可言。摘是蒸好了下鍋,如饃有沾連,要用冷水撩在沾連處,才能不沾壞。裝,就是上蒸鍋,要特別操心,因此時饃泛得很軟,拿起時必須小心翼翼,而且一下就得擱對地方,否則挪來挪去,饃就不成個樣子了。看蒸鍋是此項工作的另一個責任,要會看火、使火,如果不會,千萬不要逞能,這裡不能要南郭先生。火要通,火焰要直撲鍋底,蒸饃的屋子要十分熱,約要有34-37度。饃裝入鍋里要放大火,饃才能蒸漂亮,如要續水或者生炭,也要錯開時間,否則火一慢了,你的饃也就有問題了,蒸出來一百個難看,老百姓叫“悠裝”。如果火不快,要會收拾,這要亮本事,能者有條不紊,沒經驗者就手忙腳亂,一錯都錯,要是蒸鍋幹了,還要出事故。有人用“火里求財”來形容也未嘗不可。除此之外,因屋熱外冷,人要里出外進幹活,極易感冒;還有煤氣大,容易煤氣中毒。人在忙中,用心太專,忽視健康和安全,這種教訓也是不少的。

文化習俗

棗糕出籠後要活底。人們過年圖吉祥,還要在饃花頂上點兩點桃紅,把它打扮得更加漂亮美觀。然後放在蓆子上晾透水氣,如怕落灰,就用被單輕輕蓋住,兩天后才能裝入缸里或紙箱裡,還要蓋嚴不使受風,受了風饃要裂口,影響觀瞻。
按風俗,墩蒸鍋到最後,要蒸“高”,寓年年登高,蒸魚,諧年年有餘,還有十二屬相等。此外還蒸人口饃,全家每人都有一個,在任意一個人口饃里放一枚硬幣,吃著者就是運氣好。
泡麥面饃的特點是暄、軟,口感極好,微微發甜。過大年走親戚,不帶棗糕就是失了禮數。因此棗糕的質量好與差,就成了人們議論的話題,也成了人們衡量他人愛美之心的一個標準,所以誰也不敢忽視,小心翼翼,如履薄冰。饃蒸好了,喜上眉梢,盡情享受勞動成果帶來的樂趣,家庭主婦們要相跟上各戶參觀,互傳經驗,講解得失;要是蒸壞了,一家子不高興,主婦要哭鼻子,走親戚拿不出手,連年都過不好,仿佛是老天有什麼懲罰似的。過了正月十五,門口盤上老火,把棗糕烤得金黃,再放到屋裡爐火邊炕乾,吃著又是一番風味,酥甜可口,越嚼越香,是老少鹹宜的美食佳品。
大致可以記這么幾條,麥芽要不長不短,酵要不稀不稠,面要不軟不硬,“泛饃”要正好,屋子要熱火要快,人的心態還要平穩,出現問題要有應對的辦法。雖然說是一個勞動過程,似乎還有一些哲學道理也包含在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