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海

泛海

《泛海》是明代中期大儒王守仁,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人世一切的艱難挫折,詩人原本就不放在心中,萬物的變化只不過如同浮雲掠過太空一樣,在心中留不下任何痕跡。儘管這海上風雲變色、巨浪滔天,只要我心不為所動,這大浪又算得了什麼?

充分表現了王守仁堅毅無畏的品質,同時也反映了王守仁的哲學觀:“戒慎不睹,恐懼不聞,養得此心純是天理”,便自然能達到心靈的純明境界。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泛海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出處:《王陽明全集》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王守仁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泛海
泛海
險夷原不滯胸中,
何異浮雲過太空?
夜靜海濤三萬里,
月明飛錫下天風①。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①飛錫:錫杖,即和尚的禪杖。多指和尚雲遊,作者藉此表達他淡然世間榮辱的洒然心態。
飛錫是講智者大師的典故,大師到了天台山,在兩山之間,將錫杖一丟,就乘錫杖而飛過。
天風:天地之正氣的意思。

作品譯文

一切艱難險阻,在我看起來,就如天上漂浮的一朵朵白雲,不應停滯於心中,而天空的顏色,是潔淨湛藍的。
夜深人靜時,我思考著國家的命運,思考著自己的人生經歷,儘是大起大落,如海中波濤一般。我將乘天地之正氣,秉光明的心地,去接受任何的人生艱難險阻的挑戰。

創作背景

王陽明當時受奸臣劉瑾迫害,要追殺他。他那時正在學天台宗的禪,他逃到一處躲起來,故意留下一對鞋在水邊,追殺他的人以為他投水了。這時他心中平靜,看空了生死,這首詩的氣派極大。飛錫是講智者大師的典故,大師到了天台山,在兩山之間,將錫杖一丟,就乘錫杖而飛過。
公元1506年(明武宗正德元年),王守仁在仕途上遇到了一次嚴重的挫折。當時皇帝朱厚照昏庸無道,朝中宦官劉瑾專權,戴銑、薄彥微等官員上疏勸諫,惹惱了劉瑾,立即下令逮捕戴、薄等二十餘人。王守仁仗義執言。結果也被劉瑾廷杖四十,投入大牢,還將王守仁罰跪於金水橋南,隨後謫貶為貴州龍場驛驛丞。如此,劉瑾還不肯罷休,派人暗中跟蹤王守仁,準備路中進行暗殺。王守仁急中生智,做出投江自殺的假象,並題下絕命詩一首,騙過了尾隨的殺手,搭上了前往福建的商船。不料,當他坐船行於海上,卻遇上大風暴,船隻幾乎傾覆。王守仁此時卻毫不畏懼地坐在船上,寫下了這首著名的《泛海》。

作品鑑賞

《泛海》這首詩意態瀟灑,有一股正義的豪情,表達了王陽明淡然世間榮辱的洒然心態。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哲學思想家和教育家,由他主張的“心學”和開創的陽明學派在後世產生了很大影響。王陽明的學說打破了當時理學家們對於“人”的鉗制,解放了一大批人的心靈世界,漸漸成為思想界的一種風尚。
詩歌頭兩句“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原”說明人世一切的艱難挫折,詩人原本就不放在心中,萬物的變化只不過如同浮雲掠過太空一樣,在心中留不下任何痕跡。儘管這海上風雲變色、巨浪滔天,只要我心不為所動,這大浪又算得了什麼?這兩句詩,充分表現了王守仁堅毅無畏的品質,同時也反映了王守仁的哲學觀:“戒慎不睹,恐懼不聞,養得此心純是天理”,便自然能達到心靈的純明境界。
在詩歌的三、四兩句中,詩人更進一步地描寫了自己心中此時的感受:“夜靜海濤三萬里,月明飛錫下天風”,說在這“靜謐”而遼闊的大海上,自己就好像手拿著錫杖(高僧手持的一種法器),駕著天風,在月光下飛越“海濤三萬里”,這驚濤駭浪中命懸一線的驚險航程,在詩人筆下竟成了如此富有詩意的一次旅行。說到“靜”字,還有一個故事:唐代禪宗高僧惠能有一次聽兩人辯論說風幡動,一個說是風動,一個說是幡動,惠能卻說,都不是,是你們的心在動。王守仁的“心學”中也有類似的論述,他說,“可知充天塞地中間,只有這個靈明,人只為形體自間隔了。我的靈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仰他高?地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俯他深?鬼神沒有我的靈明,誰去辨他吉凶災祥?天地鬼神萬物離卻我的靈明,便沒有天地鬼神萬物了。”(王守仁《王陽明全集》)。
從《泛海》的創作背景看,《泛海》這首詩體現了詩人灑脫的心胸和強烈的自信,以及詩歌背後所蘊藏的深刻哲理。章太炎評價王陽明心學時曾說過四個字“自尊無畏”,這四字從《泛海》中得到了較好的體現。

作者簡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浙江餘姚人。明代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軍事家。因他曾在紹興城外的陽明洞讀書講學,故白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他主張以心為本體,提倡“良知良能”“格物致知,自求於心”,提出“求理於吾心”的知行合一說。著作有《傳習錄》等。
王守仁像王守仁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