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雲寺塔(安徽省岳西縣法雲寺塔)

法雲寺塔(安徽省岳西縣法雲寺塔)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法雲寺塔 一名後沖寺塔,位於安徽省岳西縣城東南6公里的金山鄉後沖。清同治年間重修法雲寺碑載:“潛北後山寺,又名法雲寺,浮屠七級,建於晉鹹和年間(326—334年)。是安徽省縣級保護單位。

為樓閣式建築,平面方形,7層,通高23米。二至七層四面均辟圭形門,每層每面各有10個磚雕神龕,龕內有一大二小3個佛像,形象逼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法雲寺塔
  • 地理位置:安徽省岳西縣
  • 建築年代:晉鹹和年間(326—334年)
  • 塔形:四方形七級
建築格局,文物價值,文物保護,地圖信息,

建築格局

建於晉鹹和年間(326—334年)。鹹豐之際,劫火四起,塔存而棟宇皆毀……”。重修的法雲寺於1958年拆毀。現存的古塔,為本縣最高的築結構佛教建築。塔為四方形七級,通高28米,飛檐斗拱,屬樓閣式建築;塔基寬3.5米,高1.35米,為條石砌成。中有塔心室,中空至頂,每層每面砌有10個磚雕神龕,每龕有1大2小3個佛像,佛像系印模燒製圖案,中為如來佛祖,左右為迦葉和阿儺,形象生動逼真。塔內所塑佛像總計有1680尊,形象生動逼真,塔頂稍壞,余皆完好。
維修前,塔身殘高20.6米,底層單面闊3.2米,壁厚80至100厘米。各層設腰檐、平座,下置“磚制仿木斗拱”,腰檐均用磚砌坡形屋面。其中,二、三層腰檐用“重拱偷心造”,橫拱為“鴛鴦交手”,“補間”五朵,轉角鋪作45度斗拱;五層“補間”三朵,其餘技法和三、四層腰檐斗拱相同;六層腰檐不用拱;七層無腰檐。各層平座寬度在10厘米左右,其下磚砌“須彌座”、“束腰”、“圭角”等造型,這些造型構圖別出,與各層的腰檐、斗拱相間,繁簡得體,效果生動,不失為獨具匠心之作。

文物價值

凝聚了我國古代人民的勞動智慧和結晶。具有重要的文物考古價值和研究價值。

文物保護

縣人民政府於1983年8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8年,由省文物局及縣政府撥專款30萬元對法雲寺塔進行加固維修,並於2009年5月正式動工。

地圖信息

地址: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