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福火車總站

法蘭克福火車總站

法蘭克福火車總站(德語:Frankfurt (Main) Hauptbahnhof),又稱美因河畔法蘭克福火車總站。是德國黑森州南部城市美因河畔法蘭克福最重要的鐵路車站,也是德國第二繁忙的長途車站,日均旅客運輸量達460000人次。 該法蘭克福火車總站為盡頭站。1888年開業時稱為“法蘭克福中央車站”(Centralbahnhof Frankfurt),現為德鐵車站及服務轄下最高級別的21座一等站之一。由於其所處德國中部,德國鐵路將其定位為德國鐵路運輸中最重要的“交通轉盤”(Verkehrsdrehscheibe)。

在高峰日,會有約1170班列車駛過車站。在車站地下並設有快鐵車站和捷運車站,並藉此連結法蘭克福的區域鐵路網,包括萊茵-美因城市快鐵與法蘭克福捷運。

基本介紹

車站方位,歷史沿革,初始狀態,規劃,落實,鐵路運營,擴建及改建,進一步改造,站台線路,運營情況,長途運輸,區域及快鐵運輸,

車站方位

法蘭克福火車總站位於林蔭環路西南端的法蘭克福市分區加盧斯境內。站內的店鋪連廊“B層”(B-Ebene)則有部分屬於車站社區。車站建築南靠曼海姆街、北接郵政街、東鄰火車總站畔廣場。位於西側的則是軌道前地。

歷史沿革

初始狀態

在原絞刑場上的火車總站建造之前,曾有三座西部車站位於當時城郊的加盧斯壕溝旁(即今車站社區內),分別作為陶努斯鐵路、美因-威悉鐵路和美因-內卡鐵路的終點。

規劃

隨著19世紀末旅客人數的增加,三座西部車站的運力日益不足,但受制於法蘭克福自由市周邊各州國的領土隸屬關係,改變的阻力極大。直至普魯士於1866年相繼吞併了法蘭克福、拿騷和黑森-卡塞爾之後,相關障礙才基本消除,因此興建一座中央車站的規劃被重視起來。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戰爭中,既有狀態的劣勢尤為明顯——當時分散的鐵路車站嚴重妨礙了部隊的調動。與之前的三座西部車站一樣,新車站將以盡頭站的樣式實現。最初規劃的應是一座帶有34條到發線的大型車站。由於規模過於巨大,隨後又出現了一個“僅”帶有18條到發線的方案。郵政及貨物到發應在列車大廳的下方進行,短途運輸則應在室外進行,這將通過後來建造的貨運站而實現。市議會直至1875年才參與商議,他們希望將鐵路設施從設施環路遷移至原絞刑場(Galgenfeld)內。而在西部車站的軌道區域將設立一個以皇帝街為主軸的新分區,那裡將不再進行鐵路運營。該方案還具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因為新站幾乎不會受既有線路的影響,故而在施工階段可以不受干擾的實施。
法蘭克福火車總站
通車日車站大樓
自1880年起,普魯士建築學院舉辦了一項由所有重要建築師參與的競賽,以設計出“挑戰最高藝術力量的紀念性建築”。這場建築設計競賽共收到55份設計方案,最終由來自艾爾薩斯首府斯特拉斯堡的地建專員暨大學營造師赫爾曼·埃格特於1881年脫穎而出。他受命負責車站大樓的規劃和建設。專門從事鋼構物建築的柏林建築師約翰·威廉·施韋德勒則獲得第二名。他成為三座新建鐵制列車大廳的設計工程師,這些大廳有28米高的筒形穹頂,各由六條軌道上的三座站台組成。

落實

1888年8月18日,法蘭克福中央車站(Centralbahnhof Frankfurt)僅歷時五年建設便正式落成。接下來的幾年中,在車站大樓的東側興起了車站社區,該區域持續得到充分開發,直至1900年。而在1915年萊比錫火車總站落成之前,法蘭克福火車總站一直是歐洲最大的鐵路車站。

鐵路運營

法蘭克福火車總站是為路線操作而設。鐵路線的接車線和發車線採取並排布設。
在開幕日傍晚,有一列火車無法及時制動而衝出了擋車器,並造成機車和站台橫道的鋪石路面損壞。這是一系列此類事件的開端,在新聞界引起了一些嘲諷。同類事故於1901年12月6日發生的奧斯坦德-維也納快車“強行”穿越事故達到頂點,當時牽引機車及煤水車直至沖入一/二等候車室才停下來。
法蘭克福火車總站
1903年的站前廣場
有及於此,許多機車駕駛員在進站過程中都會非常小心,並在與止沖檔仍有一段距離處便停車。然而,此舉將導致列尾的車廂無法靠入站台,也不符合運營管理的規定。機車駕駛員因此會被告誡應“儘可能靠近擋車器”。

擴建及改建

1924年,建築的兩座外側大廳以新古典主義風格進行了擴建。軌道數量則增加至25條(1至24道及1a道)。在南入口處還安裝了帶有候鳥運動主題的浮雕。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車站成為盟軍空襲的目標,因此例如在1944年12月11日,便有近1000噸多用途炸彈被投向車站。車站大樓在法蘭克福轟炸中僅受到輕微破壞,但列車大廳的玻璃盡毀。為了保護旅客免受雨淋,以往的玻璃表面以木材進行部分封閉,並作為一項應急措施維持了近60年之久。1956年,車站完全實現電氣化。
在1955年至1957年間,一座豎立在9道和10道之間、高22米的信號塔落成。在那裡,當時歐洲最大和最現代化的軌道分布信號所(帶車次信號裝置)於1957年投入運行,16個操作員自此可對15000個繼電相關設備進行控制。信號塔現已被列為文物保護建築。
法蘭克福火車總站
歷史性的信號所,現為文物保護建築
同樣在1957年,用於調車的九台蒸汽機車被七台柴油機車所取代。1960年代初,車站建立了德國最大的快件貨物處理設施,但這些年來的年均行包和快貨處理量僅為1500萬件。設施還包括車站和餐車的供應中心,以及自營的甜品店、麵包店和肉鋪。兩個鐵路郵局也是大型設施的一部分,還有70台貨運升降機。
鑒於日益嚴重的城市交通問題,儘管從經濟上無利可圖,但當局還是在1960年代再次提出了建立城市連線鐵路的想法。與位於內城的法蘭克福捷運B-隧道一起,地下鐵路設施的建設始於1971年。其中配電層創建了一個大型店鋪通廊(B層),由此可與各設四線的一座捷運站(C層)和一座快鐵站(D層)、以及一座三層的地下車庫(部分可用作民防設施),通過大量的走道和階梯相連。這裡有該市當時最早的公共自動扶梯。從B層還可以通抵位於車站前方的廣場——火車總站畔上的有軌電車站,這也是過去的途經。在此期間,於街面處則增設了一條人行橫道。
法蘭克福火車總站
車站大廳於1960年仍設站台閘口
地下設施是通過開放式施工法建設:首先拆除車站大樓的北翼,以便在長途列車大廳下方建造快鐵站,然後使用原始的外牆進行重建。地下車站於1978年投入運營。同時還建造了一個兩層的防空洞,為鐵路員工在緊急情況下提供保護。所有通信操作都可在此地堡中完成,它也可以用作廣播設備。即便如今已不再儲備罐頭等物資,其技術設備(空氣濾清設備、發電機等)仍然能夠隨時完全運作。
法蘭克福火車總站
原始站牌複製品
早在1970年代初,車站便取消了對站台票的要求,並拆除了相應的站台閘口。隨著1991年6月引入城際快車(ICE)作業,從6道至9道間的兩座站台進行了加寬、加高和加長。為了贏得拓寬空間,當時已失效的行包站台遭到拆除。
從2002年至2006年,因考慮到紀念物保存的需求,當局對五個被列為文物保護建築、但仍持續運作的列車大廳頂篷進行了全面翻新。總計有約60000平方米的頂面和牆面覆板——包括約30000平方米的玻璃得到翻新,並更換了5000噸鋼材。為了這項基礎修繕,還開發出一套特殊的循環工序作為裝配理念。在施工期間,會沿屋頂的長度拉起一個十米高的組裝和運輸平台。其中塔吊被安裝在平台的中部。每根柱子高達150噸的支承負荷被部分引導至地下室層,並在那裡設立基礎。循環工序整合了所有的工作流程,因此平台每兩周會在各大廳移動一次。螺釘自此取代鉚釘作為固定介質;特別為此開發的鉚頭螺釘已經獲得了聯邦鐵道部的個別批准。車站屋頂的整修將使得日照的面積大幅提升。與原始狀態一樣,支承屋頂的桁架被漆成淺灰色,因此顯得較輕。楔件中的薔薇花飾自此則被漆成深藍色,因而更易於觀察。整個施工過程幾乎都是在距出行者頭頂十米高的地方發生。
法蘭克福火車總站
五座列車大廳軌道一側
翻新工作開始後不久還發生了一起事故,車站大樓北部的部分頂篷在焊接過程中引發火災。這裡的“北部通風中心”幾乎完全被毀,必須更換。此外,由於在火災期間仍吸入空氣,大樓內部——尤其是B層也受到了污染和損害。
頂篷翻新的投資總額為1.17億歐元。其中80%的費用由聯邦政府承擔。
2013年進行了外牆的翻新。
列車大廳、接待大廳以及地下車站的內部裝飾也已完成現代化。例如在捷運站更換了已有30年之久的壁畫。如今站台上已經出現了液晶顯示器,而不是老舊的翻頁顯示器。如同威斯巴登火車總站一樣,七個立式玻璃和鋼製亭樓取代了以往的站台橫道。在2006年中期,從快鐵站台至捷運以及在列車大廳的站台橫道上還安裝了立式的透明升降機。
由於行李推車經常失竊,每年造成的損失高達30000歐元,因此法蘭克福火車總站安裝了一個安全系統,以防止行李推車從鐵路場所被推走。當它們通過紅色標記時,前輪便會被鎖定。該系統最初是為購物車而開發,並作出了相應的調整。鑒於客流量的增加,行李推車的租用其後被中止,因為已無足夠的空間確保全全操作。
2001年底,電子信號所開始工作,其四階段調試已於2005年11月27日完成。它取代了自1957年啟用、已處理2000萬次列車和1億次調車運行的軌道分布信號所。自1986年3月27日起,由於老齡化而引起的磨損,舊信號所的設備負載以及內部配線切換檔位的絕緣層已被禁用。新的信號所分為兩個子中心(北和南),在其投入使用時是德國最大的兩層配地下室的信號所建築。
自此,進出站限速從30千米/小時局部提高至40-60千米/小時,並通過增設的轉轍器增加了新的進路及出發路徑。所有的進站軌道都設立了變軌操作,並將總站的13條到發線進一步分為兩個部分(車頂信號)。該設施由845個控制單元組成,其中包括340個轉轍器和脫軌器以及67個主信號機。信號所可由來自法蘭克福運營中心的6名調度員和1名主管進行遠程操作。信號所的投資總額為1.32億歐元。從站台橫道往快鐵的北出入口
藉助新的信號所,可為火車總站的軌道設施和進站線路進行大規模改擴建奠定基礎,以便將來更好的利用總站的到發線並增加其容量。
從2010年7月至2010年9月,12/13道站台被拆除和重建。站台天頂藉助混凝土鋸與下部結構分離,再將其分解成多個部分並重新澆築成預鑄混凝土。新站台使用與主站台和站台橫道相同的花崗岩地板。大廳的外側部分則設有一個130米長的新站台頂篷。站台翻新工程總計花費850萬歐元。

進一步改造

一些進站線路的容量被視為已耗盡。多條路線(例如ICE 50號線和RB 55號線)有部分已無法再經行法蘭克福火車總站。對於南北向聯繫的長途列車,出於加速原因而僅使用四條到發線(6至9道)。
為了減輕盡頭站、尤其是法蘭克福鐵路樞紐的諸多交通劣勢,自法蘭克福火車總站投入運營以來,人們一直在討論各種想法和建議,以消除相關的不利影響或將車站整體搬遷。這些建議大多由於技術問題和缺乏經濟性而被否決。
法蘭克福火車總站
從站台橫道往快鐵的北出入口
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關於設立地下通過式車站的各種方案引發討論。由此產生的法蘭克福21概念構想將法蘭克福火車總站轉變為具有12條到發線的通過站。由於缺乏資金,這項1996年提出的項目於2001年被擱置。隨著則開始推進萊茵美因加號項目。
德國鐵路股份公司計畫,將來自曼海姆美因茨科隆—萊茵/美因高速鐵路方向的長途和區域運輸分離。幾乎所有的長途運輸都將集中在火車總站南側的1至8道上,以減少線路衝突。部分區域運輸將轉移至北側。為此,計畫在2030年之前從法蘭克福南站至總站的1至3道間修建一條連線曲線,即“發電廠彎道”(Kraftwerkskurve),並在總站前地中安裝其它轉轍器。從2007年6月至2021年底,洪堡堤道(Homburger Damm)應進行複線改造。這段800米長的擴建工程預計將耗資1.31億歐元,費用由聯邦政府資助。在企業內部,這條線路被稱為“法蘭克福總站-美因茨州道”(Ffm Hbf–Mainzer Landstraße)。
至2019年,從B層至站前廣場間的通道將斥資1.75億歐元進行改造。2015年12月21日,德國鐵路與法蘭克福市簽訂了一項契約,以實現地下配電層的現代化並創建更多通道。其中迄今為止尚未使用的地下室樓層將用作新建逾千平方米的購物空間。工程應自2016年第四季度開始,至2020年中期完成。法蘭克福市將為1.35億歐元的建設成本貢獻2750萬歐元。
奧芬巴赫市界至下拉德美因河大橋的法蘭克福長途鐵路隧道是一項遠期規劃。它將使得法蘭克福火車總站成為多條長途運輸路線的通過式車站。該項目已被納入《2030年聯邦交通線路規劃》的“緊迫需求”。據估算(2018年11月數據),該項目的成本將高達35億歐元。

站台線路

法蘭克福火車總站是一個24台24線的地面盡頭站。

運營情況

根據德國鐵路股份公司發布的數據,截至2008年,每天共有342班長途列車、290列短途列車和1100班快鐵列車在法蘭克福火車總站到發。

長途運輸

參見:城際快車路線列表和德國城際列車路線列表
法蘭克福火車總站是德國最重要的鐵路樞紐之一。在繁忙時期,每日約有400班長途列車在此停靠。在德國鐵路運營的33條長途客運路線中,每天至少有四對班次通過15個節點,而法蘭克福總站正是這些節點的中心。這些路線主要為兩小時發出一班,但以類似經由疊加的多條路線通常會加密成一小時的周期,往科隆和柏林方向甚至只有半小時1班的間隔。歐洲夜車和夜捷列車開行的夜間班次在法蘭克福則主要停靠法蘭克福機場站和法蘭克福南站。
法蘭克福火車總站長途列車線路表
路線
經由
頻率
ICE 4
(基爾 -) 漢堡 - 漢諾瓦 - 卡塞爾-威廉丘 - 法蘭克福 (- 達姆施塔特)
一對班次
ICE 11
(漢堡-阿爾托納 - 漢堡 -) 柏林 - 萊比錫 - 愛爾福特 - 富爾達 - 法蘭克福 - 曼海姆 - 斯圖加特 - 烏爾姆 - 奧格斯堡 - 慕尼黑
兩小時1班
ICE 12
柏林 - 不倫瑞克 - 哥廷根 - 卡塞爾-威廉丘 - 富爾達 - 法蘭克福 - 曼海姆 - 卡爾斯魯厄 - 弗賴堡 - 巴塞爾 (- 伯爾尼 - 因特拉肯)
兩小時1班
ICE 13
柏林東 - 柏林 - 不倫瑞克 - 哥廷根 - 卡塞爾-威廉丘 - 富爾達 - 法蘭克福
個別班次
ICE15
(瓦爾內明德 - 羅斯托克 - 諾伊斯特雷利茨 -) 柏林 - 哈雷 - 愛爾福特 - 法蘭克福
兩小時1班
ICE 20
(基爾 -) 漢堡 - 漢諾瓦 - 哥廷根 - 卡塞爾-威廉丘 - 富爾達 - 法蘭克福 - 曼海姆 - 卡爾斯魯厄 - 弗賴堡 - 巴塞爾 - 蘇黎世 (- 庫爾)
兩小時1班
ICE 22
(基爾 - 新明斯特 -)
漢堡 -
漢諾瓦 - 哥廷根 - 卡塞爾-威廉丘 - 富爾達 - 法蘭克福 - 法蘭克福機場 - 曼海姆 - 斯圖加特
兩小時1班
漢堡-阿爾托納 -
-
(奧爾登堡 - 不萊梅 -)
ICE 26
(賓茨 - 施特拉爾松德 - 羅斯托克 - 什未林 -) 漢堡 - 漢諾瓦 - 哥廷根 - 卡塞爾-威廉丘 - 吉森 - 法蘭克福 - 達姆施塔特 - 海德堡 - 卡爾斯魯厄
兩小時1班
ICE 31
基爾 - 新明斯特 -
漢堡 - 不萊梅 - 明斯特 - 多特蒙德 - 伍珀塔爾 - 科隆 - 波恩 - 美因茨 - 法蘭克福 - 維爾茨堡 - 紐倫堡 -
雷根斯堡 - 帕紹
兩小時1班
漢堡-阿爾托納 -
因戈爾施塔特 - 慕尼黑
ICE 41
(多特蒙德 - 波鴻 -) 埃森 - 杜伊斯堡 - 杜塞道夫 - 科隆展會/道依茨 - 法蘭克福機場 - 法蘭克福 - 阿沙芬堡 - 維爾茨堡 - 紐倫堡 - 慕尼黑
每小時1班
ICE 49
科隆 - 錫格堡/波恩 - 蒙塔鮑爾 - 林堡南 - 法蘭克福機場 - 法蘭克福
個別班次
ICE 50
德勒斯登 - 萊比錫 - 愛爾福特 - 艾森納赫 - 富爾達 - 法蘭克福 - 法蘭克福機場 - 美因茨 - 威斯巴登
兩小時1班
ICE 78
阿姆斯特丹 - 烏得勒支 - 阿納姆 - 奧伯豪森 - 杜伊斯堡 - 杜塞道夫 - 科隆 - 法蘭克福機場 - 法蘭克福
兩小時1班
ICE 79
布魯塞爾 - 列日 - 亞琛 - 科隆 - 法蘭克福機場 - 法蘭克福
兩小時1班
ICE 82
法蘭克福 - 曼海姆 -
凱澤斯勞滕 - 薩爾布呂肯 -
巴黎
兩小時1班
卡爾斯魯厄 - 斯特拉斯堡 -
TGV 84
法蘭克福 - 曼海姆 - 卡爾斯魯厄 - 斯特拉斯堡 - 米盧斯 - 貝爾福-蒙貝利亞爾 - 貝桑松 - 沙隆 - 里昂 - 阿維尼翁 - 艾克斯 - 馬賽
1對班次
ECE 85
法蘭克福 - 曼海姆 - 卡爾斯魯厄 - 弗賴堡 - 巴塞爾 - 奧爾滕 -
下行:琉森 - 阿爾特-戈爾道 - 貝林佐納 - 盧加諾 - 基亞索 - 科莫 - 蒙扎 -
米蘭
1對班次
上行:伯爾尼 - 圖恩 - 施皮茨 - 菲斯普 - 布里格 - 多莫多索拉 - 斯特雷薩 -
RJ 90
法蘭克福 - 曼海姆 - 斯圖加特 - 烏爾姆 - 奧格斯堡 - 慕尼黑 - 羅森海姆 - 薩爾茨堡 - 林茨 - 聖帕爾滕 - 維也納 - 海吉什豪洛姆 - 傑爾 - 布達佩斯
周末1對班次
城際特快列車 91
(多特蒙德 - 科隆 - 波恩 - 科布倫茨 - 美因茨 -) 法蘭克福 - 維爾茨堡 - 紐倫堡 - 雷根斯堡 - 帕紹 - 林茨 - 聖帕爾滕 - 維也納
兩小時1班
IC 26
韋斯特蘭- 漢堡 - 漢諾瓦 - 哥廷根 - 卡塞爾-威廉丘 - 吉森 - 法蘭克福 - 達姆施塔特 - 海德堡 - 布魯薩爾 - 卡爾斯魯厄
1對班次
IC 30
漢堡 - 不萊梅 - 明斯特 - 多特蒙德 - 埃森 - 杜伊斯堡 - 杜塞道夫 - 科隆 - 波恩 - 科布倫茨 - 美因茨 - 法蘭克福機場 - 法蘭克福
個別班次
IC 31
(基爾 / 呂貝克 -) 漢堡 - 不萊梅 - 明斯特 - 多特蒙德 - 科隆 - 波恩 - 科布倫茨 - 美因茨 - 法蘭克福 (- 維爾茨堡 - 紐倫堡 - 雷根斯堡 - 帕紹)
兩小時1班
IC 50
柏林 - 哈雷 - 萊比錫 - 魏瑪 - 愛爾福特 - 艾森納赫 - 富爾達 - 哈瑙 - 法蘭克福 - 達姆施塔特 - 海德堡 - 卡爾斯魯厄
個別班次
EC 62
法蘭克福 - 達姆施塔特 - 海德堡 - 斯圖加特 - 烏爾姆 - 奧格斯堡 - 慕尼黑 - 羅森海姆 - 薩爾茨堡 -
菲拉赫 - 克拉根福
2對班次
格拉茨
在1960年代末,每天有逾1200班列車在法蘭克福進出。憑藉日均260班長途列車圖定通過法蘭克福火車總站的運量,該站於1989年的夏季運行圖中成為德國聯邦鐵路網路中的八大樞紐之一。在2004年度運行圖中,日均則有470班圖定長途列車到發,使法蘭克福樞紐(含火車總站及其他車站)成為德國鐵路網路中最重要的樞紐。由於火車總站的負擔過重,威斯巴登-德勒斯登路線的城際特快列車列車已自2013年底起繞開法蘭克福。在2014年,法蘭克福樞紐所產生的480749分鐘的長途運輸延誤時間中,有35%歸因於火車總站。

區域及快鐵運輸

在鐵路短途客運方面,每天有約650班區域性列車和120班快鐵列車通過這座盡頭站。在尖峰時段(即6至9時及14至19時)則各增開有約80班加密班次。
法蘭克福火車總站區域快鐵列車線路表
路線
經由
頻率
運營商
RE 2
法蘭克福 - 法蘭克福機場 - 呂瑟爾斯海姆 - 美因茨 - 賓根 - 博帕德 - 科布倫茨
兩小時1班
德鐵區域中部
RE 3
法蘭克福 - 法蘭克福機場 - 呂瑟爾斯海姆 - 美因茨 - 巴特克羅伊茨納赫 - 諾因基興 - 薩爾布呂肯
兩小時1班
弗列克斯
RE 4
法蘭克福 - 美因茨 - 沃爾姆斯 - 弗蘭肯塔爾 - 路德維希港 - 希弗施塔特 - 施派爾 - 蓋默斯海姆 - 卡爾斯魯厄
兩小時1班
德鐵區域中部
RE 9
法蘭克福 - 美因茨-卡斯特爾 - 威斯巴登-比布里希 - 威斯巴登-席爾施泰因 - 下瓦盧夫 - 埃爾特維勒
每小時1班
(僅尖峰時段)
菲亞斯
RE 14
法蘭克福 - 法蘭克福-霍赫斯特 - 美因茨 - 沃爾姆斯 - 弗蘭肯塔爾 - 路德維希港中心 - 曼海姆
兩小時1班
德鐵區域中部
RE 20
法蘭克福 - 法蘭克福-霍赫斯特 - 尼登豪森 - 林堡
每小時1班
(僅尖峰時段)
RE 30
法蘭克福 - 弗里德貝格 - 吉森 - 馬爾堡 - 特雷薩 - 瓦貝爾恩 - 卡塞爾-威廉丘 - 卡塞爾
兩小時1班
RE 50
法蘭克福 - 法蘭克福南 - 奧芬巴赫 - 哈瑙 - 蓋爾恩豪森 - 韋希特斯巴赫 - 施呂希滕 - 富爾達
每小時1班
RE 54
法蘭克福 - 法蘭克福南 - 美因塔爾 - 哈瑙 - 卡爾 - 阿沙芬堡 - 維爾茨堡 - 班貝格
兩小時1班
德鐵區域弗蘭肯
RE 55
法蘭克福 - 法蘭克福南 - 奧芬巴赫 - 哈瑙 - 卡爾 - 阿沙芬堡 - 維爾茨堡 - 班貝格
兩小時1班
RE 60
法蘭克福 - 達姆施塔特 - 本斯海姆 - 魏恩海姆 - 曼海姆
每小時1班
德鐵區域中部
RE 70
法蘭克福 - 大格勞-東貝格 - 里德施塔特-戈德勞 - 蓋恩斯海姆 - 比布利斯 - 曼海姆
每小時1班
RE 85
法蘭克福 - 法蘭克福南 - 奧芬巴赫 - 哈瑙 - 巴本豪森 - 大烏姆施塔特維貝爾斯巴赫 (- 埃爾巴赫)
兩小時1班
菲亞斯
RE 98
法蘭克福 - 弗里德貝格 - 吉森 - 馬爾堡 - 特雷薩 - 瓦貝爾恩 - 卡塞爾-威廉丘 - 卡塞爾
兩小時1班
黑森州立鐵路
RE 99
法蘭克福 - 弗里德貝格 - 吉森 - 韋茨拉爾 - 迪倫堡 - 海格 - 錫根
兩小時1班
RB 10
法蘭克福 - 法蘭克福-霍赫斯特 - 美因茨-卡斯特爾 - 威斯巴登 - 呂德斯海姆 - 科布倫茨 - 新維德
半每小時1班
菲亞斯
RB 12
法蘭克福 - 法蘭克福-霍赫斯特 - 凱爾克海姆 - 柯尼希施泰因
半小時1班
黑森州立鐵路
RB 15
法蘭克福 - 巴特洪堡 - 腓特烈斯多夫 - 韋爾海姆 - 新安斯帕赫 - 烏辛根 - 格雷芬維斯巴赫 - 布蘭德奧貝恩多夫
個別班次
(僅尖峰時段)
RB 22
法蘭克福 - 法蘭克福-霍赫斯特 - 尼登豪森 - 林堡
每小時1班
RB 34
法蘭克福 - 巴特菲爾伯爾 - 下多爾費爾登 - 尼德勞 - 格勞堡-斯托克海姆
每小時1班
德鐵區域中部
RB 40
法蘭克福 - 弗里德貝格 - 布茨巴赫 - 吉森 - 韋茨拉爾 - 黑博恩 - 迪倫堡
每小時1班
RB 41
法蘭克福 - 弗里德貝格 - 布茨巴赫 - 吉森 - 馬爾堡 - 克爾伯 - 基希海恩 - 施塔特阿倫多夫 - 特雷薩
每小時1班
RB 48
法蘭克福 - 弗里德貝格 - 拜恩海姆 - 尼達車站
個別班次
(僅尖峰時段)
RB 51
法蘭克福 - 法蘭克福南 - 奧芬巴赫 - 哈瑙 - 蓋爾恩豪森 - 韋希特斯巴赫 (- 巴特索登-薩爾明斯特)
每小時1班
RB 58
法蘭克福 - 法蘭克福南 - 法蘭克福東 - 美因塔爾 - 哈瑙 - 卡爾 - 阿沙芬堡 - 勞法赫
兩小時1班
黑森州立鐵路
RB 61
法蘭克福 - 德賴艾希-布赫施拉格 - 勒德馬克-上羅登 - 迪堡
每小時1班
德鐵區域中部
RB 67
法蘭克福 - 達姆施塔特 - 本斯海姆 - 黑彭海姆 - 魏恩海姆 - 曼海姆 (- 施韋青根)
每小時1班
RB 68
法蘭克福 - 達姆施塔特 - 本斯海姆 - 黑彭海姆 - 魏恩海姆 - 海德堡 (- 維斯洛赫-瓦爾多夫)
每小時1班
RB 82
法蘭克福 - 達姆施塔特北 - 賴恩海姆 - 大烏姆施塔特維貝爾斯巴赫 - 埃爾巴赫 (- 埃伯巴赫)
兩小時1班
菲亞斯
-
法蘭克福 - 下拉德 - 體育場 - 大格勞-東貝格 - 里德施塔特-戈德勞
半小時1班
德鐵區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