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古錄

法古錄

《法古錄》,本草著作,3集。清代魯永斌(憲德)輯於乾隆四十五年(1780)。集先哲名言,匯為一編。魯氏謂“非敢自附於作者之末,不過好古而纂述之”,故名“法古”。書前凡例七條,除闡明體例外,並有藥性理論見解。卷首“用藥總義”十四節,匯集《本草綱目》《本草備要》有關藥性理論,如藥有五味宜忌、藥有補瀉、藥有七情等。正文載藥547種,分草、木、果、谷等十五部。各藥依據《本草綱目》,節取諸家議藥論述,並註明出處。凡例中闡明對藥物歸經、主治、反畏的看法,較有新意。

基本介紹

  • 書名(異名):《法古錄》
  • 作者:魯永斌(憲德)
  • 成書年代:清
  • 歸屬類別:中醫典籍
成書背景,流傳版本,作者簡介,內容簡介,

成書背景

魯氏“心專醫學,時取古人之本草而博覽之”,深感本草諸書“《湯液》之品類少者,既過於簡;而《綱目》之講義多者,又覺其繁,使觀者無所折衷也”,“指示病情,訓解藥性而說焉不詳,語焉不精”。由此,作者列舉諸本草之弊端於後。如“治痰之藥,有治燥痰者,有治濕痰者,諸書第以除痰藥概之。頭痛之藥,有治內傷者,有治外感者,諸書惟以治頭痛而已。殊覺混施,不無貽誤。且如中風數十餘種,傷寒有二十餘條,痹非一條,疝非一症,而更有虛實寒熱之不同、老少強弱之各異,若但以一藥而概治之,則不無缺略而鮮效矣”。而且,每使“後學開卷茫然,莫知精義”。因此,作者立志“好古而纂述之”,每於覽閱之際,“得其精義,即為採錄。存眾物之本性,集先哲之名言,匯為一編”。采掇諸家,條分縷析,主治套用,確切指陳,繁簡合宜,明白曉暢,啟迪後學,裨切實用。“名為法古,實即宜今”,故名《法古錄》。
是書從天、地、人分集為三卷,共收輯陶弘景注《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甄權《藥性本草》、雷斆《炮炙論》、徐之才《藥對》、掌禹錫《嘉祐本草》、蘇頌《圖經本草》、張元素《珍珠囊》、王好古《湯液本草》、李杲《用藥法象》、寇宗奭《本草衍義》、朱震亨《本草拾遺》、李時珍《本草綱目》、汪訒庵《本草備要》等三十七部專著。

流傳版本

現存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稿本,1984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影印本。

作者簡介

魯永斌,清代浙江山陰(今紹興)人,字憲德。年近古稀,留心醫學,時取古本草博覽之。以前代本草或過簡、或過繁,且欠精詳,遂集先哲之名言,匯為《法古錄》。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天、地、人三集。天集,開宗明義,闡明編輯動機,次列三十七部本草專著目錄、凡例、用藥總義,殿後收197味草部藥。地集載藥有木部82味、果部33味、谷部30味、菜部21味。人集列藥有水部13味、土部14味、金部18味、石部45味、人部11味、禽部11味、獸部24味、鱗部17味、介部15味、虫部21味。計輯藥547味。
用藥總義凡20條,論及性味補瀉、升降浮沉、君臣佐使、七情十劑、炮製劑型等。採錄諸家,互為補充,以彰其義。如釋“輕劑”條,首舉徐之才之論為綱,曰“輕可去實,麻黃、葛根之屬是也。”次摘張從正之言為補充:“風寒之邪,始客皮膚,頭痛身熱,宜解其表,《內經》所謂輕而揚之也。癰疽疥痤,俱宜解表,汗以泄之,毒以熏之,皆輕劑也。凡薰洗蒸灸,熨烙刺砭,導引按摩,皆汗法也。”再引李時珍之文而闡釋之:“當作輕可去閉。有表閉、里閉、上閉、下閉。表閉者,風寒傷營,腠理閉密,陽氣怫鬱,不能外出,而為發熱、惡寒、頭痛、脊強諸病,宜輕揚之劑發其汗而表自解也。里閉者,火熱鬱抑,津液不行,皮膚乾閉,而為肌熱、煩熱、頭痛、目腫昏瞀、瘡瘍諸病,宜輕揚之劑以解其肌而火自散也。上閉有二:一則外寒內熱,上焦氣閉,發為咽喉閉痛之症,宜辛涼之劑以揚散之則閉自開;一則飲食寒冷,抑遏陽氣在下,發為胸膈痞滿閉塞之症,宜揚其清而抑其濁,則痞自泰也。下閉也有二:有陽氣陷下,發為里急後重,數至廁而不行之症,但升其陽而大便自順,所謂下者舉之也;有燥熱傷肺、金氣膹郁,竅閉於上而膀胱閉於下,為小便不利之症,以升麻之類,探而吐之,上竅通而小便自利矣,所謂病在下取之上也。”反覆印證,以申輕劑之義。
又如“燥劑”條。之才曰:“燥可去濕,桑白皮、赤小豆之屬是也。”完素認為除了“腫滿脾濕”,宜“桑皮之屬”外,“濕勝於上,以苦吐之,以淡滲之”,仍應歸屬燥劑。時珍進而指出:“濕有外感、有內傷。外感之濕,風雨露嵐霧、地氣水濕襲於皮肉筋骨經絡之間。內傷之濕,生於水飲酒食及脾弱腎強,固不可一例言也。故風藥可以勝濕;燥藥可以除濕;淡藥可以滲濕;泄小便可以引濕;利大便可以逐濕;吐痰涎可以祛濕;濕而有熱,苦寒之劑燥之;濕而有寒,辛熱之劑燥之,不獨桑皮、赤小豆為燥劑也。濕去則燥,故謂之燥。”取捨簡要,循覽易明。
所集547味藥物,作者均採用同樣體例。諸家並列,相同者,補充完備;不同者,剖析舍取,一任讀者潛心體驗。如“人參”條:魯氏首舉言聞之論:“脈之浮而芤濡虛大遲緩無力,沉而遲澀弱細結代無力者,皆虛而不足,可用也。若弦長緊實滑數有力者,皆火郁內實,不可用也。”再引潔古之說:“喘嗽勿用者,痰實氣壅之喘也。若腎虛氣短喘促者,必用之。”更載仲景之旨:“肺寒而咳勿用者,寒束熱邪壅郁在肺之咳也。若自汗惡寒而咳者,必用也。”又輯入東垣之訓謂:“久病鬱熱在肺勿用者,乃火郁於內,宜發不宜補也。若肺虛火旺、氣短自汗者必用也。”復記丹溪之文曰:“諸病不可驟用者,乃邪氣方銳,宜散不宜補也。若里虛吐痢及久病胃弱、虛痛喜按者,必用也。”末入節齋之言:“陰虛火旺勿用者,乃血虛火亢,能食脈弦而數,涼之則傷胃,溫之則傷肺,不受補者也。若自汗氣短,肢寒脈虛者必用也。”一一羅布並陳,人參之宜忌自明。正如作者自謂:“如此詳審,則人參之可用不可用,思過半也。”
又如“半夏”條,收集約有十家言。選元素言,則側重於配伍及禁忌:“熱痰佐以黃芩,風痰佐以南星,寒痰佐以乾薑,痰痞佐以陳皮、白朮。多用則瀉脾胃;諸血證及口渴者禁用,為其燥津液也;孕婦忌之,用生薑則無害。”用汪機言,則析半夏與貝母之異:“俗以半夏性燥有毒,多以貝母代之。貝母乃太陰肺經之藥,半夏乃太陰肺經、陽明胃經之藥,何可代也?夫咳嗽吐痰,虛勞吐血或痰中見血,諸郁咽痛喉痹,肺癰肺痿,癰疽,婦人乳難,此皆貝母為嚮導,半夏乃禁用之藥。若涎者,脾之液。美味膏粱炙煿,皆能生脾胃濕熱,故涎化為痰,久則痰火上攻,令人昏憒、口噤偏廢、僵仆、謇澀不語。生死旦夕,若非半夏、南星,曷可治乎?若以貝母代之,則翹首待斃矣!”取時珍、白飛霞言,則因其詳於炮製。時珍曰:“今人惟洗去皮垢,湯浸七日,逐日換湯,曝乾切片,薑汁拌焙入藥;或研末以薑汁入湯,浸三日,澄去涎水,曬乾,謂之半夏粉;或將粉用薑汁和作餅,謂之半夏餅;或研末,以薑汁、白礬湯和作餅,楮葉包置籃中,待生黃衣,日乾用,謂之半夏曲。”白飛霞雲:“痰分之病,半夏為主,造而為澀尤佳。治濕痰,以薑汁、白礬湯和之;治風痰,以薑汁、皂莢煮汁和之;治火痰,以薑汁、竹瀝和之;治寒痰,以薑汁、礬湯入白芥子末和之,此造曲妙法。”博收約取,參較異同,推求正變,而半夏之套用、炮製、配伍、禁忌詳且備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