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背村

沿背村

沿背村位於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坊樓鎮中東部,國土面積約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35畝,林地面積4500畝。共有6個村民小組,558戶,人口1968人。沿背村是蓮花縣有名的革命老區,是一片有著豐富的紅色資源和優良革命傳統的紅土地。大革命時期村內犧牲的革命烈士有51名,是著名的“蓮花一枝槍”保護者賀國慶的家鄉;也是將軍農民甘祖昌和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道德模範、“感動中國”2013年度十大人物的龔全珍老阿姨故里;本村共產生過3位縣委書記如蘇國珍,蘇相生,甘才慶;村內保存並維修了賀國慶烈士墓、甘祖昌舊居及將軍回鄉當農民後帶領民眾建設的快省陂、反修橋、電站、引水渠等眾多具有教育意義的建築,有些仍在發揮巨大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沿背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中國華南
  • 地理位置: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坊樓鎮中東部
  • 面積:約 10 km
  • 下轄地區:蘇家自然村等10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
  • 電話區號:0799
  • 郵政編碼:337103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 人口數量:1968人(2016年)
  • 著名景點:甘祖昌將軍故居、賀國慶烈士陵園等
  • 車牌代碼:贛J
行政區劃,紅色教育,並蒂蓮花,風景名勝,著名人物,所獲榮譽,

行政區劃

沿背村隸屬於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坊樓鎮管轄。
沿背村
沿背村南鳥瞰圖

紅色教育

蓮花縣自2016年10月18日正式在沿背村開始接班開展紅色教育培訓以來,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整合形成了以“一套紅色培訓課程、兩個現場體驗套餐、三條紅色教學線路”為鮮明特色的紅色培訓新體系。該縣還和新疆軍區合作共建,建立軍區代表駐院制度,共同研發、講授黨課,為甘祖昌幹部學院的籌建奠定了紮實基礎。截至2018年3月25日,共舉辦培訓班393期,培訓學員17716人。
該縣在打磨訪談式黨課《薪火相傳信念永恆——沿背紅色印記》、提升採茶戲《並蒂蓮花》品質的基礎上,採取向社會公開招標的方式,研發8堂主題黨課。招標研發的系列黨課的教案均已出爐,其中《甘祖昌將軍的家風》、《甘祖昌精神的時代價值》、《甘祖昌的民眾工作法》已進入試講階段,並獲學員好評。同時開發了《伍婆婆送三子參軍》、《一座橋變十二座橋》、《八支香菸的故事》等13堂紅色微黨課,初步形成了一套全面的紅色培訓課程。
該縣在開展紅色培訓時非常重視體驗教學,建立了“三同”、“三史”兩個現場體驗套餐,通過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讓黨員幹部真正撲下身子體驗民生;通過參觀毛主席故居、甘祖昌將軍故居等紅色遺存和重走紅軍小道等活動,重溫黨史、國史、軍史。
該縣還整合全縣的紅色文化資源,以沿背村為中心,串聯全縣,打造了“毛澤東引兵井岡成功決策之路”、“革命先驅追尋真理堅定信念之路”、“甘祖昌龔全珍解甲歸田不忘初心之路”等三條紅色教學線路,線上路上設定了33個教學點,配置微黨課作為背景教學,提供豐富、靈活的學習內容供學員單位選擇。同時延伸到永新、韶山、寧鄉、長沙、井岡山等地,組建大培訓圈,最多可實現6天的培訓安排。
沿背村新穎、別致的培訓內容,受到了省內外的廣泛關注,一些中央部委、江西省許多省直單位以及北京、新疆、湖南、海南等省市一些單位紛紛組織人員前來開展培訓。
沿背村
沿背村紅色教育培訓反修橋現場教學
蓮花一枝槍:1927年,蓮花、寧岡兩縣的農民武裝在地方黨組織的領導下, 攻打永新縣城。戰鬥中,蓮花縣農協糾察隊隊員賀國慶從敵人手中繳獲到了一支“俄國造”步槍。作為獎勵, 赤衛隊把這支槍交給了沿背村人賀國慶保管使用。黨領導的革命行動, 讓反動武裝坐立不安,他們想方設法,誘使和逼迫工農武裝力量交出槍枝。蓮花縣赤衛隊負責人經不住威逼利用, 把赤衛隊的60支槍交出了59支。在《井岡山的鬥爭》一文中,毛澤東這樣寫到:“馬日事變後,除袁、王兩部無損失外,僅遂川保存六枝,蓮花保存一枝,其餘概被豪紳繳去。農民自衛軍如此沒有把握槍枝的能力,這是機會主義路線的結果”。賀國慶堅決不同意繳槍,他帶著槍跑回了坊樓的家中,並將槍拆成三個部分, 分別埋藏在不同的地方。之後賀國慶又將槍取出, 藏於老家湖南攸縣石橋鄉的一個薯窖中。自己則以養鴨人的身份躲避搜捕,看護這支僅存的槍。反動武裝為了查找這支槍, 派出靖衛隊來到賀國慶家, 將賀國慶的父親賀承茂五花大綁, 嚴刑拷問。老人寧死不肯說出賀國慶和槍的下落。殘暴的敵人將賀承茂裹上棉絮,澆上煤油, 活活燒死在沿背村的橋頭。噩耗傳來, 賀國慶怒火中燒, 心中更堅定了要革命, 要用鋼槍消滅反動武裝的決心。
1928年1月, 蓮花縣黨組織負責人找到了正在放鴨的賀國慶, 通知他回蓮花。原來, 率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後, 在寧岡的象山庵召開了永新、蓮花、寧岡三縣縣委書記會議, 指示各縣要迅速開展武裝鬥爭和土地革命。他迅速取出槍, 回到蓮花。不久, 蓮花縣赤衛隊正式成立。全隊10幾名隊員, 除了梭鏢、鳥銃、馬刀之類, 只有賀國慶手上那支真正的槍。時任縣委書記朱亦岳特意寫下了一副對聯:一根槍枝開闢紅色地區在今歲, 萬民團結推翻黑暗統治屬來年。這年春節, 投敵當了靖衛隊長的叛徒帶著兩支槍回老家過年。蓮花縣赤衛隊依託賀國慶手中的這支槍,大造聲勢,嚇退了靖衛隊隊長及隨從,乘勢繳獲了兩支槍。數日後, 靖衛隊組織人員前往坊樓圍剿赤衛隊。蓮花縣赤衛隊聯合縣外革命武裝, 深夜包圍靖衛隊駐地, 並以火攻, 再次奪取了部分槍枝彈藥。由於所奪槍枝良莠不齊, 赤衛隊又在坊樓因陋就簡辦起了一個修械廠。為幫助地方革命力量,不久, 井岡山的主力紅軍又給赤衛隊送來了一批槍枝。
通過奪槍、修槍、送槍, 到了1928年6月, 赤衛隊力量大大增強, 被編為了紅色獨立團,賀國慶擔任了獨立團的一連連長。當年秋天, 國民黨駐江西部隊的一個營起義,營長帶著90支槍,加入到蓮花紅色獨立團,使獨立團擁有的槍枝發展到了220支。團里不僅實現了人手一支槍,部分戰鬥繳獲的槍枝彈藥還支援給了紅軍主力部隊。
在1929年春的一次戰鬥中, 一顆流彈擊中了賀國慶腹部。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賀國慶把手中的槍交給身邊的戰士,叮囑消滅敵人。經過槍林彈雨的錘鍊,由蓮花一支槍發展起來的武裝部隊,一部分加入紅六軍團, 經過長徵到陝北,後改編為八路軍, 逐步發展為了現在的中部戰區陸軍某鐵甲勁旅。另一部分則留在湘贛邊堅持游擊戰, 抗戰爆發後被改編為新四軍, 後壯大為了目前北京衛戍區的某部。1987年10月, 毛澤東的次子毛岸青偕夫人邵華來到蓮花, 瞻仰了蓮花一枝槍革命紀念館後, 揮毫寫下了“蓮花一枝槍, 美名傳四方, 昔日打江山, 今天保家鄉”的留言。

並蒂蓮花

採茶戲《並蒂蓮花》改編自將軍農民甘祖昌和老阿姨龔全珍這對革命伉儷的真實事跡, 由湖南省攸縣鄉土劇作家羅冬元編劇,沿背村農民業餘演出隊排演。該戲已成為沿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基地紅色教育的精品課程之一,入選了文化部2016年度戲曲劇本孵化計畫,獲評2016年江西省優秀舞台藝術創作專項資助項目。
沿背村
《並蒂蓮花》

風景名勝

甘祖昌將軍故居及遺蹟群、賀國慶烈士陵園、南溪河景觀帶等。
沿背村
賀國慶烈士陵園
沿背村
沿背村南溪河生態壩

著名人物

將軍農民甘祖昌、全國道德模範龔全珍、捍衛”蓮花一枝槍“的賀國慶,民國時期縣委書記蘇國珍,蘇相生,甘才慶等革命烈士

所獲榮譽

2021年6月25日,蓮花縣坊樓鎮沿背村黨總支被中共江西省委授予“江西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入選省級紅色名村、中組部紅色美麗村莊試點村。
先後被評為江西省旅遊風情小鎮、江西省水生態文明示範村、江西省文明村。
2022年4月,蓮花縣坊樓鎮沿背村黨總支被中共江西省委授予“2021年度省級鄉村振興模範黨組織”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