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人事天莫若嗇

治人事天莫若嗇

語出《道德經》第五十九章。強調治理百姓和養護身心的重要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治人事天莫若嗇
  • 讀音:zhìrénshìtiānmòruòsè
  • 釋義:治理百姓和養護身心
  • 治人事天:治人,治理百姓;事天,保守精氣
詞目,出處,[譯文],[注釋],評析,解讀,作品簡介,

詞目

治人事天莫若嗇。
,沒有比愛惜精神更為重要的了。
,沒有比農業生產更為重要的了。

出處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①,莫若嗇②。夫唯嗇,是謂早服③;早服謂之重積德④;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⑤,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⑥。”

[譯文]

一譯:治理百姓和養護身心,沒有比愛惜精神更為重要的了。愛惜精神,得以能夠做到早作準備;早作準備,就是不斷地積“德”;不斷地積“德”,就沒有什麼不能攻克的;沒有什麼不能攻克,那就無法估量他的力量;具備了這種無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擔負治理國家的重任。有了治理國家的原則和道理,國家就可以長久維持。國運長久,就叫做根深祗固,符合長久維持之道。
二譯:個人修養和治理天下,沒有比農業生產更為重要的了。而農業生產,取決於早期耕作。不斷地積德就好比早期耕作。不斷地積德,就能夠克服治人事天中的重重困難和風險,以為天下正。沒有不能克服的困難,沒有不能化解的風險,於是,就可以保持福不向禍轉化,保證治人事天沒有終極。治人事天沒有終極,因而可以有安定和諧康樂的國家。有重積德作“國之母”,國家可以長久生存,長久穩定與繁榮。重積德使得國家深根固柢,所以說,重積德是“長生久視”的治國之道。

[注釋]

1、養護身心。對“天”的解釋有兩種,一是指身心,一是指自然。此句意為保養天賦。
2、嗇:或譯作愛惜、保養;或認為是通“穡”,泛指種莊稼。
3、早服:早為準備。
4、重積德:不斷地積德。
5、有國之母:有國,含有保國的意思。母,根本、原則。
6、長生久視:長久地維持、長久存在。

評析

本章講治國與養生的原則和方法。從文字上看,老子講了與別人不同的這樣一個道理,他把吝嗇當作人修身養性的重要美德加以頌揚,而不是專指財物的愛惜。老子認為,吝嗇就是在精神上注意積蓄、養護、厚藏根基,培植力量。真正做到精神上的“嗇”,只有積累雄厚的德,有了德,也就接近了道,這就與聖人治國聯繫到一起了。這裡,把“嗇”解釋為節儉也可以,因為就老子而言,他十分重視“儉”德,這也是道家一貫的思想特徵。
學者王克煜認為,“嗇”可以解釋為治國安邦的根本原則,同時也可以解釋為節儉的美德。老子提出“嗇”這個觀念,這在春秋末年的思想界是很獨特的。老子把“儉”當作“三寶”之一,他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他認為,要“儉”才可以進一步擴大生活的範圍,否則必死矣。張松如說:“嗇者,亦儉也。嗇就是留有餘地;留有餘地,才能早為之備;早為之備,才能在事物即將發生之頃及時予以解決;在事物即將發生之頃及時矛以解決,才能廣有蓄積;廣有蓄積,自然就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自然就具有了無窮的力量。老子認為大而維持國家的統治,小而維持生命的長久,都離不開‘嗇’這條原則,都要從‘嗇’這條原則做起。所以說它是‘長生久視之道也’。嗇與儉當然符合‘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不過,如果強調它是一種消極、退守的政治傾向,就未免只從表面形式上看問題,不見得是看到了它的精神實質。”

解讀

今本《老子》第59章文字為"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與我們校訂後的文字相較,今本《老子》本章里消失、變化的字元語彙主要有:(一)、嗇;(二)、備(帛書本"是謂早備"在今本中被改為"是謂早服")。
本章的一個"嗇"字,給後人留下了千折百轉的解釋空間,越解越玄。
韓非子解為:"嗇之者,愛其精神,嗇其智識也。"
中國大陸研究《老子》的權威、前國家圖書館館長任繼愈說,"嗇,吝嗇,應當用的財物捨不得用。'嗇'是老子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它有愛惜精神、積蓄力量的意義。"
台灣研究《老子》的權威、著名學者陳鼓應認為,嗇當訓義為"愛惜精力"。
《說文》:"田夫謂之嗇夫"。筆者認為,嗇,通"穡",稼穡,即農事、農業生產。王弼注曰:"嗇,農夫農人之治田,務去其殊類,歸於齊一也。全其自然,不急其荒病,除其所以荒病。上承天命,下綏百姓,莫過於此。"王弼在這裡講得清清楚楚,"嗇"即是"農",此解當是老子真義。
"早備是謂重積德"。
積德,積累儲備。德,通得。

作品簡介

《治人事天莫若嗇》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五十九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