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間市黎民居

黎民居鄉是河間的東大門,省道滄保公路、廊崔公路交匯境內,國家重點工程——朔黃鐵路橫跨全境,該鄉是呼南應北,承東接西的重要交通樞紐。該鄉共轄42個行政村,行政區域106平方公里,現有人口43417(其中非農業人口825人)人,10820戶,耕地面積97700畝。全鄉共有各類企業攤點692攤,從事工業生產人員3187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黎民居鄉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地理位置:河北滄州市
  • 面積:106平方公里
黎民居鄉是河間的東大門,省道滄保公路、廊崔公路交匯境內,國家重點工程——朔黃鐵路橫跨全境,該鄉是呼南應北,承東接西的重要交通樞紐。該鄉共轄42個行政村,行政區域106平方公里,現有人口43417(其中非農業人口825人)人,10820戶,耕地面積97700畝。全鄉共有各類企業攤點692攤,從事工業生產人員3187人。
黎民居村地處河北滄州市滄保公路北5公里處,是河間市黎民居鄉人民政府駐地。東距廊泊公路5公里,南距朔黃鐵路2公里。東距滄州市35公里,西距河間40公里。村內有公路直通滄保路及廊泊路,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現有人口1880人,土地4070畝。該村以小棗種植為主,種植面積約2600畝。
黎民居鄉歷史悠久,人傑地靈,交通便利,通訊發達,電力充足,經濟條件十分優越。黎民居鄉始建於北宋年間,取黎民百姓安居樂業之意,這裡鐘靈毓秀,物阜民安。改革開放以來的黎民居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各項事業都有了長足發展。初步形成了集農、工、商、貿於一體的新的小城鎮發展格局。2000年國民生產總值達到6.65億元,年為國家納稅643萬元,人均純收入2626元。
農業產業化發展日新月異,初步形成了“兩紅、兩白、一綠、一養”(兩紅:金絲小棗、三櫻椒;兩白:優質棉、大棚菜;一綠:綠化苗木;一養:養殖)的農業產業結構,並實現規模效益。目前,小棗面積達到4.5萬畝,年產乾棗600萬公斤,年效益3600萬元;三櫻椒麵積3000畝,年產乾椒80萬公斤,年效益達450萬元;優質抗蟲棉15000畝,年效益超過800萬元;大棚菜300畝,發展綠化苗木科技園區200畝。養殖業出現了以養雞、養牛為龍頭,鏈式拉動養羊、養豬等養殖業的綜合發展格局。
全鄉養殖專業村16個,養殖專業戶400多個,蛋雞年存欄30萬隻,肉、奶牛存欄3200頭,羊存欄1.2萬隻,豬存欄1.5萬頭。特產金絲小棗銷往全國各地,享有盛譽。依據向生態農業方向發展的思路,在省農科院的指導幫助下,現正努力籌建兩個500畝的“綠色棗園”科技示範園區,形成良性循環生態區域。
鄉鎮企業欣欣向榮。湧現出年產值超百萬元的企業8家,年產值超千萬元的村7個,形成了以電線電纜、工藝玻璃、汽車配件、螺桿螺母、電工電料等為龍頭的企業群體。電線電纜湧現出以“滄海”、“利興”為龍頭帶動“華通”等中小型企業蓬勃發展的態勢。“凱達”公司是全國僅控的13家之一的電氣化鐵路接觸網零部件產品定點生產廠家,產品已通過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產品主要供應瀋陽、鄭州、昆明、成都、蘭州等鐵路局和哈大、朔黃、內昆、京秦等線路及秦沈高速客運專線。年產值7000萬元,利稅超過1000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