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村(河南省鶴壁市濬縣黎陽鎮河道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位於河南省鶴壁市濬縣黎陽鎮,根據地理位置劃分為東河道與西河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河道村
  • 所屬地區:河南省鶴壁市
  • 耕地:420畝
  • 人均耕地:0.9畝
自然資源,歷史沿革,地圖信息,

自然資源

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花生、大豆等。現有耕地420畝,人均0.9畝,其中水澆地面積占90%。

歷史沿革

曾經是黃河古道,1194年黃河由濬縣改道南移,河道兩邊形成高高的沙坡,洪武六年(1373年)到永樂十五年(1417年)近50年內,大量移民從山西大槐樹遷往中原等地。當祖先們看到高高的沙坡和低洼的濕地,仿佛看到了肥沃的良田和秋天的收穫,於是決定長居至此,這個地方也便稱作“河道”。
這裡曾經有個古渡口,現在人們仍稱它為黎陽津。黎陽津作為古黃河上的重要渡口,也是歷史上著名的官方渡口。據對古黃河頗有研究的濬縣教師王復喜介紹,黎陽津始建於戰國時期,當時稱白馬口,後來隨朝代更替先後改稱天橋津、白馬關、黎陽關、黎陽口和黎陽津。
“黎陽城南雪正飛,黎陽渡頭人未歸。河邊酒家堪寄宿,主人小女能縫衣。”唐代詩人岑參的詩句描繪出了當年黎陽津的繁榮景象。這個戰國時期興建的渡口在後來的2000多年裡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南來北往的人流和物流在這裡聚散,渡口的第三產業相當發達。
黎陽津位於濬縣黎陽鎮角場營村的黃河故堤邊。記者站在黎陽津遺址上放眼望去,一時間竟很難將這裡田疇相連、村落相望的大片土地與奔騰澎湃的黃河聯繫起來。但見殘存的黃河大堤如今已成為斷斷續續的土嶺和土丘,總體上看呈南北走向。“這斷斷續續的丘陵就是黃河故堤。”濬縣文物旅遊局的張富民說,古黃河流經濬縣境內後由黎陽津徑直北流,到了大伾山腳下再沿東北方向流出濬縣。黎陽津這段河道處於平原地帶,當年水面開闊,水流平緩,適合建立渡口,因此自戰國時期修建了黎陽津後直至1194年黃河向南改道離開濬縣之前,黎陽津始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為研究考證黎陽津和濬縣古黃河,王復喜近年來根據史料中對黃河變遷的介紹,多次徒步沿黃河故道實地考察。王復喜引經據典地說,黎陽津作為古黃河的重要渡口,在歷史上不僅發揮了重要的交通運輸作用,而且它地處中原軍事要地,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凡占領黎陽津者無不嚴密布防。早在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起義軍首領陳勝率三千之師從黎陽津北渡黃河進攻趙地;秦二世三年,劉邦與秦軍在黎陽津交戰;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由黎陽津渡黃河入楚與項羽決戰;東漢末期,曹操與袁紹為爭奪黎陽津在此角逐數年。此後,直至宋金對峙時期與黎陽津有關的大大小小的戰事不勝枚舉。
王復喜還講述了一段富有傳奇色彩的歷史故事。東晉後期的燕受到北魏入侵後分裂為北燕和南燕兩個小國。東晉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初春,北魏派出了更大規模的軍隊進攻南燕的鄴城(今安陽),迫使南燕的慕容德決定放棄鄴城向滑台(今滑縣)遷移。當慕容德率鄴城軍民10餘萬人傾城出逃來到黎陽津時天色已晚,由於長途勞頓,隊伍中的老人、婦女和孩子吃不消了,慕容德便命令人馬在黎陽津就地休息,待天明再組織船隻運送隊伍過河。他們剛在黎陽津停下來,後面的探子匆忙來報,說北魏拓跋珪的追兵正在向黎陽津這邊追來。慌忙之中,慕容德來到黎陽津旁的黃花寺,向供奉在這裡的河神磕頭許願說,只要能保佑南燕軍民順利逃過黃河,日後一定給河神塑金身。慕容德剛說完,外面突然下起了鵝毛大雪,氣溫驟降,不到一刻工夫河面便冰凍三尺,慕容德及南燕軍民喜出望外,連夜從冰面上過了黃河。而當拓跋珪的追兵趕到黎陽津時天已放晴,雪融冰消。望著遠去的南燕人馬,拓跋珪認為是黃花寺的神仙在跟他作對,一氣之下命人放火燒掉黃花寺後率兵返回。
慕容德在滑縣得勢稱王以後回到黎陽津重修黃花寺,並將黎陽津改名為天橋津,意為他在這裡得到老天爺的保佑渡過了黃河。這便是黎陽津曾稱為天橋津的由來。
記者從《濬縣志》中找到了這段傳說的依據:“晉慕容德自鄴將徙滑台,至黎陽津風飄渡船,魏軍垂至,三軍色懼,昏而冰合濟,迄旦魏軍至,冰亦消泮,德大喜,改黎陽津為天橋津。”
黎陽津在歷史上的特殊地位,讓這個繁忙的古渡口同時也是個殺聲不斷的古戰場。滔滔黃河水早已遠離了濬縣,而古老的黎陽津仍默默地訴說著黃河的滄桑巨變。

地圖信息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濬縣張開平鍋爐水暖建材東(215省道南)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