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通衢圍龍屋

河源通衢圍龍屋

龍川縣通衢鎮的空氣很清新,乾淨。錦歸村玳峰南山下的禾筆中(地名),有兩座分別約80歲、200歲的半圓形圍龍屋。80歲的半圓形圍龍屋保存得尚好,但另一座已經完全破敗,周圍雜草叢生了。這座半圓形圍龍屋背後建有圍屋15間,橫屋、正副廳、各處廂房等,共有大小房間45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源通衢圍龍屋
  • 環境:空氣很清新,乾淨
  • 所屬:錦歸村玳峰南山下
  • 建築特點:屋兩角有炮樓兩個
圍龍屋裡的故事,建築特點,建築材料,

圍龍屋裡的故事

錦歸村的村民都姓何。這座約歲的半圓形圍龍屋裡,住著何善良兄弟三家人。何善良是這座圍龍屋原主人的後代。關於這座圍龍屋的歷史,善良了如指掌。
大概是80年前,何氏有火旺、景堂、發科、玉泉四兄弟,他們想合建一幢房子住在一塊。如果他們現在還在人世的話,他們都有100多歲了。整個圍龍屋修建了近20年,但還沒有正式落成,通衢就解放了。四兄弟在那個歷史大動盪的時代,各自上演悲歡離合的故事。當年,何發科去別的村裡的佃戶家裡收租,有一個佃戶是個寡婦,後來因故自盡了。土改評定階級成分時,有人就拿著這事來大作文章,說何發科剝削佃戶,逼死農民,何發科因此被判處了死刑。
關於何玉泉,人們說他家是“兩黨對立”,他的兩個兒子一個投了國民黨,一個加入共產黨,幾十年不曾見過一面。後來他們兩人在香港終於會面,兄弟倆抱頭痛哭了一場。何火旺沒什麼故事,他早年橫遭不幸,在車禍中死亡。何景堂的兒子何仁添生了三個兒子,都在這座圍龍屋裡居住。土改時,當時的人民政府分來了11家貧下中農來住,大約有五六十人,其中有幾家人是外姓人。寥寥的幾家外姓人,夾雜在眾多的何姓人之間,感到很不是滋味,於是在“文革”時或“文革”前,搬到別處去了。

建築特點

屋兩角有炮樓兩個,作防匪防賊的瞭望台用。守夜者站在炮樓上,就能對整座圍龍屋的情況一目了然。圍龍屋裡的牆磚多是泥磚,有的地方已坍塌。圍龍前面的坡狀地坪都是用鵝卵石鋪成的,地面平整。因久無人打理,坪上已長滿了雜草。

建築材料

圍龍屋裡的門框都是用木材做的,橫屋裡的廂房有部分門框用石材做成。從外面看這座圍龍屋,可看到圍龍屋和炮樓都是用白灰刷好的,給人以很堅固的感覺。圍龍屋的正廳與很多舊式大屋一樣,在“文革”等歷史時期被塗上了許多時代性和政治性很強的標語。廳里的地板已長滿了碧綠的青苔,成了人們堆放雜物的地方。
這座圍龍屋做得很樸實,其梁檁、窗欞等並沒有繁富的雕花。這只是一座普通的客家民宅。
離這座圍龍屋不遠的地方還有一座更為古老的半圓形圍龍屋,村里人說它有200年以上的歷史了。但這座圍龍屋,只剩下半圓的圍龍還沒倒,其他的房間、廳堂,都成了斷壁殘垣,留給後人憑弔。
何善良住的房子並不是圍龍屋裡面的泥磚房,他在圍屋一側的水泥紅磚房裡住著,不時打掃一下圍龍屋。何善良說,何家這座近百年的圍龍屋如果沒有人管理的話,它也會像那座已被棄置的圍龍屋一樣,成了“遺址”。
我市地處粵東北,最常見的是“府第式”、“四合院式”(如蘇家圍等)的房子,並不常見圓形或半圓形的圍龍屋,而通衢鎮有兩座,這裡大概也有地域上的影響。通衢鎮離客都梅州、興寧都很近,而梅州常見半圓形圍龍屋,圍龍屋遍布梅州全市(含梅江區梅縣區興寧市五華縣豐順縣大埔縣平遠縣蕉嶺縣)等6縣2區。通衢鎮不免也受到了一些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