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棚鎮

河棚鎮

河棚是舒城縣西南山區重鎮,位於萬佛湖上游,轄九個行政村,一個街道,總面積72.78平方公里,總人口20570人(2017年)。河棚鎮是全國農科教示範鄉鎮,有“安徽油茶之鄉”之美譽,俗話說:安徽油茶在舒城,舒城油茶在河棚。境內層巒疊翠,四季常青,寬闊的河棚河像一條玉帶自西向北飄飄而下,牽繞著翡翠般的萬佛湖,入口處兩岸兩峰對峙,西立舒城“四大名山”之一的高峰山,東聳“皖西小九華”之稱的法華寨。佇立峰頂,湖光山色,一覽無餘,令人賞心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河棚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安徽省六安市
  • 電話區號:0564
  • 面積:72.78平方公里
  • 人口:20570人(2017年) 
  • 著名景點:萬佛湖
  • 車牌代碼:皖N
鄉鎮概況,氣候條件,地理氣候,基礎設施,教育,交通,電力,特色資源,旅遊景點,名優特產,茶油,“舒花”茶油,茶葉,板栗,花卉,集鎮建設,人口數據,交通位置,

鄉鎮概況

河棚鎮位於舒城縣西南山區,萬佛湖上游,距縣城36公里,該鎮總面積72.78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面積9238畝,山場面積86638.5畝,水面積400畝,轄9個村,1個街道。自古以來是舒城縣西南山區農產品集散發和商貿購銷大鎮,原河棚區委、區公所所在地。
河棚鎮在安徽省內位置河棚鎮在安徽省內位置
河棚鎮是全國農科教示範鄉鎮,有“安徽油茶之鄉”之美譽,俗話說:安徽油茶在舒城,舒城油茶在河棚。境內層巒疊翠,四季常青,寬闊的河棚河像一條玉帶自西向北飄飄而下,牽繞著翡翠般的萬佛湖,入口處兩岸兩峰對峙,西立舒城“四大名山”之一的高峰山,東聳“皖西小九華”之稱的法華寨。佇立峰頂,湖光山色,一覽無餘,令人賞心悅目。
河棚鎮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神奇秀美的自然景點,竹林三關、朱皇驛店,滴埠栗海敘說著一個個美妙的傳說,仙岩、青蛙石、龍骨沖、化龍尖以形似和景美讓人流連忘返。
河棚這座充滿希望的城鎮,以其健全的城鎮基礎,優越的投資環境和高效優質的社會服務,廣納四海投資。

氣候條件

地處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季風明顯。
年平均氣溫14.3-17.9℃,年最高氣溫40.2℃,年最低氣溫-5.5℃,無霜期223天,年均降水量1033.5-1596.5mm。
土地承載力17-24噸/m2。
河棚鎮
地處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季風明顯。
年平均氣溫14.3-17.9℃,年最高氣溫40.2℃,年最低氣溫-5.5℃,無霜期223天,年均降水量1033.5-1596.5mm。
土地承載力17-24噸/m2。

地理氣候

境內森林覆蓋率達77.8%以上;河棚河是杭埠河支流,屬季節性山河流,匯集流域姜沖河、占沖河、嵐沖河、項沖河、石沖河和龍骨河等6條支流山水入萬佛湖;小型水庫17座,其中小Ⅱ型水庫4座,當家塘324個,堰、壩24條,防洪堤12.5公里,總蓄水量170.5萬立方,有效灌溉面積6310畝。全鎮氣候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小氣候明顯。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降雨量在1000-1700毫米,無霜期205天,平均氣溫14-16℃。境內主要山峰有花岩山,主峰大徽尖,海拔1058米,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最低海拔70米,平均海拔450米;土壤為黃岩礫分化成黃棕壤麻谷沙泥土,有機質含量豐富,土壤PH值在5.2-6.4之間,微酸性土壤。
河棚鎮河棚鎮

基礎設施

教育

鎮內有1所初級中學,在校生1000多人,有9所國小1600多人,有高級教師3人,中級教師95人,初級教師50人。
河棚鎮中心學校(河棚中學),創建於1969年,系淮南師範學校部分下遷至河棚朱皇店。1992年9月,為適應“普九”需要,學校遷至河棚鎮嵐沖村。
河棚鎮學校河棚鎮學校
原校址系先鋒廠職工子弟學校,建於上世紀70年代,已不能適應新形勢下教育發展需要,2005年4月,舒城縣十四屆人民政府第八次常務會議批准河棚鎮中心學校擇址新建。
新校址位於河棚鎮中心地帶,面南背北,地勢平坦,交通便捷,環境優美。
新校區占地60畝。校園主要分為三大功能區,以校園內中軸線水泥路為界,東半部為教學區和生活區,西半部為運動區。東半部主要建築有中學教學樓、行政辦公樓、明德國小教學樓、食堂和學生公寓。西部運動區設計為標準化運動場,內設300m環形跑道,三個標準籃球場。
新校區總建築面積5800m2,總占地面積38600m2,總投入880萬元,為九年一貫制寄宿學校。
醫療 
河棚中心衛生院地處縣城西南山區萬佛湖上游,共9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2.2萬人。衛生院由1956年的聯合診所演變成河棚區衛生院—河棚中心衛生院,業務範圍輻射周邊鄉鎮10萬人。
衛生院在職職工42人,其中副高2人,中級20人,大專以上學歷30人。占地面積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500平方米。其中醫療用房3800平方米,床位40張。為一級甲等醫院,愛嬰衛生院。獲“六安市創建文明行業先進單位”,連續4年被縣政府評為“民眾滿意站所”等榮譽,是醫保和新農合定點醫院。
衛生院設內、外、婦、兒、中醫等職能科室近20個,外科、骨科、婦產科能常規開展二、三類手術及部分四類手術,內科能處理常見病多發病及部分危重症。現有500mA閉路電視X光機、法國ABX血球分析儀、美國GEB超等上萬元大型設備20餘台。
多年來,衛生院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強化醫務人員對待病人有愛心、細心、耐心、責任心的“四心”教育,端正服務思想,增強服務意識,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水平,力求讓病人滿意、讓民眾滿意、讓社會滿意。

交通

舒桐路、山河路穿境而過,距縣城36公里,距省會合肥僅85公里所有村組均晴雨通車。

電力

擁有一座35KW的現代化變電所,戶通電率100%。
河棚鎮
通訊 
擁有三台程控交換機,裝機容量5千門。電話、電視通村率100%。國際國內直撥電話,光纖通信、圖文傳真、移動通訊、分級交換、數據通信、網路通信等門類齊全。
供水 
擁有一座年供水量60萬噸選自來水廠
金融 
設有郵政儲蓄營業所,農村信用社兩家金融服務機構,服務優良,可為廣大客商提供匯兌、存儲等各項金融服務。

特色資源

河棚鎮被譽為安徽的“油茶之鄉”。境內3.26萬畝油茶林占山場面積8.66萬畝的30%。年產油茶籽1200噸,優質茶油460噸,“舒花”牌茶油享譽江淮。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之一,被譽為“東方橄欖油”,營養學家稱之為“天賜中國”。屬山茶科,四季常青,觀賞價值高,主要分布於北緯18°21′-34°34′,東經98°40′-121°4′,垂直分布於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地區。油茶果熟花開,俗稱“抱子懷胎”,即當年9月開花,翌年9月果熟,生殖生長時間長,油茶籽充分沐浴了山川之精華、大自然之靈氣。經提煉製作的精製茶油為純天然綠色保健食用油,極具營養價值,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94%,富含微生素A、B、C、E及多種微量元素,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長期食用,能有效的預防和理療心血管系統疾病。
河棚鎮河棚鎮
2000年以來,河棚鎮黨委、政府咬定青山不放鬆,立足生態抓發展,注重科技搞開發,擴大規模興產業,初步走出了一條“油茶產業化”發展之路。
香鼠灣萬畝油茶生態示範區已成為優質油茶林示範區,舒城德昌良種苗木有限公司已成為油茶品種研發繁育基地,夏凡茶油廠和六安邦恆茶油廠(生產基地在河棚),生產的“舒花”茶油和“邦恆”茶油,暢銷省內外。

旅遊景點

河棚鎮境內的高峰山是舒城縣四大名山之一,歷史悠久,始有法雨寺,廟簽為戴名世所書,廟宇磚牆瓦頂,飛檐花碉,古色古香,佛殿內菩薩齊全,常年香火不絕,山門外千年銀杏,嘆為罕見。1958年大躍進時,法雨寺毀於一旦,為呼應萬佛湖旅遊,有關部門正準備增其舊制,復其原貌,建成新的旅遊景點。
境內法華山上的法華寺為舒城縣四大名寺之一,主峰海拔600米,素有皖西“小九華”之美譽。法華為佛教名山之道場,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清康熙、嘉慶年間重修,屬佛教臨濟宗。其風格和規模如九華再造,有大小廟宇建築99間,其建築為典型的徽派風格。現存的碑文記載仍依稀可風當時之輝煌。流傳甚廣的傳說有“十八羅漢護室剎”、“五龍拱衛護蓮荷”等。法華現有禪房15間,占地20畝,主要景點有:觀音洞、老虎洞、雞冠石,牯牛崗、法師座椅、蟾蜍望月,仙人對奕,同時新建了映日亭,觀湖亭,蓮花橋等新景點。登臨法華寺,尋幽探古,佇立觀湖亭,湖光山色,盡收眼底,是一個休閒觀光的好去處。
河棚鎮
境內的“軍工故地”是原“三線”企業安徽先鋒機械廠所在地,林木繁茂,環境清幽,飛瀑流泉,鳥語花香,有戰備山洞有300平方米,是休閒的好去處。

名優特產

茶油

該鎮茶油是在毛油生產的基礎上,經脫色,脫臭、脫苦等多重工藝精煉而成,整修生長和生產過程達無公害、無污染、純天然。精製茶油功效很多,據《中藥大辭典》、《綱目拾遺》、《天工開物》、《隨息句現食譜》等書及有關資料記載,茶油的營養價值極高,其主要成份為油酸和亞油酸、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B、鈣、鐵、鋅等,其作用可以有效預防高血壓、高血脂、腦血栓、動脈硬化、另有消熱化濕、殺蟲解毒、清胃潤腸、降低膽固醇及天然護膚護髮等獨特效果。未來的食用油市場,茶油和橄欖油將各領風騷,占領國內外高級食用油市場。
河棚鎮油茶河棚鎮油茶

“舒花”茶油

夏凡茶油廠精製茶油年產量達1500噸,其註冊商標為“舒花”牌享譽江淮。
精製茶油是在毛油生產的基礎上,經脫色,脫臭、脫苦等多重工藝精煉而成,整修生長和生產過程達無公害、無污染、純天然。
“舒花”茶油“舒花”茶油

茶葉

舒城是蘭花茶發源地,早在唐朝,舒城“小蘭花”茶葉即被列為貢品,後歷代不衰。
河棚是蘭花茶發源地之一。2005年5月8日在合肥召開的第二屆“小蘭花”系列名優茶評比會上,安農大教授段建真教授引用陳椽教授在《安徽名茶》一收中的介紹:“河棚是蘭花茶發源地之一”,並對河棚的小蘭花茶葉給以較高的評價。
在此次評比中,河棚選送的參評茶樣“長嶺(華龍尖)蘭花”茶獲得金獎,“雲安蘭花”茶獲得銀獎,“龍安蘭花”茶獲得銅獎。
河棚鎮茶葉河棚鎮茶葉
河棚鎮現有茶園3000畝,年產優質蘭花茶葉50噸。制茶工藝由機械化制逐步取代手工操作。茶葉採制考究,大小均勻,色澤鮮活,不留隔夜茶,製作講究,色、香、味、形,保持色翠勻潤,毫鋒顯露,條細卷有彎鉤,芽葉成朵,泡後似蘭花開放,霧氣結頂,蘭花香味,醇爽甘甜,湯色嫩綠、清爽、明淨。

板栗

主要優質品種有蜜蜂球、葉里藏、粘底板、大紅袍、二水早等。據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板栗生產實用技術》(1992年10月第一版)介紹,蜜蜂球、葉里藏、粘底板的產地均為舒城縣河棚區。全鎮現有栗園近3萬畝,年產優質板栗600噸。
河棚鎮板栗河棚鎮板栗
河棚鎮現有板栗林園2.2萬畝,年產板栗3250噸。
河棚鎮獨特的氣候地理環境孕育了粘底板、蜜蜂球、淺水二水早、油栗等22個地方各特優品種。
河棚板栗因品質優良,口感好、耐儲運,是外貿出口的熱銷產品,主要銷往上海江蘇等地區及出口日本
河棚板栗市場競爭優勢明顯。其價位較周邊地區所產板栗高出約2元/公斤,但仍十分搶手。

花卉

2000年以來河棚花卉生產有了一定的發展,一些花卉精品在國內評比中接連獲獎,其中河棚村農民潘世雲選送的杜鵑花盆景,2003年4月18日在江蘇無錫舉辦的中國第四屆杜鵑花展覽會上榮獲金獎。

集鎮建設

截止至2008年底,河棚集鎮規劃面積為3平方公里,主要街道有:中大街、北大街、東大街、花門步行街,街道總長4公里。農貿市場一個,占地3000平方米;停車場一處,面積4000平方米。自來水廠一座,日供水能力600噸,管網覆蓋鎮區及周邊村莊。河棚供電所轄河棚、廬鎮兩個鄉鎮,現有農電工37人。1999年農網整改後,全鎮擁有變壓器27台,容量1550千伏安,10KV以上線路58.9公里,用電量230萬度。河棚郵電所擁有程控容量5000門,住宅電話3500部,IC卡電話13部,上網用戶40戶,集鎮建有移動和聯通基站。鎮廣播、有經電視網覆蓋全鎮。街道建公廁3個,垃圾填埋場一個,日處理垃圾50噸。中心衛生院一所,為一級甲等醫院,床位30張,衛生醫療室二家,中學一所,在校師生1000人,中心國小一個幼稚園一所。主街道實現綠化,路燈50盞。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9451

9986

9465
家庭戶戶數
5637
家庭戶總人口(總)
19432
家庭戶男
9967
家庭戶女
9465
0-14歲(總)
4657
0-14歲男
2487
0-14歲女
2170
15-64歲(總)
13177
15-64歲男
6752
15-64歲女
6425
65歲及以上(總)
1617
65歲及以上男
747
65歲及以上女
870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9083
20570人(2017年).

交通位置

公車:9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