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河燈節

河曲河燈節

河曲河燈節俗稱河燈會,是主要流傳於山西省河曲縣,它是晉、陝、蒙三省黃河邊的民眾共同參與的一項隆重的傳統民俗活動,具有鮮明的黃河民俗文化色彩。它集祭禹、悼念亡靈、祈福於一身,用放河燈這種形式來寄託對故去人的哀思和對未來的美好企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曲河燈節
  • 分類:民俗
  • 地區:山西省河曲縣
起源,歷史,發展,

起源

放河燈的習俗起源於印度。
據說在佛祖釋迦牟尼的故鄉,佛教信徒每年於七月十五日舉行孟蘭盆會,放河燈追祭祖先、超度亡靈。孟蘭,在梵文中是“倒懸”的意思。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

歷史

作為一種民俗文化,河曲河燈節最早的記載可見於明萬曆《河曲縣誌》:明弘治十三年,知縣李邦彥率眾祭奠大禹,放河燈。清道光十三年重修禹王廟,晉、陝、蒙邊民捐資,並將祭奠大禹、放河燈的歷史情形繪於牆壁而記之。
歷史上的河曲地瘠民貧,災禍不斷。為了謀生,男人走西口,女人挖野菜,孕育出了悲苦高亢的民歌,產生了催人淚下的走西口故事。很多走西口的人再也沒有回到家鄉,為了悼念遠去的親人,祈福未來,人們舉行了一系列的儀式,河曲河燈會就是這些儀式中比較獨特的並逐步延續下來的古老習俗。河曲河燈會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前後三日舉辦,燈會舉辦前要舉行放河燈祭禹儀式,並將社會各界粘糊的河燈供於神禹位前,祭奠大禹。其後,僧人誦經,民眾把做好的河燈列隊供於神龕前,乞求神禹消災免難,保佑風調雨順。晚上,當夜暮降臨的時候,主持人鳴炮點燃火把,僧人誦經將神位前花燈列隊送到渡口,船工駕舵木船,載著各種河燈,逆水向上大約一里,在急流中心拋錨停立。待準備就緒,樂工們便咚咚奏起樂曲,隨著樂聲,一盞盞花燈被放入河中。河燈順著黃河主航道,成群結隊向前漂移,明明滅滅,恍惚之間,就仿佛冥冥之中另一個世界呈現在眼前。整個活動持續三天,除了每天晚上放河燈外,還有戲樂助興。
以往人們將親手製作的各種形狀的“河燈”放於河中,為那些茫茫黑暗中的孤魂指點迷津,保佑風調雨順、兩岸百姓安居樂業,平安吉祥。如今河燈的製作較以往簡單了許多,普遍是用各色蠟光作為材料,將一張方形的紙四角粘連起來,用麻繩做的燈芯,不易被風颳滅,燃燒時間也比較長,將河燈底部侵入蠟油當中,在蠟油凝固之前放到沙子上,沙子粘在燈的底部,很快凝結粘連,一來防止燈被水浸蝕,二來加重燈的分量,不易被風吹翻。

發展

河曲河燈節是禹文化、鬼神文化和走西口文化相結合的文化產物。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河燈會的意義自然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河曲河燈會如今仍然是這個“雞鳴三省”地區的一個盛大節日。河曲縣政府2005年開始主辦這個活動;2007年的七月十四日至十六日,三個晚上分別漂放了1000盞、1650盞、1000盞河燈,三天共漂放3650盞,盞盞河燈呈送吉祥,寄託著人們渴望天天平安吉祥如意的美好願望。不僅延續了放河燈的習俗,同時還舉行盛大的焰火晚會,成為了當地文化交流、發展經濟、聯絡情感的重要載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