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川徑流量

河川徑流量(amount of river runoff)

河川徑流量是指通過流域出口斷面的全部水流數量,包括大氣降水轉化為地表水的部分,地下水出露(出滲)形成地表水的部分,並扣除沿途蒸發、河流滲漏流失的水量,其多年平均值表征了該流域從外界獲得補給量的平均水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川徑流量
  • 外文名:amount of river runoff
  • 解釋:通過流域出口斷面的全部水流數量
  • 計算方法包括:實測法水量平衡分析法水文比擬法
計算方法,主要案例,

計算方法

河川徑流量往往以流域作為計算單元,計算方法包括實測法、水量平衡分析法和水文比擬法。
實測法
實測法一般採用水文站長期實測流量資料直接計算;
水量平衡分析法
水量平衡分析法是利用水文觀測站的降水、徑流和蒸發等實測資料,繪製多年平均降水量、蒸發量和徑流深等值線圖,內插法估算。
水文比擬法
水文比擬法主要用於短缺水文實測資料的地區,選擇一個氣候、下墊麵條件與研究流域相似的參證流域,把參證流域的水文特徵值移用於研究流域的一種方法。河流徑流量具有隨降水變化而波動的特點,年內降水不均勻使其具有季節性變化,年際間也有豐水、平水、枯水年份的區別。

主要案例

黃河流域內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率已經高達70%以上,遠遠超過了國際公認的可允許開發利用的40%的警戒率。最新水資源統計數據顯示,目前的黃河天然河川徑流量已經由20年前的580億立方米,下降為535億立方米。
雖然可供利用的黃河水在減少,但黃河沿河城市對水的渴求卻比以往更加強烈。曾擔任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多年的現任水利部副部長李國英多次呼籲,被過度開發的黃河流域,正在顯現出黃河河源草場退化、土壤沙化,甚至部分濕地萎縮,局部地下水超采嚴重等後果,而一些原本依賴黃河水種植水稻的鄉鎮,傳統的農作物水稻正在消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