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博愛縣許良鎮大辛莊村

河南省焦作市博愛縣許良鎮大辛莊村

大辛莊是個回族聚居的大村子,全村約有9000多口人,主要姓氏為:閃、拜、買、丹、丁、馬、陳、呂、王、孫、李、吳等,其中人數最多的為閃、拜、買、丹、丁等,這些姓氏為回回人特有的姓氏。他們居住在村子的中間,村兩頭為漢人,回漢民眾和睦相處。20世紀50年代,該村曾經建立過大辛莊回族自治鄉,後來在鄉鎮合併中,併入許良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辛莊
  • 外文名稱:DaXinZhuang
  • 所屬地區:中國河南
  • 電話區號:0391
  • 郵政區碼:454491
  • 地理位置:河南省焦作市博愛縣許良鎮
  • 人口:約10000人口
  • 方言:懷川話
  • 著名景點:雲台山,青天河,清真東大寺
  • 車牌代碼:豫H
簡介,著名景點,

簡介

博愛縣是1927年馮玉祥將軍新設的縣份,他把原河內縣分為沁陽(今沁陽市)和博愛兩個縣,兩縣都屬於元朝時的懷州。成吉思汗西征後,曷思麥里率先鋒部隊回到中原,隨成吉思汗征西夏。1231年,又隨元太宗窩闊台伐金,駐軍於懷、孟(今孟州市),授懷孟州達魯花赤(鎮守官),後以功進職為懷、孟、河南二十八處都達魯花赤。1251年曷思麥里卒,其長子捏只必赤早卒,次子密里吉襲為懷孟達魯花赤。1262年隨元世祖忽必烈攻南宋,戰死於淮西,其子掩撒,孫忙兀帶均先後襲為懷、孟達魯花赤。曷思麥里祖孫四代人長期駐軍於懷孟州,忙兀帶的後裔在何處,史書雖無記載,但按當時情況推論,其後裔也必然居於懷、孟州。曷思麥里所率軍隊成員為原部下和在西征時於亦八里城收的降卒,他們都是回回人,其後裔也必然屯駐於懷、孟州。今沁陽和博愛回族中的大姓閃、拜、買、丹、丁等,當是曷思麥里部下的後裔。他們是元代東來的回回人,這是沒有疑問的。大新莊的回回亦是元代東來的回回人,但姓氏來歷不得而知。
回回人信仰伊斯蘭教,每日五時禮拜是主命的宗教生活,修建禮拜寺當為重要任務,凡有回回人居住的之地,都有大小不等的禮拜場所。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濟上的發展,會逐漸創建規模較為宏偉的清真寺。沁陽城內自治街的北大寺存明萬曆十一年(1583)《重修清真寺碑記》中載:“我懷有清真寺舊矣,或雲創於元至正(1341-1368年)間。”這裡的“清真寺”已是能與道教和佛教的宮觀寺院相媲美,元初當有不少簡陋的清真寺。大新莊在元初有回回人屯駐,也會建立清真寺,今天清真東大寺的主體建築為明代建築,後世不斷修繕,成為今天的規模。
中國河南省焦作市博愛縣許良鎮大辛莊村

著名景點

大新莊清真東大寺歷史悠久、規模宏大。據考證,東大寺始建於元代,系豫北地區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伊斯蘭古寺,被河南省伊斯蘭教界譽為“四大名坊”之一。東大寺建築風格古樸典雅、宏偉壯觀、工藝精湛,是典型的中國宮殿式清真寺建築風格。經省文物專家實地調研,並根據東大寺始建歷史碑記及現存的完整建築群體價值評估,東大寺被列入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辛莊清真東大寺位於焦作市博愛縣許良鎮大辛莊村,該村三坊清真男寺和三坊清真女寺,為方便村東頭老人禮拜20世紀40年代創立一坊小寺,被人稱為東小寺,原來的清真東寺即成為清真東大寺。
此清真古寺位於河南省博愛縣許良鄉大新莊.在九道堰附近、號稱“竹塢”中心景區的許良鎮大新莊村位於太行山南麓、丹河東岸,翠竹環繞,渠水傍街,是古丹道和古運河的起點,歷史上曾是一個繁華的商埠重鎮,號稱博愛縣的“小北京”。 村裡的東大寺據說在解放前曾是黃河以北最大的清真寺,門前有一株千年古槐,院內有一株千年丹桂,並有好幾通珍貴碑刻。
東大寺系目前豫北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伊斯蘭教古寺,原建於太行山南麓、丹河東岸的上省莊,清初因遭水患遷至現址。曾有專家評價說,該寺屬於典型的中國宮殿式清真寺建築風格,堪稱“豫北首坊”。
該寺大門高約10米,系由12根圓木支撐著的三開間勾連搭式全木屋架構成。門頭上方正中鐫刻著《大明太祖高皇帝御製百字贊》。屋頂為起脊熏檐歇山式,拱脊正中鑲嵌著獅子馱寶頂,四角伸翹著龍鳳套獸,各種彩繪栩栩如生。寺門前的那株古槐格外引人注目,樹圍須四人合抱,樹齡至少有1000多年了。據說這樣的古槐村外還有幾棵,有專家按其分布走向考證,判斷該古槐應是秦漢古渠兩岸所栽。

走進大門,是個過道,西牆上的一通清雍正年間的碑刻《清真寺樂贈房基序》雖然碑文漫漶不清,但大致內容依稀可辨,其中提到該寺創建年代可以上溯到唐代,與唐朝用兵東征高麗久攻不下,借回兵十幾萬得以克敵凱旋之事有關。進了院子,頓覺氣象一新。坐西面東的一座大殿就是東大寺主殿,殿前的大廳下擺放著桌凳,顯然是個議事的場所。大廳的大門兩側掛著這樣一副楹聯:一天無非圖畫,試問誰是丹青;滿地儘是文章,當思何以運筆。橫匾上書四個大字:亘古清真。最令人稱奇的是院中的一株丹桂,枝繁葉茂,鬱鬱蔥蔥,究竟有多大年齡沒有人能說得清楚。鑲在寺壁上的一通《愛樹碑》,告誡人們要愛護丹桂,
其落款是清雍正二年七月。據說丹桂當初是兩株,“文革”時被燒毀了一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