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歌

河南民歌

河南民歌是人民民眾在生活和生產勞動中創造出來的民歌,遍及河南省境內各個角落。由於中原地區自宋、元、明、清以來,在民歌基礎上,曲藝演唱,以及戲曲音樂安展較早較快,民間民眾的文藝活動,多為戲曲曲藝音樂所代替,河南民歌現任多分布在偏僻的山區和省內的一些邊沿地區,風格格鮮明,品種(或歌種)以及數量上也是比較多的;有些民歌現在還和民間的舞蹈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部分發展成為曲藝或戲曲,或者被曲藝,戲曲吸收套用,現在流行的民歌除了和勞動結合緊密的號子、夯、硪歌和少量的民歌之外,其餘多半是流行在城市集鎮裡的小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河南民歌
  • 音樂風格:民歌
  • 歌曲語言:中文
  • 格式:MP3
調式、音階,河南民歌風格,代表作品,

調式、音階

研究一個地區或者一個民族的民間音樂,詳細的了解調式和音階在其音樂中的套用是很重要的,因為調式和音階是相成一個民族或地區音樂特點很重要的因素。河南從已收集到的民歌資料中來看,宮、商、角、徵、羽五種調式在民歌中全有套用。但是以“徵、宮“兩種調式為最多,可以說河南民歌以徵、宮調式為主。其他如商調式和角調式較為少見,僅在信陽地區的一些縣裡較少數的幾首民歌中套用。羽調式在平原地區的民歌中也較為少見,它主要在山區的民歌中套用,調式交替,臨時轉調和移調終止(即離調終止)的情況,在河南的民歌中也有運用,但其數量較少。
河南民歌使用的音階是很豐富的,大量的民歌使用的五聲音階,同時也有出現“4“(或#4)或“了”的六聲音階〔即:1 2 3 4(或#4)56或1 2 3 5 6 7〕和“4和7”全出現的七聲音階(即:1 2 3 4 5 6 7 )。但是河南的七聲音階里所出現的“4和7”兩個音都不是十分穩定的,往往是游移在“4”和“#4”以及“7”和“b7”之間,介於兩音之間即↑4和↓7的音位上。河南民歌中“↑4”、“↓7”出現的七音音階,使中原民歌的風格特色,顯得更加濃郁突出。

河南民歌風格

形成一個地區民歌風格的因素很多,如人民居住的自然環境;人民在這個環境中的生活、生產和階級鬥爭的情況;以及人們在這個環境中長期以來形成的風俗習慣,鄉土人情,志趣愛好等等,這些都對民歌有著直接的影響。同時一個地區人民民眾由於地理條件而形成的語言、音韻、聲腔、音調等的不同,它們也影響著民歌的旋律、節奏、調式、音階等方面的差異。河南雖然地處於中州音韻的大平原領域之內,但是它東西南北綿亘千餘里,山區平原地勢懸殊很大,人們的生活習慣、生產勞動、語言音調以及各項活動也都存在著不同程度上的差別,因此也形成了各個區域性民歌風格上的不同。
對於河南的民歌風格,我們大致劃分了以下幾個區域。
(1)大別山,桐柏山區
這個地區的山歌、田歌,調子高亢嘹亮,燈歌、小調及其種類的民歌,曲調則是活潑跳蕩,輕盈明快。
(2)伏牛山區和和南陽地帶
這個地區的民歌風格敦厚樸實,新穎酣暢,中州韻味濃郁,像淅川的鑼鼓曲,鎮平、南陽一帶的燈歌,曲調中更多的保持了中州的音韻。
(3)豫西山區的民歌風格
這個地區以盧氏的勞號尤為突出,其曲調粗獷樸質,聲腔渾厚有力,多在田間勞動時吆勞號。
(4)平原地帶的民歌風格
小調較多,旋律多為五聲音階,曲調平緩流暢,柔和優美。例如鞏義紡花歌。
(5)中原勞動號子
號子的風格上,除各個河流上的船工號子稍有差異外,其他如夯歌、拉板車號等等,他們都是以中州語言形成的曲調,其更個基本上是一致的。
綜合以上幾個方面的情況來看,河南民歌的風格,就是將河南範圍以內,把各地不同的風格的民歌,回催在一起的民歌風格的總匯。這就好比把許多色彩鮮艷的花朵聚集在一起,簇擁成一束五彩繽紛的大花束。此外還必要說及一點的是:河南邊緣有一些地方的民歌和臨近省的民歌有相通和相似之處,甚至還有完全相同的,我們也都慎重的把它們收入其中,因為這是我們民族珍貴的遺產,也是民歌“隔山隔水不隔音”必然存在的結果。
【來源: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河南卷】

代表作品

歌名:編花籃
演唱:彭麗媛
語言:國語
河南民歌
編編編花籃
編個花籃上南山
南山開滿紅牡丹
朵朵花兒開得艷
銀個丹丹銀牡丹
銀牡丹那個哪哈依呀嗨
music
摘摘摘牡丹
三朵兩朵摘一籃
牡丹花兒多嬌艷
姑娘見了好喜歡
哎嗨哎嗨好喜歡
五彩繽紛齊爭艷
齊爭艷那個哪哈依呀嗨
music
編編編花籃
編個花籃上南山
南山開滿紅牡丹
朵朵花兒開得艷
銀個丹丹銀牡丹
銀牡丹那個哪哈依呀嗨
摘摘摘牡丹
三朵兩朵摘一籃
牡丹花兒多嬌艷
姑娘見了好喜歡
哎嗨哎嗨好喜歡
五彩繽紛齊爭艷
齊爭艷那個哪哈依呀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