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張泥塑

河南張泥塑,又名泥娃娃,傳統民間藝術。流傳於惠民縣河南張村,題材廣泛,有戲曲故事,有動物。不僅是可供欣賞的民間藝術品,也是增長兒童智力的玩具,更是人們心中的吉祥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泥娃娃
  • 地理標誌:濱州市惠民縣皂戶李鄉河南張村
河南張泥塑,傳統民間藝術。流傳於惠民縣河南張村。源於清初。當地有“河南張,朝南門,家家戶戶捏泥人”的民謠。河南張泥塑題材廣泛,有戲曲故事,如梁祝、白蛇傳、牛郎織女等;有各種形式的娃娃,如躺躺孩、坐孩、響孩等;有動物,如老虎、對獅、搖猴等;有動物和人在一起,如武松打虎、麒麟送子等等。彩繪富有裝飾性,線條簡練,色調火爆、鮮明,多用大紅、桃紅、綠、黃、紫等單色或間色,另少加墨、金。先塗帶膠的白粉再著色,最後用膠水敷罩一遍,增加亮度。
山東惠民縣皂戶李鄉河南張一帶,自古家家戶戶加工泥塑。泥塑作品從剛開始時的人、佛、獸等發展到後來的無所不及,其文化味也愈來愈濃。河南張泥塑是民間藝術的奇葩,泥娃娃造型古樸、形象逼真,憨態可掬。每年農曆二月初二火把李廟會時,當地泥塑製作、銷售更是盛行一時。
河南張泥塑
關於泥塑興起的年代和原因,民間流傳著一個故事:當地泥塑始於明宣德元年,這年漢王朱高煦踞樂安州廣造兵器,圖謀叛亂,他下令在當地抓壯丁,奪民畜、糧草,人們怨聲載道。一天,河南張村來了一位童顏鶴髮的老道,他宣稱:“只要捏成九千九百九十九個泥人,待九九八十一天,張天師來作法,使泥人成為天兵天將,滅朱高煦,救民於苦難。”於是,全村男女老少晝夜和泥捏人。可巧泥人做成,九九八十一天后宣宗皇帝御駕親征,朱高煦事敗被縛,當地人民免於苦難。泥人雖未成天兵,但鄉民們卻視之為吉祥物,爭相購買,並沿襲至今。
河南張泥塑
還有資料記載,泥塑興起於明朝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當時外地移民遷此安家落戶,有的農戶便利用當地的泥土搞起了泥塑,帶動當地泥塑的大發展。
河南張泥塑以紅粘泥為原料,經設計造型、制坯、晾乾、摩拭加工、塗粉、著色、塗膠等工序加工製成,有的玩具內裝有哨子或彈簧、引線,能構成音響和局部活動。
泥塑玩具的泥坯需用結構十分細密的紅粘土和製成泥,摔捏成熟泥後進行塑造加工。製成的泥坯精細光滑,以白粉膠液塗底,均勻著色,協調配色,再細心勾畫。泥塑著色多以火紅、桃紅、綠、黃、紫等單色或間色,少加墨、金,重在美化渲染熱烈火爆的喜慶氣氛。塗色多重正面,背面一般從簡甚或不塗色。這樣塑造加工而成的泥塑工藝品,具有做工精巧,色彩協調艷麗,形象集中突出,富有裝飾性的藝術特點。由於泥塑藝術品的造型多採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手法,表現事物注重刻畫其最有代表性的特徵,故不乏點睛傳神之作。如老虎實是兇猛之獸,河南張泥塑中的老虎,著重刻畫虎的頭部和眼睛,全身塗以美麗的顏色和花紋,胸部綴以大花,這樣塑就的老虎形象眼神溫馴,敦厚可愛,與其兇猛的動物原形迥然不同,給人以美的感受。

河南張泥塑
河南張泥塑品種繁多,有“牛郎織女”、“白蛇傳”、“梁祝”、“武松打虎”、“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戲劇故事;有坐在蓮花上的“坐孩”;有安上哨子或肚子裡裝個彈子安個小棒發出各種聲音的“響孩”;亦有獅、猴、魚、雞、桃、杏、葡萄等動植物,造型概括誇張,色彩艷麗,內容喜慶吉利,不僅是可供欣賞的民間藝術品,也是增長兒童智力的玩具,更是人們心中的吉祥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