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內級戰列艦

河內級戰列艦

河內級戰列艦是日本海軍的戰列艦艦級之一。

本級艦為日本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竣工的唯一弩級戰列艦艦級。本級的基本計畫編號為“A-30”,河內是“伊號戰列艦”,攝津為“呂號戰列艦”。同級艦有“河內”及“攝津”2艘,並於1912年竣工。

“河內”在1918年7月12日德山灣爆炸事故中沉沒(沉沒地點:北緯34°0分・東經131°46分)。“攝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成為靶艦,於1945年7月24日誤被美軍機動部隊空襲而受嚴重破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內級戰列艦
  • 外文名:かわちがたせんかん
  • 排水量:21,823噸
  • 全長:160.3米
  • 國家:日本
  • 數量:2艘
  • 前型/級:薩摩級戰列艦 
  • 次型/級:金剛級戰列艦
發展沿革,建造緣由,建造列表,時間表,技術特點,性能數據,服役事件,河內,攝津,

發展沿革

建造緣由

河內級戰列艦為日本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竣工的被稱為弩級戰艦(即無畏艦)的艦級。同型艦2艘:“河內”及“攝津”。
河內號戰列艦河內號戰列艦
1907年日本內閣會議批准建造2艘戰列艦(即“河內”號、“攝津”號)。基本計畫編號為“A-30”,“河內”艦代號是“伊號戰艦”,“攝津”艦代號為“呂號戰艦”。遲至1909年開工,開始建造兩艘河內級戰列艦,並於1912年竣工。

建造列表

本級艦共兩艘,分別是河內,攝津。

時間表

河內
以日本古代國名命名,即日本京畿區域的河內國
1909年4月1日在橫須賀海軍工廠開工, 1910年10月15日下水,1912年3月31日竣工服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18年7月12日停泊在德山灣內,彈藥庫突然爆炸(地點北緯34°0分,東經131°46分),艦身因為損壞嚴重難以修復,於是直接報廢,9月21日除籍。
攝津
以日本古代國名命名,即日本京畿區域的攝津國
1909年1月18日在吳海軍工廠開工, 1911年3月30日下水,1912年7月1日竣工服役。
於1945年7月24日在吳港被美軍航空母艦特混部隊空襲而受嚴重破壞。11月20日除籍,戰後打撈解體。

技術特點

河內級戰列艦是日本海軍第一級無畏艦,名留造船史。此艦之前的薩摩,安藝雖然是日本國產的第一級戰列艦,但因為無畏艦出現而迅速過時。為了與無畏艦抗衡,緊急建造了河內級戰列艦。
攝津號戰列艦 採用飛剪型船艏攝津號戰列艦 採用飛剪型船艏
河內級戰列艦整體沿襲了日本海軍前無畏艦的一些形制特徵。船體為平甲板船型,艦首大體為垂直艏(攝津號建造中實驗採用飛剪型船艏),司令塔位於操舵艦橋內。主炮布置與德國的拿騷級戰列艦赫爾戈蘭級戰列艦布置方式相似。
河內號是垂直型艦首,攝津則是上部突出的曲線型。此艦艦型是日本海軍中最早出現三腳桅桿和三座煙囪的配置,因為輪機布置的原因,煙囪距離較大。
艦體艏艉中心線各一座雙聯炮塔,左右兩舷各兩座雙聯炮塔,可以保證每舷有8門主炮同時開火,雖然該級艦因搭載統一305mm口徑主炮而被稱為“日本的第一級無畏艦”,但實際上搭載的是45倍口徑的MK X型和50倍口徑的MK XI型兩種身管長度不同的305mm主炮。最初計畫全部305mm口徑主炮身管長度為45倍口徑,開工前,位於艏艉部的305mm口徑主炮身管長度改為50倍口徑(增加艏艉兩座主炮身管長度以增加射程的建議據說是東鄉平八郎大將提出來的),顯然是考慮到增強艏艉部的火力。與無畏號戰列艦引用“全重型火炮(All-Big-Gun)”概念相背(後來有資料將其歸類為準無畏艦)。
限於當時戰列艦火控水平,對主炮統一射擊控制尚未運用實踐而未得到重視。雖然河內級戰列艦裝備統一口徑的主炮,但是火炮身管長度不一致,作戰時對校正、集中火力難免產生影響。實際使用中為與其他45倍口徑主炮保持相同射程通常採用50倍口徑主炮減裝發射藥的射擊方式。副炮為日本戰艦中初次採用的“1910年型15.2厘米(45倍口徑)炮”,配置為每側舷5門。其他的裝備包括對魚雷艇用的“1908年型12厘米(40倍口徑)炮”12門、“7.6厘米(40倍口徑)炮”單裝炮16門,45厘米水中魚雷發射管5座。
河內級的主炮布局特點為不考慮單座炮塔射界的六邊形式,跟德國海軍拿騷級、赫爾戈蘭級的主炮布局類似;但同時代的無畏艦,比如英國海軍的獵戶座級、美國海軍的南卡羅來納級、德拉瓦級、佛羅里達級和懷俄明級,主炮均為全中軸布局——導致後者所有主炮皆可集中對舷側瞄準射擊,具有較為良好的射界。
副炮為日本戰列艦中初次採用的“1910年型15.2厘米(45倍口徑)炮”,二號甲板下方的舷側炮塔配置為每邊舷5門。其他的裝備包括對魚雷艇用的“1908年型12厘米(40倍口徑)炮”12門、“7.6厘米(40口徑)炮”單裝炮16門、45厘米水中魚雷發射管5座。

性能數據

河內級戰列艦
標準排水量
20800噸
尺寸
全長160.3米(河內)/162.5米(攝津);水線長152.4米;寬:25.6米;吃水:8.2米;
航速
20節
主炮
2座305mm/50倍徑雙聯裝主炮;4座305mm/45倍徑雙聯裝主炮;
副炮
152mm/45倍口徑副炮×10;12磅速射炮×16;
裝甲防護
主裝甲帶305毫米;主炮塔203-356毫米;炮座279毫米;司令塔254毫米,甲板76毫米
魚雷發射管
450mm×5
動力
宮原式混燒鍋爐16座,柯蒂斯-布朗式渦輪主機2座,主機輸出功率25,000匹(河內公試30,399匹),2軸

服役事件

河內

在橫須賀海軍工廠建造中的河內號在橫須賀海軍工廠建造中的河內號
以日本古代國名命名,即日本京畿區域的河內國
河內號戰列艦1909年4月1日在橫須賀海軍工廠開工, 1910年10月15日下水,1912年3月31日竣工服役。
竣工以後和攝津號編成第一戰隊,為當時日本海軍的中堅力量,之後還曾擔任聯合艦隊旗艦。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是司令為加藤友三郎中將的第一艦隊主力,參與了封鎖膠州灣任務,另負責警戒本土周邊。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18年7月12日停泊在德山灣內時彈藥庫突然爆炸(地點北緯34°0分,東經131°46分),艦身因為損壞嚴重難以修復,於是直接報廢,9月21日除籍。
1918年(大正7年)7月,第一艦隊所屬之河內號戰列艦,為前往九州方面演習,與旗艦山城號自橫須賀出港。11日夜,抵達(本州西端)山口縣德山灣停泊,12日黎明起,為曳航魚雷標的艦而進行出港準備,但是因天候惡劣而取消。
12日下午15時51分左右,前部右舷主炮火藥庫先是出現小爆炸聲,接著發生大爆炸。第一、第二煙囪間湧出黃煙,不久前部右舷炮塔與各煙囪陸續升起茶褐色的煙和火焰,出入口、舷窗和甲板等紛紛噴出高熱瓦斯。因爆炸造成右舷側面主炮火藥庫為中心呈橫長巨大的破孔,海水頓時一涌而入,船身迅速向右翻覆,左舷艦底、螺旋槳與舵等露出水面。由於從發生爆炸到沉沒,只有4分鐘,所以艦內根本無法有效進行應急處置。當時海上風浪雖大,但經周圍各艦動員極力搶救,最後有433人生還,其中有沉沒4小時以上後,自行打開舷窗而獲救者,但也有在艦外敲打聽到有人回應,卻無力救援………。
事後統計罹難者共618人,其中109人最後始終沒有發現屍體。
1912年1月20日在橫須賀進行試航的河內號1912年1月20日在橫須賀進行試航的河內號
事件發生後,第一艦隊司令於7月13日成立河內爆沉事故查問委員會,以土屋光金海軍中將為委員長,不過該艦隊司令部認為正在訓練行動中,所以接受軍務局建議,就近委由吳鎮守府司令長官進行調查。 查問委員對爆炸原因的各種假設中,首先考慮的就是火藥庫爆炸,當時火藥庫內儲藏之裝藥,有三分之一製造後經5~7年以上,但是同年1、2月的檢查,安全性並無問題,事發當時的火藥庫內溫度、濕度也一切正常。
1913年5月23日河內號正在為駛離大阪港做準備1913年5月23日河內號正在為駛離大阪港做準備
事故當天,主炮彈火藥庫員進行彈藥供給訓練,但是爆炸發生時已經結束,火藥庫並已上鎖,所以應該不可能是訓練中發生的事故,而懷疑是有人開鎖後潛入。有鑒於過去日本海軍艦艇的爆沉事故幾乎都是人為因素,海軍動用全日本各地的警察和憲兵,徹底調查乘組員的出身與人際關係,以及扣押罹難者寄給親人朋友的書信1400餘通和遺品等發掘可疑之處,但就是沒有任何線索。最後提出的查定書,也只能建議強化火藥定期品質查驗與火藥庫出入管理等,事件的真相,至今仍然未明。

攝津

攝津,1919年10月28日閱艦典禮上為天皇的座艦攝津,1919年10月28日閱艦典禮上為天皇的座艦
以日本古代國名命名,即日本京畿區域的攝津國
攝津號戰列艦1909年1月18日在吳海軍工廠開工, 1911年3月30日下水,1912年7月1日竣工服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其是第一艦隊主力,表現活躍。1914年8月23日,日本對德宣戰的同時,它出動封鎖了膠州灣。1919年10月28日在橫濱外海舉行的大演習閱艦典禮上,其是最新銳的戰列艦,並擔任天皇座艦。
華盛頓條約簽訂後卸除武裝改造成靶艦的攝津華盛頓條約簽訂後卸除武裝改造成靶艦的攝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1924年根據華盛頓海軍條約規定退役,攝津號卸除武裝成為靶艦,作為日本海軍保有陸奧號戰列艦的代價。起初它用於拖曳艦炮射擊的靶標,後來華盛頓條約失效,1937年重新改裝,成為驅逐艦矢風號無線電操控的實彈射擊的靶艦,為提升日本海軍戰鬥技術做出貢獻。
於1945年7月24日在吳港被美軍航空母艦特混部隊空襲而受嚴重破壞。11月20日除籍,戰後打撈解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